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燕燕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竭
  • 1篇血竭素
  • 1篇血栓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有效部位筛选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相色谱
  • 1篇抗血栓
  • 1篇抗血栓作用
  • 1篇活性
  • 1篇活性部位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果实

机构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火炬职业...
  • 1篇广东省食品药...

作者

  • 2篇李远彬
  • 2篇陈燕燕
  • 1篇赖小平
  • 1篇强皎
  • 1篇何国林
  • 1篇王羚郦
  • 1篇周卫军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部位黄藤果实中血竭素的含量比较研究
2015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藤果实中血竭素含量的方法,比较分析不同部位黄藤果实中血竭素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黄藤果实中血竭素的含量(Waters Atlantis d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440nm。结果血竭素高氯酸盐在0.009~0.09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20%,RSD=1.93%;5个不同产地黄藤果实中的血竭素含量为0.186~0.796 mg·g-1,果皮中血竭素含量在0.861~3.811mg/g,果肉未检出血竭素。结论黄藤果实中所含血竭素主要来自果皮部位,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帅银花李远彬陈燕燕袁凯伦赖小平
关键词:血竭素果实高效液相色谱法
蒲黄的抗血栓有效部位筛选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确定蒲黄抗血栓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方法:对蒲黄不同提取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对体外血小板聚集作用进行筛选,进一步研究蒲黄活性部位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和角叉菜胶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蒲黄有效部位对大鼠体内血栓模型及血管壁的作用。结果:蒲黄乙酸乙酯部位对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胶原、凝血酶诱发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40.08%,33.09%,37.91%,34.71%,水部位则为29.29%,28.65%,28.33%,32.29%;而蒲黄乙酸乙酯部位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死亡和偏瘫的保护率为50%,对角叉菜胶诱发小鼠黑尾发生率为50%;同时乙酸乙酯部位可明显抑制大鼠体内血栓的形成,并对血管内皮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初步认为乙酸乙酯部位为蒲黄抗血栓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
何国林周卫军王羚郦李远彬强皎陈燕燕
关键词:抗血栓作用活性部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