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立琴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试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黏膜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牛初乳
  • 1篇黏膜免疫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道
  • 1篇胃肠道黏膜
  • 1篇免疫
  • 1篇IGF-1
  • 1篇肠道
  • 1篇肠道黏膜
  • 1篇肠黏膜
  • 1篇肠黏膜免疫
  • 1篇IGG

机构

  • 2篇天津商业大学

作者

  • 2篇庞广昌
  • 2篇于立琴
  • 1篇张郢
  • 1篇李杨

传媒

  • 2篇食品科学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牛初乳中的IgG对肠黏膜免疫系统调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索牛初乳中的IgG对家兔胃肠黏膜免疫系统中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IgG这三种给药方式,分别在3、2、2h后取血,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TGF-β1,IL-1β,IL-10,IL-4,IL-6,IL-1Ra的水平。结果:口服IgG后发炎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IFN-γ水平比给药前显著上升,抗炎细胞因子IL-1Ra、IL-4、IL-10及TGF-β1的水平比给药前显著下降;而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IgG后,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发炎细胞因子水平下降。结论:口服牛初乳中的IgG,IgG并不会被吸收,而是被肠上皮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以及NK细胞等先天免疫细胞所识别,并最终促进发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相反,腹腔和静脉注射IgG,IgG会与免疫细胞的FcγRⅡB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发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诱导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李杨庞广昌于立琴
关键词:牛初乳IGG细胞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胃肠道黏膜免疫信号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为探索牛初乳中的重要活性物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胃肠黏膜免疫系统中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作用,以家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三种IGF-1给药方式,三种给药方式分别在给药后3、2、2h取血,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TGF-β1、IL1β、IL-10、IL-4、IL-6、L-1Ra的水平。结果表明:IGF-I经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三种途径给药后血清中发炎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IFN-γ水平比给药前显著上升,抗炎细胞因子IL-1Ra、IL-4、IL-10及TGF-β1的水平比给药前显著下降。这说明,IGF-1进入肠腔后,作为外来抗原,经肠黏膜单层上皮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其他抗原呈递细胞进行抗原处理、加工和呈递,激活细胞内部的炎症信号。另外,未被胃肠道中的酶水解的IGF-1,则可能通过肠上皮细胞介导的胞吞作用穿过肠黏膜屏障,被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以及NK细胞等先天免疫细胞所识别,促进发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张郢庞广昌于立琴
关键词:IGF-1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