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天翼
- 作品数:6 被引量:77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畜禽养殖场附近污水中多粘菌素E耐药性肠杆菌的分离分析及内源质粒检测
- 2017年
- 畜禽养殖业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了广泛的微生物耐药性问题,研究抗生素耐药菌株可以了解环境中细菌的耐药性情况和抗性基因的传播机制。采集畜禽养殖场周边的污水,分析了污水中多粘菌素E耐药性细菌和耐药性肠杆菌的丰度;同时以一株具有较高多粘菌素E耐药水平的肠杆菌R11为例,首先进行16S r DNA测序和抗生素耐药谱分析,然后通过质粒提取、酶切电泳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内源性质粒等情况。结果表明:在畜禽养殖场周边污水环境中,多粘菌素E耐药性细菌占细菌总数的0.14%~0.35%,多粘菌素E耐药性肠杆菌占肠杆菌总数的1.50%~7.40%,而肠杆菌占细菌总数的1.13%~2.45%,说明肠杆菌可能是携带多粘菌素E抗性基因的主要细菌种类,同时也是养殖业污水中细菌的主要组成部分。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R11是一株Enterobacter cloacae,抗生素耐药谱分析R11具有多重耐药性,除对林可霉素敏感外,阿米卡星、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为10μg?m L^(-1),阿莫西林的MICs为25μg?m L^(-1),磺胺甲恶唑的MICs为32μg?m L^(-1),氨苄西林的MICs为40μg?m L^(-1),链霉素的MICs为90μg?m L^(-1),而多粘菌素E的MICs最高,达到96μg?m L^(-1)。质粒提取酶切和PFGE分离鉴定结果显示,R11菌株可能有多个内源性质粒。综上所述,R11菌株具有较高水平的多粘菌素E耐药性,并且具有多重耐药性和多个内源性质粒,对于研究多粘菌素E耐药性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钟传青宗工理张超付加芳姜天翼曹广祥
- 关键词:畜禽养殖场肠杆菌多粘菌素E多重耐药性质粒
- 生物除磷系统中积磷小月菌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水体中磷元素超标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而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是污水除磷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聚磷菌(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在EBPR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典型PAOs在EBPR的作用和机理:厌氧条件下,典型PAOs分解Poly-P合成聚羟基烷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好氧条件下,利用分解PHA产生的能量超量吸收磷合成Poly-P。其次评述了积磷小月菌在EBPR中的作用和机理:积磷小月菌作为PAOs的一种,在PAOs中所占比例较多,且有超强的磷去除能力,研究表明积磷小月菌体内存在PHA,但合成系统与典型PAOs不同;另外,积磷小月菌可直接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这是典型PAOs不具备的,其超强除磷能力与积磷小月菌有效的磷转运能力和其Poly-P合成代谢能力有关。探讨并总结积磷小月菌在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的作用和机理对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积磷小月菌的除磷效果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 刘成姜天翼王静陈文兵王珊珊钟传青
- 关键词:强化生物除磷厌氧
- 积磷小月菌调控蛋白Mlp21700的异源表达及其与多聚磷酸盐(Poly-P)代谢基因启动子的结合
- 2018年
- 【背景】积磷小月菌(Microlunatus phosphovorus)是重要的聚磷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积累聚磷酸盐并在厌氧条件分解聚磷酸盐,这个过程可能受到精细的基因调控。【目的】利用凝胶迁移实验(EMSA)分析调控蛋白Mlp21700结合的多聚磷酸盐(Poly-P)代谢基因启动子,找到Mlp21700可能的调控靶点。【方法】以积磷小月菌JN459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Mlp21700编码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 ET28a-21700并转化到大肠杆菌Transetta(DE3)菌株,诱导表达后采用非变性方法纯化获得Mlp21700融合蛋白。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各个Poly-P代谢基因的启动子,用生物素标记后作为探针。采用EMSA分析Mlp21700在试验条件下是否结合启动子以及结合强度。【结果】DNA测序和酶切验证表明p ET28a-21700携带正确的Mlp21700编码序列。SDS-PAGE分析显示试验条件下Transetta(DE3)菌株大量表达可溶性Mlp21700,纯化的重组Mlp21700蛋白纯度大于90%,含量为0.64 mg/mL。EMSA分析表明在试验条件下Mlp21700能够结合Mlp26610基因ppgk和Mlp44770基因ppx的启动子。【结论】调控蛋白Mlp21700可能参与Mlp26610和Mlp44770基因的转录调控,进而调控Poly-P的分解过程。
- 钟传青王静宗工理姜天翼曹广祥
- 关键词:多聚磷酸盐调控蛋白启动子
- 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对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银染法鉴定使用医用微孔滤膜建立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晶紫染色法检测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对生物膜粘附性的影响;噻唑蓝法检测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分别与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或庆大霉素的协同作用。结果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PA1、PA2和PA3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MIC值分别为(32,64,1,≤0.125,0.25μg/m L)、(32,256,8,0.25,1μg/m L)、(64,128,>256,32,2μg/m L)和(64,128,8,2,0.25μg/m L);银染法发现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微孔滤膜表面覆盖物均为灰黑色,浓厚致密,呈棉絮状膜样;与不加抗菌药物对照组相比,加入1/16 MIC或1/4 MIC的阿奇霉素以及1/16 MIC或1/4 MIC的克拉霉素均可显著降低4株菌生物膜的粘附性(P均<0.05);与单独使用1 MIC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相比,各抗菌药物联合1/16 MIC的阿奇霉素或1/16 MIC的克拉霉素均可分别降低以上4株菌生物膜中的活菌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可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并与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或庆大霉素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 牛瑜姜天翼姜天翼
- 关键词: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生物膜
- 聚磷菌—JN459的分离和聚磷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聚磷菌PAOs(phosphate accumulation organisms)的聚磷特性是生物除磷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的聚磷菌JN459,经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及16 S rDNA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Microlunatus phosphovorus,对纯培养条件下聚磷菌JN459菌株聚磷特性进行了序列间歇式反应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批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JN459菌株在人工合成污水体系中除磷率最高可达93.7%,在市政污水体系中除磷率明显降低,约为84.4%,两者缺氧初期没有明显的磷释放过程,随着缺氧时间延长,污水体系中溶解磷都小幅度上升,聚磷菌JN459菌株分解和转运多聚磷酸盐的相关酶系需要诱导并且表达水平较低。
- 钟传青姜天翼王静张春明
- 中国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研究被引量:56
- 2018年
- 城市湿地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缺乏对湿地的保护,一些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引起城市湿地面积减少、污染严重、湿地功能退化等问题,城市湿地的保护工作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中国城市湿地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保护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从城市湿地的概念及功能出发,明确了中国城市湿地的区域及城市分布,分析了中国城市湿地保护目前在湿地面积、湿地水质、湿地生物多样性以及湿地保护政策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肯定近年来中国城市湿地保护所取得的成效基础上,指出目前中国湿地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研究方法逐渐增多,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区域不平衡依然存在;(2)与发达国家的研究相比,技术创新水平较低;(3)定性研究较多,而以模型为工具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4)对湿地的生态效果研究较多,机理工作研究较少。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列举了湿地模型在国内外湿地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未来湿地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应与城市生态环境因子结合,通过比较国内外湿地的政策保护,借鉴国外城市湿地保护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展望了中国城市湿地保护的发展方向,使城市湿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邵媛媛周军伟母锐敏朱丽姜天翼
- 关键词:城市湿地湿地保护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