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冬冬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低年级小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和眼保健知识行为状况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了解低年级小学生眼保健知识获取途径及其家长的文化程度和眼保健知识、行为情况,探讨低年级学生的眼保健教育方向。方法共调查1 057名来自温州市3所小学的学生及其家长,填写自编儿童用眼卫生调查表(家长卷和儿童卷),了解学生及其家长眼卫生相关知识及行为。结果小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较高(高中以下占8.0%,高中占22.0%,大学及以上占70.0%),眼保健知识得分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P<0.01)。家长近视表现、近视治疗和用眼习惯对近视影响的得分均值分别为(79.09±29.24)(70.83±26.54)和(91.69±15.53)分,且随着家长文化程度提高而增加(P值均<0.01),对具体正确用眼习惯的选择得分均值只有(28.93±21.46)分。59.51%的家长能够经常发现并纠正孩子不良的用眼习惯;对于近视的孩子,58.96%的家长带孩子进行验光检查的频率为2次/年;学生眼镜的验配地点多为医院眼科(78.89%);54.73%的父母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屈光状态。低年级小学生眼保健知识的获取以家人教育为主(35.7%),父母则大部分来自媒体(35.8%来自报纸、杂志,27.0%来自电视、广播)。结论低年级小学生的眼保健行为与家长的干预有高度相关性,对低年级学生的眼保健教育需从家长入手。
- 蒋丹丹邓如芝郑冬冬陈燕燕
- 关键词:综合保健知识学生保健服务
- 温州市低年级近视小学生用眼卫生知识状况被引量:6
- 2015年
- 儿童用眼卫生问题已成为公众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引起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重视。不科学的用眼卫生行为会导致儿童的视力损害,影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临床证据表明,近视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是致盲和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1-2],应给予足够重视。近年来儿童近视眼的流行情况呈现患病率增高、发病年龄提前的特点[3],预防近视刻不容缓。
- 李纯纯王小倩章雪梅陈燕燕郑冬冬李春燕
- 关键词:近视健康教育知识
- 温州市区小学生近视发生发展的纵向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 目的: 通过对温州市区一至三年级小学生屈光状态的2年的跟踪随访,了解该地区儿童近视的发生,纵向的发展,探讨儿童近视的相关因素以及儿童近视矫治现况的研究。 方法: 在温州市鹿城区登记在册的64所小学中,整群抽样的方法...
- 郑冬冬
- 关键词:近视低年级小学生患病率屈光状态跟踪随访
- 文献传递
- 温州市一至三年级小学生近视及矫正现况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温州市一至三年级小学生近视情况,以及家长对儿童近视和近视矫治情况的了解,为儿童早期近视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取浙江省温州市3所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共1 362名,于2013年9月对学生进行计算机验光,并采用自编的家长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总近视检出率为14.3%(195/1 362)。近视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一年级为3.18%(14/440),二年级为14.67%(76/518),三年级为25.99%(105/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0,P<0.01)。被试小学生平均屈光度为(-0.32±1.11)D。195名近视儿童中,仅有105名(53.8%)儿童家长知晓孩子有近视的问题,且有74名儿童(38.0%)未经过任何视力矫正。在121名(62.0%)近视矫正的儿童中,传统的框架镜为普遍视力矫正方式,占81.8%;7名(5.8%)进行药物治疗,3名(2.5%)接受了角膜接触镜的矫正。结论近视问题在低年级小学生中仍然严峻,家长对孩子近视情况和矫正方式的了解有所不足。家长应早期重视儿童的视力保健,提倡科学的视力矫治方法。
- 郑冬冬蒋丹丹杨汉喜陈洁陈燕燕
- 关键词:近视屈光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