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岩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乳房炎
  • 2篇牛乳
  • 2篇牛乳房炎
  • 2篇奶牛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抑菌
  • 1篇隐性乳房炎
  • 1篇中草药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抑菌
  • 1篇牛奶品质
  • 1篇中药
  • 1篇猪腹泻
  • 1篇猪流行性腹泻
  • 1篇猪流行性腹泻...
  • 1篇转录
  • 1篇仔猪

机构

  • 4篇吉林农业科技...
  • 3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正业生物...

作者

  • 4篇李静姬
  • 4篇黄岩
  • 3篇郝景锋
  • 3篇李心慰
  • 3篇付连军
  • 3篇刘国文
  • 3篇李小兵
  • 3篇赵晨旭
  • 3篇尹柏双
  • 3篇张宇航
  • 1篇李亚龙
  • 1篇吴艳丽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味中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3种病原菌体外抑菌效果比较被引量:15
2017年
为了研究蒲公英、鱼腥草等20味中药对从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汁中分离的大肠杆菌、链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以及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蒲公英、鱼腥草、益母草、红花、金银花等5味中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3种病原菌的综合抑制效果较好,达到了极度敏感或高度敏感,试验表明,蒲公英、鱼腥草、益母草、红花、金银花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首选药物。
郝景锋李静姬张宇航尹柏双付连军黄岩李心慰李小兵赵晨旭刘国文
关键词: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草药体外抑菌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研究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猪流行性腹泻的方法,试验采用国内外已发表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基因序列及其相关的RT-PCR方法,以吉林市周边地区2个大型养猪场病死仔猪肠道内容物为样本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病毒为PEDV,确定了此次疾病流行的病因。说明在临床诊断中,用试验所建立的PEDV RT-PCR检测方法进行确诊是可行的。
李亚龙黄岩吴艳丽李静姬
关键词:PCR检测细胞病变反转录仔猪腹泻
吉林省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被引量:14
2017年
奶牛乳房炎是由物理、化学或微生物等因素刺激奶牛乳腺所引发的一种炎症反应,其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变化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该病发病率高,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发情期延长、繁殖性能降低;治疗该病会产生高额的费用,治愈率较低;此外,乳房炎导致牛奶品质下降,破坏牛奶营养成分,降低其保健作用,目前我国奶牛存栏量1440余万头,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也在46.4%。85.7%之间;美国1100万头奶牛中约有50%患有乳房炎;在芬兰、瑞典、法国、丹麦仅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率就达到20%;在日本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达45%;由于我国各地饲养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更加重了这种趋势的发展。
郝景锋李静姬张宇航尹柏双付连军黄岩李心慰李小兵赵晨旭刘国文
关键词: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牛奶品质泌乳高峰期泌乳阶段泌乳初期
吉林省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被引量:16
2016年
为了解吉林省各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以便于科学合理防治该病,对长春市、吉林市、白城市以及延吉等多个大型奶牛场200份乳样进行了细菌分离与鉴定,并对其主要致病菌进行敏感药物筛选试验。结果显示,导致吉林省奶牛乳房炎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以及停乳链球菌等,在检出的267株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8株,占36.70%;无乳链球菌65株,占24.34%;停乳链球菌57株,占21.35%;大肠埃希菌43株,占16.10%;其他菌4株,占1.5%。4种病原茵对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肟以及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因此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肟以及万古霉素可以作为吉林省奶牛乳房炎治疗的首选药物。
郝景锋李静姬张宇航尹柏双付连军黄岩李心慰李小兵赵晨旭刘国文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鉴定药敏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