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瑜琬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葡萄
  • 2篇抗氧化
  • 1篇冬芽
  • 1篇休眠
  • 1篇休眠解除
  • 1篇芽休眠
  • 1篇葡萄酒
  • 1篇抗氧化活性
  • 1篇抗氧化机制
  • 1篇抗氧化系统
  • 1篇活性
  • 1篇酚类
  • 1篇酚类物
  • 1篇酚类物质
  • 1篇干热
  • 1篇干热地区
  • 1篇成熟度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2篇房玉林
  • 2篇郑瑜琬
  • 1篇王华
  • 1篇耿万刚
  • 1篇张振文
  • 1篇郭泽美
  • 1篇张昂
  • 1篇李若兰
  • 1篇任章成
  • 1篇陈腾

传媒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干热地区葡萄成熟度对霞多丽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针对新疆和硕地区酿酒葡萄的成熟特点,探讨采收期对霞多丽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葡萄可溶性固形物达到20°Brix后每3 d取样1次,监测其糖酸变化。采用小容器酿造法酿制干白葡萄酒,测定其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迟,葡萄总酸含量不断下降,还原糖含量、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不断上升;不同采收期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有差异,不同抗氧化活性指标表示葡萄酒抗氧化效果不同;葡萄酒中各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与葡萄糖酸比相关性显著,与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相关性极显著。葡萄成熟度对葡萄酒中酚类物质有较大影响。通过测定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快速确定霞多丽葡萄的最佳采收期,有利于提高葡萄酒质量。
郑瑜琬任章成杜展成郭泽美欧阳亚楠李若兰张振文房玉林
关键词:葡萄葡萄酒成熟度酚类物质
葡萄休眠解除过程中冬芽组织活性氧与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4
2012年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红)和‘霞多丽’(白)为试材,通过考察其自然休眠过程和打破休眠(单氰胺处理)过程中冬芽组织活性氧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探讨葡萄休眠机制。结果表明:(1)在陕西杨陵地区,早熟品种‘霞多丽’在12月20日左右进入深度休眠,第2年1月29日进入休眠解除阶段;晚熟品种‘赤霞珠’在1月9日左右达到深度休眠,2月18日左右进入休眠解除阶段;单氰胺处理可促进葡萄休眠的解除。(2)葡萄休眠过程中,活性氧O2.-和H2O2含量在休眠初期逐渐增加,深度休眠时含量最高,休眠解除过程中含量降低,从而促进休眠的解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休眠中一直降低,休眠解除后活性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休眠前期较低,随后活性上升,休眠解除过程中活性又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休眠过程中持续上升,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抗坏血酸-还原态的谷胱甘肽(ASA-GSH)循环在休眠前期较弱,休眠解除过程中逐渐增强。研究发现,葡萄进入休眠后,其冬芽抗氧化能力逐渐降低,至深度休眠时抗氧化能力降至最低,随着低温积累需冷量得到满足,活化了抗氧化系统进而抗氧化能力迅速提高,休眠被解除。
张昂郑瑜琬陈腾耿万刚房玉林王华
关键词:葡萄抗氧化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