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卿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偏振
  • 3篇反演
  • 2篇偏振特性
  • 2篇参数反演
  • 1篇遥感
  • 1篇折射率
  • 1篇倏逝波
  • 1篇构型
  • 1篇光学
  • 1篇光学遥感
  • 1篇复折射率

机构

  • 5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长春中国光学...

作者

  • 5篇杨迪
  • 5篇刘卿
  • 4篇战永红
  • 3篇曾嫦娥
  • 2篇王雅萍

传媒

  • 3篇飞行器测控学...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光电技术应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粗糙表面偏振二向反射特性建模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地面目标光学偏振特性预测对基础材质粗糙表面偏振二向反射特性建模的需求,对比分析国内外常用的经验、物理和半经验等3种偏振二向反射分布模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得出半经验模型更适用于地面目标光学偏振特性预测。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半经验Priest-Gemer模型的参数反演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测试方法,设计试验测试验证平台。最后,对模型中的影响因子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标表面偏振二向反射特性与表面纹理特征、复折射率、入射光角度、探测方位角、天顶角等因素相关,且复折射率对目标表面反射率及反射光的偏振度影响较大,粗糙度会影响遮蔽与阻挡效应,使其产生突变效应。
刘卿战永红杨迪曾嫦娥
基于一种随机粗糙表面构型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2022年
针对PG模型预测粗糙表面材质偏振特性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通过分析镜面微元组合的模型基础假设、建模过程、反演拟合结果,定位了PG模型误差存在的原因;提出了随机粗糙表面为半球形微元组合的新假设,基于表面精细结构下倏逝波存在的物理事实,忽略穿透深度和相位延迟的影响,建立了等效球形粒子组合的新构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的表面反射模型,细化了材质内部的散射模型,形成了新的pBRDF模型;在实验室全谱光源照射下,获得了材质的多光谱偏振二向反射数据,进行了PG与新模型的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强度维和偏振维的误差约为PG模型的35%和59%。
郑爽杨迪刘卿朱肇昆
关键词:倏逝波参数反演
粗糙表面偏振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影响参数及其反演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目标偏振二向反射特性研究中模型参数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分析了粗糙表面偏振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影响参数,并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计算,研究了各参数对粗糙表面散射特性的作用机理。总结分析了现有参数反演方法,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理论缺陷,在P-G(Preist-Germer)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相对偏振分量-角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参数反演的方法,设计了参数反演算法,进行了标准反射板和绿漆表面的偏振二向反射特性测试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了参数反演和模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参数反演方法可准确反演所有模型参数。利用反演参数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预测数据与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吻合度,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刘卿战永红杨迪曾嫦娥
关键词:参数反演
表面粗糙材质的复折射率反演被引量:9
2015年
由于目标偏振特性研究中表面粗糙材质的复折射率很难准确反演,本文对常用的Vimal-Milo反演法进行了改进。分析了粗糙表面的偏振二向反射特性,指出了Vimal-Milo法采用的"偏振度-角度相关"反演模式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基于"相对偏振分量-角度相关"的反演方法 ,推导出复折射率的反演公式,并设计了对应的全局搜索算法。最后,利用绿漆及铝板的偏振特性测试数据,对提出的复折射率反演算法进行了验证,并基于此对偏振二向反射特性进行了正向推演验证。反演数据表明:使用本文提出的复折射率反演方法,表面粗糙铝板的复折射率的反演精度较Vimal-Milo法有了显著提高,实部和虚部与真值的误差均在±0.01以内,且评价因子小于0.07;推演数据表明:表面相对光滑的绿漆的偏振二向反射亮度的推演结果为Vimal-Milo法得到的均方根误差的1/5,与测试数据的误差在0.01以内。得到的结果证明本文所提复折射率反演方法可用于光滑及粗糙表面材质的复折射率反演。
战永红刘卿杨迪王雅萍
关键词:反演复折射率偏振特性光学遥感
目标粗糙表面偏振二向反射分布函数实验研究方法改进被引量:1
2017年
由于利用传统pBRDF(polarimetric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rectional Function,偏振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测试方法效率较低,精度不高,难以满足研究需要,因此基于自主研发制造的二维转台系统,设计了散射光Stokes参量及pBRDF矩阵的新的测试方法,以提高测试效率和精度。该方法将单点测试次数由传统方法的16次降低到4次,测试效率更高,根据Muller矩阵的对称性进行数据处理,反演精度更高。设计了实验验证方法。验证实验的实验对象包括标准反射板、绿色功能涂层。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为今后目标粗糙表面pBRDF模型的改进提供了高精度的实验支撑。此外,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光的强度曲线与偏振分量曲线区别较大,因此使用偏振成像探测技术可有效提高目标探测和识别的能力。
刘卿战永红杨迪王雅萍曾嫦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