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然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荧光
  • 2篇蛋白酶
  • 2篇胰蛋白酶
  • 2篇量子
  • 2篇量子点
  • 2篇磷光
  • 2篇核壳
  • 2篇痕量
  • 2篇CDTE
  • 2篇MN
  • 2篇超痕量
  • 1篇豆素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荧光共振能量...
  • 1篇荧光性
  • 1篇荧光性能
  • 1篇双掺杂
  • 1篇双模

机构

  • 7篇湖北师范学院
  • 5篇嘉应学院

作者

  • 7篇吕鉴泉
  • 7篇丁然
  • 4篇胡芹芹
  • 4篇张霞
  • 3篇韩韵
  • 2篇肖虎勇
  • 2篇王金丽
  • 1篇艾永青
  • 1篇叶泰
  • 1篇周兴旺
  • 1篇徐明波
  • 1篇连盼盼

传媒

  • 3篇湖北师范学院...
  • 2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香豆素与CdTe量子点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超痕量Hg^(2+)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分别合成了3-巯基丙酸稳定的CdTe@SiO2量子点和双臂香豆素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前体(BCP),并将BCP固定于CdTe@SiO2表面上形成Hg2+探针-CdTe@SiO2@BCP,建立了基于Hg2+对CdTe@SiO2@BCP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定量检测Hg2+的新方法。考察了pH值等因素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可测定5.0×10-8~1.0×10-4mol·L-1的Hg2+,检出限为6.7×10-9mol·L-1,可应用于实际样品中超痕量Hg2+的测定。
张霞韩韵连盼盼丁然吕鉴泉
关键词:CDTE量子点香豆素荧光共振能量转移HG^2+
核壳结构AgInS_2@ZnS量子点的合成及荧光性能被引量:8
2013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核壳结构的AgInS2@ZnS量子点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能.AgInS2@ZnS的合成包括以变性牛血清白蛋白(dBSA)为稳定剂水相法构建AgInS2核以及形成ZnS壳两部分.考察了配方和工艺条件对该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制备的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InS2@ZnS是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物质,其粒径介于5~7nm之间,荧光量子产率达35.3%.
吕鉴泉胡芹芹丁然张霞周兴旺
关键词:核壳结构荧光性能
水溶性功能化Ag_2S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对超痕量Hg^(2+)的双模式分析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在乙二醇存在下合成了水溶性功能化Ag2S量子点。研究了该量子点的特性及其与常见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发现仅Hg2+能够猝灭该量子点体系的荧光并使溶液变色,基于该现象建立了裸眼-荧光双模式选择性识别水体中痕量Hg2+的新方法。实验数据显示,在裸眼模式下,常见金属离子中只有Hg2+使Ag2S量子点的颜色由黄色变为无色;在荧光模式下,常见金属离子中只有Hg2+对量子点荧光猝灭最大,并且随着Hg2+浓度的增大Ag2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越来越显著。研究表明,Hg2+与Ag2S量子点的作用机制可能为电荷转移致使量子点聚集而发生荧光猝灭。在优化条件下,8.0×10-9~5.6×10-8 mol/L浓度的Hg2+与Ag2S量子点荧光的猝灭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3),检出限(S/N=3)为4.2×10-9 mol/L,裸眼可识别9.0×10-5 mol/L的Hg2+。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水样中超痕量Hg2+的检测。
胡芹芹徐明波叶泰丁然艾永青肖虎勇张霞吕鉴泉
关键词:双模式
AgInS_2∶Mn@ZnS量子点在测定胰蛋白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胰蛋白酶能够选择性地猝灭AgInS_2∶Mn@ZnS量子点(QDs)的荧光和磷光,建立了一种检测胰蛋白酶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AgInS_2∶Mn@ZnS QDs对常见蛋白质的选择性以及酸度的影响,优化了测定胰蛋白酶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荧光猝灭法测定胰蛋白酶的线性范围为5.0×10^(-7)~4.0×10^(-6)mol/L(R=0.9975),检出限为5.0×10^(-8) mol/L;磷光猝灭法测定胰蛋白酶的线性范围为5.0×10^(-7)~3.5×10^(-6) mol/L(R=0.9940),检出限为4.7×10^(-8) mol/L。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在94.1%~107.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尿样中胰蛋白酶的测定。
吕鉴泉丁然叶韵斯陈晓榆
关键词:胰蛋白酶荧光磷光
双掺杂核壳结构ZnS:Mn@ZnS:Cu量子点的水热法合成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2015年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水热法合成了分别用Mn和Cu双掺杂、核壳结构的新型量子点(ZnS:Mn@ZnS:Cu)。工作中,分别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核壳比例和掺杂量对ZnS:Mn@ZnS:Cu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用扫描隧道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表征了ZnS:Mn@ZnS:Cu的形貌与结构,用荧光等光谱方法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ZnS:Mn@ZnS:Cu量子点性能稳定,其荧光、磷光和热稳定性等性能明显优于单掺杂的ZnS:Mn量子点。
丁然胡芹芹韩韵张霞王金丽吕鉴泉
关键词:双掺杂巯基丙酸
基于鲁米诺-过氧化氢-CdTe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及应用于多巴胺的检测被引量:4
2015年
在碱性介质中,CdTe量子点对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有增敏作用,而多巴胺对该体系有着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技术,建立了快速测定多巴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并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多巴胺在1.2×10^-5-7.8×10^-8mol/L浓度范围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5×10^-9mol/L,对于浓度为5×10^-6mol/L的多巴胺,平行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此法成功用于尿液和制剂中多巴胺的测定。
王金丽肖虎勇韩韵丁然吕鉴泉
关键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多巴胺尿液
新型掺杂核壳型AgInS_2:Mn@ZnS QDs的合成及其性能
2016年
本文采用Mn^2+掺杂和组装壳等技术,以变性牛血清白蛋白(d BSA)为稳定剂,探索水相合成新型掺杂-核壳结构Ag In S2:Mn@Zn S量子点的方法。工作中以产物的荧光和磷光强度为指标,通过考察Mn^2+和Zn的用量、反应的气氛、p H值、温度和时间来优化Ag In S2:Mn@Zn S量子点的合成条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技术对量子点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量子点的直径为9^11nm,量子产率为43.2%。用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其光致发光性能,并应用于对胰蛋白酶的选择性识别。
吕鉴泉丁然胡芹芹叶韵斯陈晓榆
关键词:磷光胰蛋白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