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迪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松辽盆地
  • 3篇盆地
  • 2篇地层
  • 2篇火山
  • 2篇火山地层
  • 2篇储层
  • 1篇地层界面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模型
  • 1篇优质储层
  • 1篇三维地质
  • 1篇三维地质模型
  • 1篇沙河子组
  • 1篇松辽盆地南部
  • 1篇喷发
  • 1篇侏罗系
  • 1篇下白垩统
  • 1篇模型建立
  • 1篇就位
  • 1篇河子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杨迪
  • 3篇唐华风
  • 2篇王璞珺
  • 2篇黄玉龙
  • 1篇邵明礼
  • 1篇衣健
  • 1篇赵慧
  • 1篇何隆祥
  • 1篇孙文铁
  • 1篇赵然磊
  • 1篇霍宏宇
  • 1篇刘祥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魅力中国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火山地层就位环境对储集层分布的约束——以松辽盆地王府断陷侏罗系火石岭组二段流纹质火山地层为例被引量:12
2016年
以松辽盆地王府断陷侏罗系火石岭组二段流纹质火山地层为例,探讨火山地层就位环境类型及储集层发育模式,总结火山地层就位环境对储集层形成的控制作用。利用下伏岩层岩相分析法和上覆岩层印模法对就位前和就位后的古地貌进行恢复,进而将就位环境划分为4类:就位前洼陷-就位后洼陷(Ⅰ类)、就位前洼陷-就位后低凸起(Ⅱ类)、就位前低凸起-就位后低凸起(Ⅲ类)、就位前低凸起-就位后洼陷(Ⅳ类)。钻井揭示处于Ⅰ类就位环境的火山地层具有"下好上差"的储集层分布模式,主要受挥发分捕获、熔浆淬火和深埋藏溶蚀作用的控制;处于Ⅲ类就位环境的火山地层具有"上好下差"的储集层分布模式,主要受风化淋滤、挥发分捕获和构造作用的控制。Ⅰ类就位环境的火山地层下部和Ⅲ类就位环境的火山地层上部为有利的勘探目标。
唐华风杨迪邵明礼王璞珺孙文铁黄玉龙
关键词:松辽盆地火山地层储集层
火山地层界面的储层意义——以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为例被引量:17
2016年
基于岩心、薄片、物性及核磁测井T2谱等资料,从盆地火山地层界面分类及测井识别入手,开展火山地层界面与储层分布关系的研究,探讨了火山地层界面的控储机理。松南王府断陷火石岭组火山地层界面可划分为2级3类: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构成一级界面,喷发整合和喷发不整合界面构成二级界面。火山地层界面与储层关系密切,距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越近,储层物性越好,反之则越差,优质储层往往发育在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之下30 m之内。在喷发整合、喷发不整合界面附近或该类界面集中发育带往往出现物性高值层段,形成相对较好的储集层段。火山地层界面类型及其分布控制储集空间的类型和组合关系,进而影响到储层的分布。火山地层界面所控制的储集层段在垂向上可划分为次生孔隙带、原生孔隙带和相对致密带3种,其中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主要通过控制次生储集空间的发育而形成优质储层,喷发整合和喷发不整合界面主要表现为原生储集空间的集中发育而形成相对优质的储层。结合王府断陷勘探实例,认为火山地层界面附近发育的火山岩类组合,特别是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火山岩油气有利勘探领域。
赵然磊王璞珺赵慧衣健于太极杨迪孔坦唐华风
基于SURFER和ANSYS的FLAC3D三维地质模型建立被引量:1
2013年
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建立是ANSYS、FLAC3D等数值分析软件应用实际工程的一个难题。本文提出借助Suffer软件的Kriging插值功能,通过对地表三维数据的提取、转换,并将Suffer输出的地表模型经由ansys软件强大的前处理生成三维立体模型,再由FLAC3D内嵌的Fish喜言编制的程序进行二次转换.生成FLAC3D软件可以直接读取的模型数据文件,从而实现了复杂地表三维地质模型的快速、准确建立。
何隆祥杨迪
关键词:FLAC3D三维地质模型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沉火山碎屑岩优质储层特征和形成机理被引量:22
2016年
松辽盆地王府断陷沉火山碎屑岩中发现了高丰度气藏,但对该类优质储层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还不清楚。以王府断陷CS6井区沙河子组为例,利用铸体薄片、压氦法、压汞法和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孔喉和孔隙直径,探讨了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优质储层岩性为沉集块岩和沉角砾岩,为向上变粗的序列。进一步识别出3类7种储集空间类型,其中具有丰富原生孔隙的岩屑内气孔是沉火山碎屑岩优质储层独有特征,为大孔隙-小喉道型储层;沉集块岩孔渗稍高于沉角砾岩、二者均明显高于沙河子组沉积岩,其孔隙度与埋深关系密切。沉火山碎屑岩储层形成机理为母岩挥发分逸出、颗粒支撑、溶蚀和构造改造作用,其中前两者为主控因素。研究区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沉火山碎屑岩扇体平面位置的中部,其中颗粒支撑、颗粒粗、岩屑内气孔碎屑含量高和埋深小于3 000 m的沉火山碎屑岩最为有利。
唐华风孔坦刘祥杨迪霍宏宇黄玉龙
关键词:沙河子组松辽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