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娜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诱变处理对甘蓝型油菜子叶外植体植株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浙双758、浙双6号为材料,研究紫外线(UV)、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NaN3)对子叶外植体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UV处理子叶外植体后对植株再生有促进作用,当诱变时间达120和60 s时,两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分别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对照。EMS不同浓度对长芽外植体数和植株再生数均有显著影响,且EMS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存在互作效应。当EMS浓度达20mg/L,处理时间达6 h时,长芽外植体数和植株再生数达到最高。用浓度为500μmol/L NaN3,诱变时间为5,24h时处理子叶外植体所得到的再生植株数与浓度为100μmol/L,诱变时间为5,24 h所得到的结果差异显著,各处理因素间没有明显的互作效应。
- 万光龙朱亚娜夏国绵何云唐桂香周伟军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离体诱变子叶外植体植株再生
- 甘蓝型油菜EMS诱变二代农艺与籽粒品质性状的变异与TILLING库的构建被引量:21
- 2010年
-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溶液处理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浙双72种子,经田间M1代观察和M2代筛选及部分M3代验证,筛选到叶色、叶形、株高、茎色、花色、花瓣(数目与颜色)、雄性不育及开花期等性状发生明显变异的M2突变株。经统计,突变株占M2群体植株总数的8.46%。对M3种子的主要脂肪酸组分之间以及脂肪酸组分与种子含油量进行了相关与回归分析,同时详尽描述各种脂肪酸组分和含油量的变异幅度与变异分布,构建了包括主要农艺性状、雄性不育及籽粒品质性状变异的突变体库,提取了2558份包含突变性状的M2植株叶片的DNA。该诱变二代DNA库及其相应的突变体种质资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控制油菜农艺性状、育性与籽粒品质性状的主效基因的等位多态性打下基础,并可为油菜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许多特异的育种材料。
- 石从广孟华兵姜宇晓朱亚娜陈明训郭万里蒋立希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EMS诱变籽粒品质性状性状变异
- 分子标记在油菜遗传作图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概述了油菜遗传图谱的发展,特别是DNA分子标记在油菜遗传作图中的应用。概要介绍了20多年来文献报道的利用不同类型遗传标记所构建的图谱特点。展望了未来油菜分子标记与作图群体选择的发展趋势,特别探讨了SNP、eQTL、功能基因ILP标记在未来新一代遗传图谱中的应用前景。
- 钟兆飞朱亚娜蒋立希
- 关键词:油菜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