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疫情
  • 3篇抗体
  • 2篇疫苗
  • 2篇麻疹
  • 2篇麻疹抗体
  • 2篇抗体水平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疫苗效果
  • 1篇疫情调查
  • 1篇婴儿
  • 1篇预防接种
  • 1篇预防接种异常...
  • 1篇再生数
  • 1篇腮腺炎
  • 1篇停课
  • 1篇联合疫苗
  • 1篇流感

机构

  • 7篇株洲市疾病预...
  • 2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长沙市疾病预...
  • 1篇湘潭市疾病预...
  • 1篇邵阳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袁新健
  • 4篇任重
  • 2篇胡世雄
  • 2篇邓志红
  • 1篇刘如春
  • 1篇谢知
  • 1篇张锡兴
  • 1篇陈田木
  • 1篇曾舸
  • 1篇唐雨新
  • 1篇赵锦
  • 1篇罗平
  • 1篇雷鸣
  • 1篇王林
  • 1篇刘兰
  • 1篇粟晓玲

传媒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06-2015年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文献描述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全国2006-2015年公开发表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分析文献(简称"AEFI分析文献")进行分析,了解全国AEFI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方法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2006-2015年间公开发表的AEFI分析文献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其发表年份、基金论文比、主要发表期刊、核心作者情况、第一作者单位情况、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等。结果最终纳入文献中,2006-2015年间文献发表数量及其定基比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基金论文共27篇,占最终纳入文献的5.73%,2015年基金论文占比最高,为12.96%;共464篇文献刊登于各种期刊上,其中刊登过8篇及以上AEFI分析文献的期刊共20种。本研究核心作者共52人,所有核心作者共发表AEFI分析文献121篇,占最终纳入文献的25.69%。最终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分布于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江苏省最多。最终纳入文献均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97.45%的文献对引起AEFI的疫苗种类分布及报告发生率进行了分析,88.96%的文献描述了研究对象的三间分布特征,85.77%的文献对AEFI个案的临床诊断进行了分析,48.83%的文献对AEFI监测报告质量进行了描述分析。结论 2006-2015年间,全国AEFI分析文献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以期刊论文为主,基金论文比偏低;作者单位以公共卫生机构为主,文献主要来源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及科研实力较强的中部地区。结合目前状况,监测工作者及各级AEFI监测部门要重视AEFI监测工作、继续加强相关培训、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报告,以加强各部门对监测数据的交流利用。
刘兰任重袁新健刘秋利
关键词:预防接种
2014年株洲市母婴麻疹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株洲市母婴麻疹IgG抗体水平及相互关系,为探索小月龄儿童麻疹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4~6月采用麻疹病毒IgG抗体定量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对株洲市405名产妇(抽静脉血)及405名新生儿(婴儿脐带血)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株洲市新生婴儿IgG抗体阳性率、平均抗体浓度(GMC)分别为62.96%(255/405)、680.01mIU/ml,其中具有母源麻疹抗体完全保护水平(抗体浓度≥1 000mIU/ml)的新生儿仅占26.42%;母亲麻疹IgG抗体阳性率、GMC分别为52.59%(213/405)、573.93mIU/ml,母亲麻疹抗体水平以低浓度为主,占66.91%,具有麻疹抗体完全保护水平的母亲仅占17.28%;母婴麻疹抗体浓度相关系数为0.40,婴儿抗体水平随母亲的增高而增高(Spearman等级相关,rs=0.36,P〈0.01)。结论母亲麻疹抗体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婴儿母源麻疹抗体水平的重要因素。株洲市母婴麻疹抗体保护水平低。
任重龙术国袁新健李竹清卓全珍
关键词:母婴麻疹抗体水平
一起院内感染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调查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明确某院内感染流感疫情流行特征及可能的暴发原因,为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个案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合病例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可能的暴发原因。结果此次院内感染疫情共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9人,临床诊断病例8人。发病高峰为5月31日。推算潜伏期最短为1 d,最长4 d,平均为2.6 d;一楼住院病人和护士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5);护士是否在1楼上班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60,95%CI:1.48~29.36);采集10例患者标本进行RT-PCR检测,9例均为H3N2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所有护士无流感疫苗免疫接种史;通过对病例的隔离治疗,所有病例病情稳定或痊愈,且在最长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出现。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医院内由新入院患者作为传染源,在护士和其他住院患者间经飞沫传播的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护士可能是导致此次流感疫情暴发的主要传播者之一;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应加强流感疫苗的接种,以增强免疫力或减轻流感症状。
伍忠辉雷鸣罗平邓志红胡世雄曾舸唐雨新粟晓玲袁新健张陈熙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2016—2020年株洲市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2016—2020年株洲市肺结核流行特征,掌握疾病的流行趋势,为今后更好的制定株洲市肺结核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株洲市肺结核发病的人群、时间、地点分布进行分析。发病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趋势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16—2020年株洲市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病例15354例,年均发病率为76.33/10万,发病率总体呈先升后降,各年份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57.773,P<0.01)。5年间共报告病原学阳性病例6407例,病原学阴性病例8600例,无病原学结果病例347例,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无病原学患者的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P_(趋势)均<0.01)。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和1月;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45~69岁(54.75%),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7269.938,P<0.01);农民肺结核发病人数占比最多;地区分布中,茶陵县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芦淞区,5年间茶陵县、攸县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_(趋势)均<0.01)。结论株洲市未来肺结核防控应重点关注男性、老年人以及农民等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包括芦淞区、茶陵县和攸县等地。
邓艺芝王林袁新健冀乃宏
关键词:肺结核发病率
2013年株洲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株洲市人群麻疹抗体总体水平,确定重点防控地区及人群,为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全市0~63岁健康人群共377人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我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分别为89.66%、67.64%,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262.81;1~、5~、3岁~年龄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保护率较高,15~25岁年龄组最低,不同年龄组人群、不同免疫史人群麻疹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人群麻疹抗体保护率高于农村人群,男性与女性麻疹抗体水平阳性率及抗体保护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15~25岁年龄组及农村地区为我市麻疹预防控制重点人群及地区,有必要对初、高中及大、中专院校新生开展麻疹类疫苗加强接种,可考虑对育龄期人群开展麻疹类疫苗预防性接种,以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
任重袁新健刘育兰卓全珍
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传播能力及防控措施效果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以长沙市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事件为例,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特征和传播能力,评价病例隔离、停课、疫苗接种在控制暴发疫情的效果。方法根据病例定义收集暴发事件中所有病例发病日期、隔离日期、返校日期、疫苗接种时间和接种剂次,以及学校停课时间和间隔,计算病例隔离比例、隔离效果指数、停课效果指数、疫苗接种的直接效果VE。采用离散时间模型模拟流行性腮腺炎传播特征以及模拟隔离和停课的效果,采用基于个体随机模型计算再生数R。结果整起暴发事件共发生8代病例,代间距为18 d。未接种疫苗的相对危险度RR=0.92(95%CI:0.48~1.76),VE=-0.08。未接种疫苗相对于接种1次、2次、3次的RR分别为0.93(95%CI:0.48~1.78)、0.94(95%CI:0.40~2.17)、0.42(95%CI:0.09~1.92),VE分别为-0.08、-0.06、-1.38。该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事件在小学部内部、初中部内部、初中部传播至小学部、小学部传播至初中部的R分别为4.35(95%CI:4.22~4.48)、1.11(95%CI:1.04~1.17)、0.03(95%CI:0.02~0.04)、0.06(95%CI:0.05~0.08)。采取所有病例隔离的措施,仅能将小学部的累计罹患率TAR由无干预时的97.80%降低为68.82%,将初中部由20.21%降低为4.20%。采取停课措施在小学部和初中部的效果均不显著,小学部的TAR均在90%以上,中学部的TAR均在10%以上。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在小学部的传播能力大于初中部,小学部和初中部内部的传播能力大于两个学部之间的传播能力。按照国家接种程序接种疫苗不能预防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所有病例隔离措施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理想。停课1周的效果更差。
陈田木袁新健赵锦胡世雄邓志红谢知张锡兴刘如春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再生数疫苗效果停课
株洲市婴儿风疹抗体水平变化情况及麻疹风疹联合疫苗中风疹疫苗组分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株洲市婴儿风疹抗体水平变化趋势及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中风疹疫苗组分的免疫效果,探讨风疹防控的免疫策略。方法随机于株洲市各区县分别抽取1家设产科的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作为调查点,将2014年4月1日-6月30日于各个调查点出生的新生儿21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研究对象脐带血以及接种MR时(MR初免前)、接种MR 1月时静脉血血清风疹IgG抗体进行定量检测与分析。结果 MR初免前,研究对象血清风疹IgG抗体阳性者31人,阴性者175人,阳性率为15.05%,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2.66IU/mL。与出生时比较,MR初免前研究对象血清风疹IgG抗体阳性率、GMC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R初免前不同月龄研究对象血清风疹IgG抗体的G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初免前血清风疹IgG抗体阳性的研究对象接种MR 1月时其抗体水平高于MR初免前抗体阴性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不同脐带血血清风疹IgG抗体水平研究对象接种MR 1月时的免疫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株洲市8月龄以下婴儿母源抗体水平普遍较低,这可能与其母亲体内IgG抗体水平较低有关。建议在孕前检查中风疹抗体阴性的育龄期妇女应接种1剂次风疹疫苗以提高血清风疹抗体水平,此举不仅可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还可间接提高新生儿母源抗体水平。
袁新健龙术国李竹清任重卓全珍
关键词:母源抗体风疹婴儿免疫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