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文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地下空间
  • 1篇地下综合管廊
  • 1篇地震
  • 1篇地震作用
  • 1篇设计规范
  • 1篇综合管廊
  • 1篇危险性区划
  • 1篇抗震
  • 1篇抗震设计
  • 1篇抗震设计规范
  • 1篇建筑抗震
  • 1篇建筑抗震设计
  • 1篇建筑抗震设计...
  • 1篇管廊
  • 1篇反应谱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马建勋
  • 2篇李宗文
  • 1篇马晓飞

传媒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市政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欧、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相关规定的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抗震设计规范是综合本国抗震科研成果、地震灾害经验以及当前经济水平的产物,所以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抗震设计规范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中、欧、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抗震设防水准和目标、地震危险性区划、建筑结构重要性类别划分、地震反应谱这四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最高,其次为中国,欧洲最低;地震危险性区划方面,欧洲规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规范则更具有普遍性,日本则是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区域系数进行危险性区划;建筑结构重要性类别划分方面,中、欧规范分类思想一致但设防概念不同;中、欧规范反应谱曲线相似,但走势、取值等细节差异很大,日本规范取消了上升段。
李宗文马建勋马鸿敏王庆美
关键词: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危险性区划反应谱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与展望被引量:7
2017年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迅速发展,市政管线传统的直埋方式已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综合管廊这种集约化的建筑物应运而生。首先,阐述了我国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其次,介绍了国内综合管廊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了我国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建设标准不健全、规划混乱、投资巨大与投资模式单一等突出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的对策;最后,分析了我国综合管廊建设的前景,并对我国综合管廊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马鸿敏马建勋李宗文马晓飞
关键词:地下空间综合管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