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睿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脂肪
  • 3篇脂肪性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肝病
  • 2篇代谢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疾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疾病
  • 2篇血症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酸血症
  • 2篇尿酸
  • 2篇尿酸血症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钟碧慧
  • 6篇李睿
  • 4篇吴艳琴
  • 4篇胡璇
  • 1篇张盛洪
  • 1篇李敏睿
  • 1篇陈旻湖
  • 1篇赵文文

传媒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肝脏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尿酸血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研究
李韶丰叶俊钊李睿钟碧慧
广州地区HBV感染的家族聚集性及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HBV感染高发区——广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家族聚集流行特点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6年4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炎门诊就诊的CHB患者,调查患者人口学基本特征、其亲属HBV标志物结果、患者HBV相关指标、肝脏生化指标及肝脏彩超、CT或磁共振成像。以至少2名具有亲缘关系成员诊断慢性HBV感染定义家族聚集,比较家族聚集组及非家族聚集组的临床特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族聚集方式与子代感染HBV、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病风险。结果共1096例家族史明确的CHB患者纳入研究,家族史阳性者569例,即家族聚集率51.9%。按年龄划分为16-30岁,31-45岁和46岁以上分层分析,家族史阳性组与家族史阴性组3个年龄层诊断肝硬化的比例依次为2.1%、11.5%、35.6%和2.7%、5.7%、38.5%,家族史阳性组患者在31-45岁诊断肝硬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家族史阴性组患者(χ^2=5.71,P=0.02)。聚集模式以同胞感染(30.2%)和母亲-子女感染(34.4%)最多见。父母均感染[比值比(OR)=8.18,95%可信区间(95%CI):5.24-12.75]、母亲单方感染(OR=4.60,95%CI:3.69-5.74)和父亲单方感染(OR=2.77,95%CI:2.11-3.63)均与子代感染HBV有关,不同家族聚集模式并非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但父母均感染(OR=8.5,P〈0.01)可能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地区CHB感染具有高度家族聚集性,CHB家族史阳性患者可能更早发展为肝硬化。同胞感染和母亲-子女感染是最主要的家族聚集方式,家族聚集模式与子代感染HBV及肝癌发病相关。
叶俊钊吴艳琴李睿李韶丰钟碧慧
关键词:家族聚集性预后
角蛋白8/18基因变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李睿叶俊钊吴艳琴李敏睿胡璇钟碧慧
PCDH20通过抑制SMAD3磷酸化下调MDR1及NANOG表达增强肝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吴艳琴叶俊钊李睿胡璇邵琮翔陈旻湖张盛洪钟碧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依据NAFLD诊断标准,纳入2009年至2015年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年龄≥18岁,排除其他肝病及酗酒者,采用Framingham危险评分系统及颈动脉超声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结果共入组678例NAFLD患者,其中尿酸正常者410例,高尿酸血症者268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有233例。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组腰臀比、BMI、收缩压、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合并代谢综合征比率高于正常尿酸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男性和女性按不同尿酸水平分成4组,Framingham风险评分随尿酸水平升高而升高(P=0.012),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CIMT)、颈动脉增厚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不同尿酸水平间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691、0.384和0.936)。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Framingham风险及CIMT与尿酸无相关。结论 NAFLD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代谢紊乱更明显,10年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随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
李韶丰叶俊钊李睿胡璇赵文文钟碧慧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
不同肝脏疾病的代谢特征及胰岛素抵抗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胡璇叶俊钊吴艳琴李睿邵琮翔钟碧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