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膨胀蛭石填充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5
- 2017年
- 采用经硅烷偶联剂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机插层处理的膨胀蛭石微粉(EV)填充改性聚甲醛(POM),通过熔融共混制备POM/EV复合材料,并讨论了EV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EV添加量为2%(w)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为66.2%,较纯POM提高44.5%;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77.7 MPa和6.15 kJ/m^2,分别较纯POM降低了7.9%和2.4%.此外,当EV的添加量为5%(w)时,复合材料的结晶点较纯POM提高了1.4℃;且随着EV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好.
- 吴保章王彦辉李豪刘保英丁涛
- 关键词:共聚甲醛膨胀蛭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
- 阻燃剑麻纤维增强聚丙烯的研究
- 剑麻纤维(SF)富有弹性、耐摩擦、拉伸强度大、耐腐蚀、耐低温且质地坚韧,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天然纤维,作为增强填料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构建了膨胀型阻燃体系(IFR),通过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了绿色纤维增强阻燃聚丙烯复合...
- 鲁哲宏李豪王军亮刘保英房晓敏丁涛徐元清
- 关键词:剑麻纤维聚丙烯膨胀型阻燃
- 二乙基次磷酸铝对阻燃聚丙烯协效作用的探究
- 二乙基次膦酸铝(ADP)是磷系环保无卤阻燃剂。本论文在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传统阻燃剂的基础上复配ADP,探讨ADP对阻燃聚丙烯的协效作用,并通过垂直燃烧(UL94)、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仪(C...
- 李豪刘保英王军亮徐元清房晓敏丁涛
- 关键词:聚丙烯
- 文献传递
- 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和溴系阻燃剂复配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将磷-氮复配膨胀型阻燃剂SR201A和溴-锑系阻燃母粒M进行复配,制备了低溴、低成本的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同时通过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法、锥形量热仪测试、热失重分析和力学实验等研究了2种阻燃剂配比及协效剂[Zn_3(BO_3)_2和ZnO]对PP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质量分数,下同)的复配阻燃剂(SR201A与M质量比为4∶1)时复合材料垂直燃烧级别达UL 94V-2级,极限氧指数达31.4%;阻燃协效剂Zn3(BO_3)_2和ZnO的加入对体系的气相阻燃和凝聚相阻燃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较纯PP有所提升。
- 李豪何园吴燕鹏刘保英房晓敏丁涛
- 关键词:聚丙烯协效剂
- 酚醛树脂/聚磷酸铵/三聚氰胺膨胀阻燃体系阻燃聚甲醛研究
- 分别采用聚磷酸铵(APP),密胺包覆聚磷酸铵(MF-APP),硅烷包覆聚磷酸铵(GW-APP),环氧树脂包覆聚磷酸铵(MC-APP),超细聚磷酸铵(ULT-APP)为酸源,线型酚醛树脂(Novolac)为炭源,三聚氰胺(...
- 吴燕鹏刘保英李豪王军亮徐元清房晓敏丁涛
- 关键词:聚甲醛膨胀阻燃体系聚磷酸铵酚醛树脂
- 文献传递
- 玻纤对阻燃聚甲醛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膨胀型阻燃剂(IFR)和玻纤(GF)增强改性的聚甲醛复合材料,利用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测试、简支梁摆锤冲击试验机及万能力学测试仪考察了阻燃聚甲醛体系的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并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了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0%GF的加入使聚甲醛(POM)/IFR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提升15.8%,弯曲强度提升16.0%,冲击性能提升1倍。与未添加GF的复合体系相比,POM/IFR/GF复合材料表现出更高的动态模量和复数黏度。由于GF"烛芯效应"的作用,GF的加入未实现UL94阻燃等级。通过酚醛树脂对GF进行表面改性(m GF)后,POM/IFR/GF复合体系的极限氧指数(LOI)由22.7%提升至34.6%,力学性能略有提升,体系的模量、复数黏度均低于未改性GF增强体系。
- 王军亮秦腾飞李豪张文凯徐浩刘保英房晓敏丁涛
- 关键词:玻璃纤维聚甲醛阻燃改性
- ADP协效APP/PER阻燃PP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3
- 2019年
- 以二乙基次膦酸铝(ADP)为协效剂,与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传统膨胀型阻燃体系复配,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膨胀阻燃聚丙烯(PP)。采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研究了阻燃PP的性能及相关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DP和APP/PER具有很好的协同阻燃作用,它不但可以同时提高阻燃体系的残炭量和炭层质量,有效抑制熔滴,还可以降低燃烧过程中的生烟量,是更加绿色的阻燃体系。当阻燃体系的总添加量为24%,APP/PER和ADP的质量比为6∶1时,阻燃PP的LOI可达到29.8%,垂直燃烧等级为V–0级,且生烟性比不添加ADP的体系下降了76.9%。阻燃机理研究表明,该体系是以凝聚相为主的凝聚相和气相协同阻燃机制。
- 鲁哲宏李豪任艳蓉刘保英房晓敏丁涛
- 关键词:阻燃聚磷酸铵协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