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黎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冈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江淮梅雨异常与东亚地区地表感热通量的关系被引量:2
- 2019年
- 利用1951-2013年江淮地区30个代表站点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全球地表感热通量和环流场逐月再分析资料,探讨江淮梅雨异常与梅雨期及其前后东亚地区地表感热通量的相关关系及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梅雨前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印度半岛的地表感热通量与江淮梅雨量存在正相关,当春季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印度半岛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偏高时,江淮梅雨偏多;梅雨期,梅雨量与地表感热通量显著负相关区在东海海面,同时青藏高原和河套平原地表感热通量在丰梅年显著偏大,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江淮梅雨有共同调制作用;梅雨后期,河套平原、华北地区地表感热通量在丰梅年显著偏大,表明地表热力特征随大气环流的调整而发生演变。
- 严凯琳俞淼郭黎廖宏
- 关键词:江淮梅雨地表感热通量环流场
- 2015-2018年黄冈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9
- 2020年
- 基于2015-2018年黄冈市逐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相应的地面气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黄冈市近年来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年来,黄冈市空气质量整体呈现好转趋势,AQI逐年下降,优良天数逐渐增多;冬春季节空气质量较差且易出现重污染天气,而夏秋季节空气质量较好,AQI变化较为平稳;黄冈市1、2及12月是污染较为严重且集中的3个月,但逐月变化整体呈现好转趋势;4年里仅有1天AQI超过300,达严重污染等级;黄冈市首要污染物为臭氧和PM2.5,且冬春季以PM2.5为主、夏秋季以臭氧为主;整体来看,AQI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及降水量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但在各时间尺度上表现不一,这与各时间尺度下的气象因子不尽相同有关。
- 郭黎郭黎李海燕
- 关键词:空气质量气象因子
- 1961—2013年滁州市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被引量:7
- 2015年
- 为探究气候变化下滁州市近53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运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探究1961—2013年滁州市气温和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变特征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1)过去53年,滁州市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10 a;其中春季气温增势最明显,冬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气温略有增势。年降水量也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5.60 mm/10 a;其中,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2)年平均气温在2001年发生增加突变,年降水量在1986年发生增加突变;年平均气温存在17年的主周期,年降水量存在17年左右的主周期和7~8年次周期。(3)气温和降水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在全球变暖下,滁州市气温和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
- 龚年祖胡姗姗金华星郭黎张鑫童
- 关键词:气温降水
- 近55年黄冈市日照时数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2020年
- 为了探究近55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省黄冈市日照时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变化原因,利用1961-2015年黄冈市所属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日照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参数检验、5年滑动平均趋势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对黄冈市日照时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黄冈市年日照时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1.576 h/10年,夏季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显著,且对年日照时数的减少作用最大;黄冈市月日照时数在8月最高,在2月最低,日照时数最高月份是最低月份的2.2倍。8月日照时数减少量最为显著,其次是6月和7月;黄冈市年日照时数在1972年发生显著突变。近55年黄冈市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主要受3个周期控制;在影响因子方面,降水量和水汽压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关系,是影响日照时数下降的原因之一;总云量和低云量虽对日照时数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导致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 郭黎郭黎龚年祖
- 关键词:日照时数突变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