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中曦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玉龙铜矿
  • 1篇玉龙铜矿带
  • 1篇找煤
  • 1篇找煤方向
  • 1篇铜矿
  • 1篇铜矿带
  • 1篇煤田
  • 1篇矿带
  • 1篇化学特征
  • 1篇鸡西煤田
  • 1篇富碱
  • 1篇富碱斑岩
  • 1篇斑岩
  • 1篇藏东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1篇鸡西矿业集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夏斌
  • 2篇夏中曦
  • 1篇蔡周荣
  • 1篇刘维亮
  • 1篇张玉泉
  • 1篇董冰华
  • 1篇刘富华
  • 1篇吴伟中

传媒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鸡西煤田城子河组找煤方向被引量:4
2011年
鸡西煤田面临严峻的资源接替问题。以煤田探采、地震及野外勘查资料为基础,对区内煤层分布规律,盆地构造演化对煤层聚集与改造的控制作用及找煤方向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城子河组煤层的聚集和保存受箕状断陷的形成和演化影响较大;平面上南北两个向斜的北翼和盆地东部是煤层聚集和保存较好的区域;剖面上城子河组可采煤层主要发育于该组中下部的低水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位于区内南部向斜北翼的玄武岩覆盖区域有较好的煤层保存。
刘维亮夏斌刘富华朴太元蔡周荣夏中曦
关键词:鸡西煤田城子河组找煤方向
西藏玉龙成矿带斑岩Cu-Mo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玉龙和多霞松多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玉龙斑岩铜矿带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缘三江构造带的中部,是研究碰撞后喜山期富碱斑岩成岩成矿作用响应的最佳地区。本文选择玉龙和多霞松多两个矿床,分析了两地含矿斑岩的成岩成矿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Sr-Nd-Pb、S-H-O同位素进一步探讨了与冈底斯含矿斑岩岩浆源区组成、构造控矿模式及深部动力学机制上的差异。赋矿岩体均具有富碱、高K、高Al等钾质碱性岩系列特征,玉龙早期为石英二长斑岩,晚期为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多霞松多早期为二长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晚期为碱长花岗斑岩,两者明显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P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Yb,无明显Eu、Ce负异常。略高于原始地幔现代值的^(87)Sr/^(86)Sr值、较低的ε_(Nd)(t)、相对均一的^(206)Pb/^(204)Pb值,指示斑岩岩浆可能源自接近于EMⅡ型富集地幔交代成因的石榴石角闪岩和/或角闪榴辉岩的部分熔融,并发生低程度结晶分异,在上升侵位途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其形成于古近纪中始新世喜马拉雅期的37~41 Ma左右,可能受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诱发的红河-哀牢山走滑断裂系统,尤其是妥坝-芒康断裂(TBF)左行走滑产生的局部俯冲作用。
吴伟中夏斌张玉泉董冰华夏中曦
关键词:富碱斑岩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制玉龙铜矿带藏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