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彦阔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病毒
  • 6篇猪繁殖
  • 6篇繁殖
  • 5篇猪繁殖与呼吸...
  • 5篇猪繁殖与呼吸...
  • 5篇呼吸综合征
  • 5篇呼吸综合征病...
  • 5篇繁殖与呼吸综...
  • 5篇繁殖与呼吸综...
  • 3篇全基因组
  • 3篇染病
  • 3篇基因
  • 3篇基因组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动物
  • 2篇动物传染病
  • 2篇动物传染病学
  • 2篇体外
  • 2篇猪场

机构

  • 15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岭南现代农业...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广东海大畜牧...
  • 1篇江苏恒丰强生...

作者

  • 15篇孙彦阔
  • 12篇张桂红
  • 5篇王衡
  • 4篇汪志
  • 3篇冯松林
  • 2篇陈耀
  • 2篇龚浪
  • 2篇白小磊
  • 2篇石庆伟
  • 2篇秦锋
  • 2篇罗永峰
  • 1篇李守军
  • 1篇粟硕
  • 1篇陈智华
  • 1篇盛金良
  • 1篇周沛
  • 1篇孙卫东
  • 1篇高琦
  • 1篇王丽芳
  • 1篇方博

传媒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养禽与禽病防...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非洲猪瘟病毒对培养细胞感染性的因素分析
2023年
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s)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主要靶细胞,除宿主单核/巨噬细胞外,ASFV难以在其他体外细胞系中持续生长繁殖。本研究旨在研究影响ASFV在体外感染能力的因素。通过比较ASFV接种易感细胞PAMs和非易感细胞系3D4/21、PK15细胞的全基因组转录谱差异;使用小分子药物改变细胞代谢或周期、物理方法改变细胞黏附;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红细胞吸附检测病毒在3D4/21和PK15细胞系中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ASFV接种3D4/21和PK15两种细胞与PAMs细胞的共同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细胞黏附、细胞周期和细胞代谢等方面;使用多种调控细胞周期、细胞代谢的小分子药物处理细胞后对ASFV感染PK15和3D4/21细胞的能力无显著影响;通过悬浮培养来调节细胞的黏附后,显著提高ASFV感染PK15和3D4/21细胞的能力,但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病毒的复制能力逐渐下降。综上所述,细胞黏附可能是影响ASFV体外感染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改变细胞黏附后并不能维持ASFV的复制能力。本研究为ASFV体外细胞系的建立提供了初步参考。
冯永智龚婷吴东东高琦郑晓宇张桂红张桂红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
2021-2022年我国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深入了解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2021—2022年,本课题组在我国13个省份约50个养殖场收集了117份临床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患猪样品,针对PRRSV的ORF5基因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PRRSV阳性样品和基因型,应用RT-PCR扩增PRRSV ORF5和ORF7基因,将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并开展系统发育学分群和GP5氨基酸突变分析。结果显示,共检出PRRSV-2阳性样品48份(总体阳性率约41%),经测序共获取38条ORF5序列和10条ORF7序列。所有ORF5序列间核苷酸相似性为77.1%~99.8%,ORF7序列间核苷酸相似性为83.3%~98.7%。系统发育学分群显示,谱系1占比60%(29/48,28株NADC30-like毒株,1株NADC34-like毒株),谱系3占比25%(12/48),谱系5.1占比5%(2/48),谱系8.7占比10%(5/48)。GP5氨基酸分析表明,信号肽(aa 1—26)、中和表位C(aa 52—61)及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aa 32—35、aa 44、aa 51)3个区域氨基酸存在显著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多个谱系PRRSV同时在我国流行,谱系1已替代谱系8.7成为主要流行谱系,并分布于我国大多数省份;谱系3仅次于谱系1,主要在华南局部地区流行;谱系8.7毒株检出率较低。需要注意的是,在广东省惠州市检出1株NADC34-like毒株,说明该毒株可能已在华南地区潜在流行。近几年来,PRRSV在我国的流行日趋复杂,谱系1毒株的广泛流行增加了PRRSV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结果将为制定PRRSV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王志远刘博奇许志颖徐思佳邢家宝张桂红张桂红王衡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系统发育学分析
L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动物传染病学中的应用
2022年
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当代大学生,动物传染病学是兽医以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本论文拟探讨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开展兽医传染病学案例教学(CBL)和传统教学(LBL)的有机结合,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龚浪郑泽中孙彦阔张桂红
关键词:教学动物传染病学教学模式教育
广东1株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
2016年
本试验对1株犬源H3N2亚型流感病毒(A/Canine/Guangdong/10/2014)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毒株8个基因片段与在中国和泰国分离的H3N2亚型犬流感的关系最近,与当前亚洲分离的毒株高度相似(>99%)。基因亚型分析显示8个基因片段和目前流行的H3N2CIVs有相同的基因型(K,G,E,3B,F,2D,F,1E)。本毒株为低致病性的禽源H3N2亚型犬流感,从而证实了禽源犬流感亚型在中国的存在,对流感病毒实施广泛的血清学和流行病学检测,以及对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赵苗苗王丽芳黄三付橙罗永峰孙彦阔陈智华李守军
关键词:H3N2亚型分子特性
教研融合在《动物传染病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2年
为适应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以及畜牧业对兽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动物传染病学实验课程中,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探索,持续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为动物传染病学实践课的高质量发展增动力.
龚浪王衡张桂红孙彦阔
关键词:科教融合
H9N2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H9N2禽流感病毒(AIV)全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2018年国内H9N2 AIV流行毒株的全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碱基组成特性、最优密码子、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病毒对宿主密码子使用模式的适应性。【结果】H9N2 AIV的全基因组中AU含量高于GC。大部分最优密码子以A或U结尾,有效密码子数(ENC)平均值为52.86,提示存在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但偏好性较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主要受到突变压力和自然选择的共同作用,其中自然选择(所占比例为61.79%~76.15%)作用大于突变压力(所占比例为23.85%~38.21%)。H9N2 AIV对人Homo sapiens的密码子适应指数平均值为0.739~0.741,提示H9N2 AIV禽流感病毒可能已适应人类的密码子使用模式。【结论】本研究为H9N2 AIV的基因进化分析、已有疫苗的密码子优化和新型疫苗(密码子去优化疫苗)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蔚虹陈永杰孙彦阔孙卫东
关键词:自然选择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蛋白原核表达及其反应原性的初步鉴定
2016年
为了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优势抗原表位COE可溶性原核表达及其反应原性,试验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COE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MAL-C5X上,构建重组质粒p MAL-C5X-COE,经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Rosetta感受态细胞,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和Westernblot验证。结果表明:重组菌p MAL-C5X-COE表达的融合蛋白MBP-COE的分子质量约为57 ku,优化的诱导条件为IPTG浓度0.8 mmol/L、诱导时间4 h,诱导温度30℃,重组蛋白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于菌体中,融合蛋白与兔抗PEDV多克隆抗血清发生特异的免疫印迹反应。说明原核表达的COE融合蛋白可溶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孙彦阔汪志冯嘉萍石庆伟罗勇峰秦锋白小磊张桂红
关键词:S基因逆转录PCR
华南地区猪场猪流感和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解华南地区猪场猪流感病毒(SIV)和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H1N1pdm09)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2013年~2014年从5个省份采集的2208份血清样品进行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血清共1269份(57.42%),其中广东省和广西省的感染率最高(p〈0.01)。H1N1SIV、H3N2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51%、32.97%和26.49%。H1N1pdm09流感病毒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最高(91.93+1.04,p〈0.05)。H1N1SIV和H3N2SIV在冬季血清阳性率最高,然而在冬末(2月)阳性率却最低(p〈0.01)。H1N1pdm09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在5月和9月出现高峰(p〈0.01)。母猪的H1N1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仔猪和育肥猪,但仔猪的H3N2SIV抗体阳性率却比较高。本研究为华南地区猪场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何淑仪马骏方博孙彦阔罗永峰秦锋郑运曹振鹏周沛粟硕张桂红
关键词:猪流感血清学调查血凝抑制试验
2017年广东省首株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分为两大基因型:欧洲型(基因Ⅰ型)和北美洲型(基因Ⅱ型),我国主要流行毒株为基因Ⅱ型,基因Ⅰ型很少被报道。本研究于2017年从广东省惠州市流产率较高的某猪场的母猪群中所采集的血样中分离到1株基因Ⅰ型PRRSV,命名为EU-GD-HD株,基因组全长为14869个核苷酸(nt),除poly(A)尾,这是基因Ⅰ型PRRSV首次在广东省被报道。与欧洲型参考毒株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EU-GD-HD毒株与基因Ⅰ型代表株Lelystad virus(LV)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3%,与福建FJQEU14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4.3%,其中GP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2.6%,且与FJQEU14毒株在Nsp2和GP3蛋白上具有相同的氨基酸缺失。全长基因组和ORF5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EU-GD-HD毒株属于基因Ⅰ型PRRSV,与福建FJQEU14毒株的亲缘关系最近。重组软件分析表明,EU-GD-HD毒株未发生重组。本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型毒株正在进行潜在的扩散。因此,净化欧洲型PRRSV并加以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韩晓亮韦应芳孙彦阔李琪冀池海王衡王衡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组分析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株JXA1反向遗传平台的构建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HP-PRRSV)的结构功能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反向遗传技术将HP-PRRSV JXA1株的全基因组分段克隆至改造过的低拷贝载体pOKq上,并在病毒基因组两端分别添加CMV启动子和BGH终止信号肽以及在病毒全基因组第510位核苷酸突变引入FseI酶切位点,作为遗传标记位点。采取基于DNA-launched途径进行病毒拯救,并对拯救的病毒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构建的PRRSV JXA1毒株的全长cDNA克隆具有感染性;成功拯救了病毒,命名为rJXA1;成功引入了拯救病毒的遗传标记;拯救病毒与亲本病毒的生长曲线相似,二者达到最高滴度的时间均为感染后72 h。【结论】成功构建了JXA1株反向遗传平台,为进一步研究HP-PRRSV的致病机理、基因功能以及新型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韩晓亮冯松林孙彦阔孙彦阔张桂红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反向遗传技术感染性克隆病毒拯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