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菌病
  • 1篇人间
  • 1篇数据收集
  • 1篇布鲁杆菌
  • 1篇布鲁杆菌病
  • 1篇布鲁氏菌
  • 1篇布鲁氏菌病

机构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疾病预防...

作者

  • 2篇李丽
  • 2篇胡兴中
  • 2篇靳峰
  • 2篇宋晓佳
  • 1篇陈建杰
  • 1篇马天波
  • 1篇王海宏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2010年宁夏布鲁氏菌病重点人群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了解宁夏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现状及趋势,掌握布病的感染率、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为宁夏制定布病综合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区重点人群中开展布病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居住地、接触牲畜的种类及方式等方面,并检测血样。结果全区共调查重点人群3977人,筛检出血清阳性者145人,感染率3.65%;确诊113人,患病率2.84%。不同性别、年龄、不同文化程度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宁夏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和中卫五地市间布病感染率、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χ2=76.719,P=0.000;患病χ2=150.010,P=0.000);接触不同牲畜及不同接触牲畜的方式的感染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2,P=0.004;χ2=55.988,P=0.000)。结论男性青壮年感染率较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感染率高于其他组;吴忠市感染率、患病率均高于其他地市;仅接触牛的人群感染率高于其他组;不同接触方式中,感染率居前三位的依次是:剪羊毛、接羔、配种。
靳峰李丽宋晓佳胡兴中陈建杰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2004-2009年宁夏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 了解宁夏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规律及趋势,为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4-2009年,对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和中卫市五地市网络报告的布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分析,资料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就诊情况及病史病程等方面信息,分析指标包括报告发病率;患者的性别、年龄、地区分布、城乡分布情况;转为慢性期率及其影响因素;病例报告单位的分布情况等.结果 2004-2009宁夏累计报告布病349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017/10万、0.543/10万、0.151/10万、0.563/10万、1.771/10万、2.692/10万;男女比约为5.5∶1(295/54);≥3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相对较高(27.5%,96/349);患者职业分布主要以农牧民为主(70.2%,245/349);在布病患者人数的地区分布中,吴忠市所占比例最高(61.9%,216/349),其次为银川市(22.9%,80/349);农村的布病患者所占比例(97.4%,340/349)高于城市(2.6%,9/349);患者转为慢性期的比例为11.2%(39/349),随着年龄的增长,布病转为慢性期的机会有减少的趋势(优势比为0.966);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病例占74.8%(261/349),医院报告的病例占25.2%(88/349).结论 宁夏人间布病发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发病主要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转慢率较高,医院发现报告病例的能力较弱.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监测、不断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意识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布病的预防控制.
宋晓佳靳峰胡兴中马天波王海宏李丽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数据收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