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后备人才队伍培养模式实践被引量:3
- 2016年
- 本文就后备人才队伍培养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开展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与管理,拓宽渠道选人,创造条件培养,坚持备用结合,构筑成才平台,进一步完善人才结构,建立年龄结构合理、以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为主、高级职称领头、中级职称为骨干的人才团队;逐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体系,专业技术梯队和管理梯队实行系统化、层次化建设,后备人才队伍呈现出人员结构年轻、人员学历较高、专业覆盖齐全、综合素质较好的特点。
- 陈丹刘玲玲卢卉马煦王茜
- 关键词:后备人才队伍
- 雅安“4·20”芦山地震卫生防疫应急管理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总结"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第1阶段的得失,发现与"5·12"汶川地震灾后卫生防疫的差异,揭示疾控机构应对未来类似灾害的优选措施。方法收集"4·20"芦山地震卫生防疫工作第1阶段的资料,从基本情况、政策、方案、技术文件、风险评估、灾后健康教育材料制作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震后卫生防疫应急取得的成效,在汶川地震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芦山经验"。结果 "4·20"芦山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响应及时,反应适度,技术支撑有力,风险评估准确高效,健康教育卫生宣传材料制作针对性强。结论 "5·12"汶川地震总结的卫生防疫经验进一步得到验证,"4·20"芦山地震卫生防疫经验得到提炼,芦山"345"模式有助于下一阶段传染病防控工作发挥更大效力。
- 张成云印悦吕强陈俊华陈丹袁珩
- 关键词:防疫应急
- 芦山地震后2周卫生防疫绩效评估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分析芦山地震后2周卫生防疫绩效,评估灾区卫生防疫现状与需求,为后续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地震当日为震后1天,收集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疾控中心震后卫生防疫工作有关信息,从灾情、灾区公共卫生背景、应急响应与资源调配、灾后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等方面与汶川地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震后2周卫生防疫应急响应绩效,明确目前现状与需求,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结果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卫生防疫部门立即做出反应,紧急调度队伍进行对口支援,并对人员数量和专业结构作出要求。在震后1小时,第一支卫生防疫应急队即赶赴灾区,并当日完成灾后公共卫生现状和需求快速评估。震后3天,实现灾区地域和工作内容全覆盖。震后2周,灾区环境、饮水、食品安全卫生、传染病监测与防控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灾区无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结论芦山地震后,四川卫生防疫继承和发展了汶川经验,应急响应及时、有序、科学、适度,震后2周已完成卫生防疫政策、技术、资源等的部署,卫生防疫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建议下一步工作重点为落实各项政策、策略和措施,继续做好安置点卫生管理、饮水和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以及重大疾病的监测与防控、群体性预防接种、科学消杀和健康宣教工作,完善长效机制,稳定工作绩效。
- 唐雪峰吴先萍吴建林祝小平张成云方刚罗湘蜀刘伦光袁珩邓斌吕强钟波陈丹
- 关键词:卫生防疫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