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溶泽

作品数:8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时变啮合刚度
  • 3篇啮合
  • 3篇啮合刚度
  • 3篇转子
  • 3篇转子系统
  • 2篇有限元
  • 2篇碰摩
  • 2篇壳单元
  • 2篇ANSYS
  • 2篇齿轮
  • 1篇定子
  • 1篇定子系统
  • 1篇锻压
  • 1篇锻压机
  • 1篇修形
  • 1篇压机
  • 1篇直齿
  • 1篇直齿轮
  • 1篇碰摩故障
  • 1篇组合机架

机构

  • 8篇东北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8篇马辉
  • 8篇宋溶泽
  • 5篇能海强
  • 3篇闻邦椿
  • 3篇逄旭
  • 3篇杨健
  • 2篇吕颂
  • 1篇张志
  • 1篇张素燕
  • 1篇唐玉生

传媒

  • 3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航空发动机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能量法的直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被引量:26
2014年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将轮齿简化为齿根圆上的悬臂梁,并考虑较为真实的过渡曲线,对现有的能量法计算齿轮啮合刚度作了进一步修正.通过与文献和有限元结果的对比,给出了误差产生的原因,验证了所提出的修正方法的有效性.提出的方法避开了齿数的判断,提高了能量法计算齿轮啮合刚度的通用性.此外,考虑较为真实的过渡曲线方程,保证了轮齿建模的准确性,进一步减小了啮合刚度的计算误差,研究结果可为直齿轮啮合动力学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马辉逄旭宋溶泽杨健
关键词:直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有限元
变厚度壳单元的旋转叶片振动响应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以一个扭型、变截面旋转叶片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变厚度的壳单元来建立了叶片的有限元模型,并与实体单元进行对比,通过二者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验证本建模方法的准确性。随后分析了离心力和气动力共同作用下,实体建模和壳建模叶片的振动位移和等效应力随转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变厚度壳单元可以很好的模拟叶片的固有频率和振动响应,但在计算等效动应力时和实体单元存在较大的误差。研究结果可为叶片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马辉能海强吕颂宋溶泽
关键词:壳单元固有频率ANSYS
两种工况下锻压组合机架的接触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以某锻压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过盈配合法模拟因预紧产生的框架内力,确定了过盈量与预紧力的关系.针对锻压过程的镦粗(工况1)和拔长工况(工况2),通过分析开缝系数、接触状态、接触压力、危险拉杆的拉应力以及立柱的弯曲变形,讨论了预紧力与偏心距等对锻压组合机架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长工况比镦粗工况更为危险,且开缝系数应满足以下标准,即上横梁与立柱的接触面积大于0.5,且开缝系数β≤2.3.研究结果可为锻压机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马辉能海强宋溶泽唐玉生
关键词:镦粗拔长锻压机接触特性
基于变厚度壳单元的旋转叶片固有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1个扭型、变截面旋转叶片,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变厚度壳单元来模拟真实叶片的方法建模,并与实体单元模型对静频和固有振型进行对比,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氏力、旋转软化、离心刚化以及三者耦合对叶片动频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壳单元动频数据,对现在常用的动频系数经验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简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动频规律一致,对系统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离心刚化、旋转软化和科氏力;叶片A0振型的动频系数吻合较好,A1振型的反之。
马辉能海强宋溶泽张志闻邦椿
关键词:壳单元ANSYS
转定子系统整周多点碰摩故障仿真被引量:1
2013年
以单跨双盘柔性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接触动力学理论,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整周多点碰摩的转定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将转子和定子简化为一个点点接触单元,分析了两种不同载荷工况(两圆盘偏心同相位和反相位)导致的共振情况下,侵入量(未碰摩转子振幅与转定子间隙之差)和定子刚度对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圆盘偏心反相位时的碰摩比同相位时更为剧烈,定子刚度对转定子碰撞导致的反弹程度以及定子振动加速度影响较大.
马辉吕颂能海强宋溶泽
关键词:转子系统接触动力学有限元
考虑齿顶修缘的齿轮-转子系统振动响应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考虑齿轮齿顶修缘,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直齿轮啮合有限元模型,基于该模型确定了未修缘以及不同修缘量下的时变啮合刚度和静态传递误差,并将其引入齿轮-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齿顶修缘对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齿顶修缘量的增加,时变啮合刚度以及静态传递误差在啮入点以及单双齿啮合区交替处的突变减少;在一定转速内,系统振动响应的幅值降低,但在某些临界转速附近反而有增大的趋势;当齿轮啮合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或分频时会出现共振峰,在某些修缘量情况下一些分频对应的共振峰消失,研究结果可为修形齿轮的动态响应计算和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马辉逄旭宋溶泽杨健张素燕
关键词:齿轮转子系统时变啮合刚度静态传递误差
转子系统碰摩故障实验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6
2014年
针对旋转机械出现的转定子碰摩故障,对实验研究进行全面综述。简单介绍模拟单点、局部及整周碰摩所用实验装置,分析三种碰摩形式出现的典型实验现象;局部碰摩故障在工程实际中为主要碰摩形式,据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简单转子系统局部碰摩、复杂转子系统局部碰摩、旋转叶片-机匣局部碰摩及实际机组局部碰摩;并对三种碰摩形式典型故障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转定子碰摩实验研究发展方向。
马辉杨健宋溶泽能海强闻邦椿
关键词:碰摩转子系统故障特征
考虑齿轮-转子系统振动响应的最佳修形曲线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轮齿修形可减小齿轮静态传动误差,改善齿轮动态特性。基于现有文献,考虑基圆与齿根圆不重合,在齿廓精确建模的基础上确定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和静态传动误差。针对不同修形曲线在不同修形量下齿轮静态传动误差的变化进行分析,给出了不同修形量范围内的最佳修形曲线,并结合齿轮-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齿廓修形引起的无载荷静态传动误差,分析不同修形曲线下系统的振动特性,进一步确定不同转速下最佳修形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评估齿轮-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可更好地确定不同转速下的轮齿的最佳修形曲线。
马辉逄旭宋溶泽闻邦椿
关键词:齿廓修形时变啮合刚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