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聪
- 作品数:4 被引量:75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熏蒸剂威百亩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4年
- 威百亩是一种甲胺衍生物,在黄瓜、番茄、烟草等作物田采用熏蒸处理防治土传病害。为了探明其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威百亩不同剂量、不同处理时间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威百亩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均表现出抑制—激活—恢复的趋势,但对放线菌的影响程度小于细菌,恢复培养40天对放线菌的激活率达最大,为180.77%,恢复培养30天对细菌的激活率达293.61%;而对土壤真菌则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处理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处理(90.28 mg/kg、180.56 mg/kg)对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到恢复培养60天各处理组真菌数量与对照组之间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威百亩处理后,中低剂量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激活—抑制—激活—恢复的趋势,高剂量处理表现抑制—激活—恢复的趋势,最高激活率达213.62%;对土壤脲酶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处理剂量越高,抑制率越大,且这种抑制作用是不可恢复的;对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均表现出先抑制后激活的趋势。由此可知,威百亩对土壤真菌种群和脲酶活性的影响较大,而对土壤细菌、放线菌及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是暂时性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微生物种群及酶活性可恢复,不会对农作物生长及土壤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 卜东欣张超张鑫丛聪王金信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
- 除草剂的副效应——除草剂对植物-病原菌相互关系的调节机制被引量:3
- 2013年
- 化学除草剂是一种替代人工除草的重要措施,它在作物田尤其是需要采用保护性耕作制度的田块中大规模使用来防除农田杂草.杂草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影响作物正常的种植和采收.从全世界农药的销售情况来看,杂草的防除也是耗费金钱最多的.除草剂的副效应是指除草剂除了对靶标——杂草有抑制作用外,对非靶标生物、外在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作为除草剂的副效应,除草剂对植物病害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受到植物保护界和环境保护者的关心和重视.一般来说,除草剂对植物、病原体、土壤微生物及环境等都有一定的影响,进而间接调节植物-病原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0世纪40年代,Smith等人首先报道了除草剂对植物病害的影响作用,此后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为止,已有非常多关于多种除草剂对植物病原菌和病害发展的直接影响作用的研究报道.分类号:TQ450
- 王兆振丛聪毕亚玲
- 关键词:化学除草剂植物保护非靶标生物农田杂草菌相
-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研究被引量:35
- 2013年
-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除草剂已经大面积应用了半个多世纪,它在杂草防治及作物增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对作物的药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和出现药害后作物的症状,并介绍了发生药害后的救治方法以及预防药害产生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 王兆振毕亚玲丛聪杜龙袁国徽
- 关键词:除草剂作物药害
- 不同小麦品种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及机理被引量:16
- 2012年
- 室内采用平皿法和酶活力测定法探讨了不同小麦品种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根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其中济宁13对该药剂最为敏感,IC50值仅为0.221 2μg/mL,烟农15、枣20-28、济南17与之相当(耐药性倍数为1.09~1.99),泰山9818、山农6号和潍麦8号耐药性较强(耐药性倍数为10.33~13.92)。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虽然耐药型品种潍麦8号和敏感型品种济南17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显著,但其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在离体条件下对该药剂的敏感性却无显著差异;在活体条件下,二者ALS活力均可很快恢复,其中潍麦8号恢复较快。经双氟磺草胺处理后,与济南17相比,潍麦8号的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相对活力变化幅度较大且反应时间较短,在第2 d即可达到峰值1.460,而济南17在第3 d才达到峰值1.398。研究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GSTs对双氟磺草胺的代谢差异,而与靶标酶ALS对药剂的敏感程度无关。
- 侯珍丛聪郭文磊毕亚玲毕建杰王金信
- 关键词:小麦耐药性乙酰乳酸合成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