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珊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杭锦旗小花棘豆种群苦马豆素提取测定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小花棘豆是豆科棘豆属植物,俗称醉马草,被认为是对家畜危害最大的一类有毒植物,有毒成分是其内所含的苦马豆素。本研究对内蒙古杭锦旗3个种群的41株小花棘豆中所含苦马豆素用化学法进行提取,用高效气相色谱技术进行了含量测定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群、不同植株苦马豆素含量存在差异。HJ1种群15株植物的SW平均含量为19.84μg/g,含量范围是0.28~172.70μg/g;HJ2种群14株植物的SW平均含量为109.14μg/g,含量范围是1.50~305.30μg/g;HJ3种群12株植物的SW平均含量为91.51μg/g,含量范围是0.36~222.22μg/g。
- 包睿媛卢萍何珊钱亚光
- 关键词:小花棘豆苦马豆素气相色谱
- 内蒙古不同小花棘豆种群苦马豆素及其内生真菌关系的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小花棘豆是广泛分布于内蒙古草原和荒漠区的一种有毒植物,其主要毒性成分为有毒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牲畜采食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给当地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探究内蒙古不同小花棘豆种群植株苦马豆素及其与内生真菌关系。采集内蒙古8个样地120株小花棘豆,利用萃取、离心、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和纯化植物单株和菌丝体的SW,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SW水平,取茎和叶外植体分离培养内生真菌,提取植物和真菌的总DNA,扩增真菌特异序列,利用内生真菌微生物学特征和DNA序列比对进行鉴定。结果显示:8个种群共111株小花棘豆检测出SW,最高水平为369.05μg·g^(-1),平均水平32.78μg·g^(-1),从38株小花棘豆分离培养出内生真菌,纯培养下菌丝体呈松散白色绒毛状,菌落圆形、隆起、边缘整齐、辐射状生长,颜色逐渐呈现灰色、深灰色或褐色至深褐色,内生真菌均测出SW,其水平为0.83~2573.24μg·g^(-1),经微生物学研究及5.8S rDNA/ITS序列比对分析,在属水平上鉴定该内生真菌为Alternaria。有Alternaria内生真菌的小花棘豆植株含SW,无该内生真菌的植株不含SW,培养的Alternaria内生真菌合成了SW。
- 王维夫钱亚光卢萍卢萍何珊李玉玲杜玲
- 关键词:小花棘豆种群苦马豆素内生真菌
-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内生真菌固体培养条件优化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从采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小花棘豆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研究菌株OW 5.3的优化固体培养条件.在不同碳源、初始pH条件下,检测内生真菌的生长速度,并利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内生真菌菌丝体中苦马豆素的含量.结果显示:菌株OW5.3最适起始pH为7.0;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生长速度较快;以燕麦片为碳源时,菌丝体的苦马豆素含量最高.
- 何珊卢萍包睿媛
- 关键词:小花棘豆内生真菌苦马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