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颖

作品数:19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胁迫
  • 7篇幼苗
  • 7篇苜蓿
  • 7篇萌发
  • 6篇种子
  • 6篇紫花
  • 5篇盐碱
  • 5篇盐碱胁迫
  • 5篇氧化酶
  • 5篇紫花苜蓿
  • 5篇抗氧化
  • 5篇抗氧化酶
  • 5篇碱胁迫
  • 4篇种子萌发
  • 4篇旱胁迫
  • 4篇干旱
  • 4篇干旱胁迫
  • 3篇苜蓿幼苗
  • 3篇外源
  • 3篇混合盐碱胁迫

机构

  • 19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甘肃省作物遗...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甘肃省治沙研...

作者

  • 19篇魏小红
  • 19篇赵颖
  • 3篇王宝强
  • 2篇王方琳
  • 1篇刘文瑜
  • 1篇张莹花
  • 1篇尉秋实
  • 1篇柴成武
  • 1篇李爱德
  • 1篇张锦春
  • 1篇王旺田
  • 1篇李朝周
  • 1篇马俊梅
  • 1篇曹丽

传媒

  • 8篇草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草地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品种沙棘种子萌发方法的优化及其机理被引量:2
2023年
本试验以不同品种沙棘种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温、光暗处理、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溶液浸种条件下的种子发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出沙棘种子萌发的最优条件,并对最优萌发条件下沙棘种子萌发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调控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表明,2种沙棘种子最优萌发条件为GA_(3)浓度500 mg/L、光照16 h、浸种温度江孜沙棘是40℃、大果沙棘为50℃,此种处理条件下江孜沙棘和大果沙棘发芽率与无GA_(3)添加相比分别增加了29%和42%。与对照(H_(2)O)处理相比,萌发过程中不同品种沙棘种子经最优萌发条件浸种后可提高α-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且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可见沙棘种子经浸种处理后加速种子生理反应进程,从而有效促进种子萌发。本研究结果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红魏小红赵颖王贤
关键词:沙棘种子萌发酶活性
NO介导的Ca^(2+)信号在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中的传导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本试验以紫花苜蓿种子为试验材料,添加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CaCl_2及抑制剂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和LaCl_3,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研究NO介导的Ca^(2+)信号在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中的传导作用。结果表明,15%PEG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受到明显抑制,当外源添加NO或Ca^(2+)处理后萌发指标均有上升,外施0.1mmol/L SNP或10mmol/L CaCl_2都能有效缓解PEG对紫花苜蓿种子的胁迫伤害。干旱胁迫下NO+Ca^(2+)共处理时效果最为显著,萌发率较SNP处理提高了8.96%,较CaCl_2处理提高了19.67%。共处理时比SNP、CaCl_2处理时提高了种子淀粉酶活性、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降低了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显著提高了SOD,POD,CAT活性。其中淀粉酶活性、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的变化中,均表现出:NO和Ca^(2+)共处理下各指标变化要慢于单一处理。当添加外源NO的同时添加Ca^(2+)通道抑制剂La^(3+),NO的促进效果受到抑制,而添加外源Ca^(2+)的同时添加NO抑制剂亚甲基蓝,Ca^(2+)的促进效果受到抑制,表明NO经由Ca^(2+)信号通路调控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的信号传导。
弋钦魏小红强旭赵颖丁春发
关键词:紫花苜蓿干旱胁迫种子萌发抗氧化酶
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的组织培养被引量:6
2016年
试验以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无菌苗的子叶、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培养、丛生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并筛选适宜各阶段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子叶是诱导沙冬青愈伤组织的最好外植体,在6-BA 0.5 mg/L、2,4-D 0.5 mg/L时,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大值81.8%;在6-BA 2.0 mg/L、NAA 0.5 mg/L时丛生芽增殖率达到最大值90.2%,且丛生芽数量多、茎干健壮、生长旺盛,说明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6-BA对丛生芽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NAA 1.0 mg/L时,生根率达到最大值70.4%,且生根时间最早,主根明显、粗壮且根毛数量多;适当调节培养基中无机盐的浓度提高生根率是将来沙生植物组织培养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王方琳柴成武尉秋实魏小红马俊梅李爱德王昱淇张莹花张锦春丁春发赵颖
关键词:沙冬青沙生植物
一氧化氮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揭示NO对渗透胁迫下紫花苜蓿含氮化合物及氮代谢过程的调控机制,以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外源施加NO供体硝普钠(SNP)和NO清除剂(c-PTIO)对紫花苜蓿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研究NO在PEG模拟的渗透胁迫下紫花苜蓿氮类化合物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规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EG处理相比,外施0.1 mmol·L-1 SNP,紫花苜蓿萌发期及幼苗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16.91%和8.87%,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降低14.92%和0.68%;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及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在萌发期分别提高了23.85%,47.87%,60.06%,在幼苗期分别提高了16.31%,23.56%,72.89%;而萌发期和幼苗期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分别降低了35.89%和33.35%。PEG胁迫下添加c-PTIO加剧了PEG胁迫对紫花苜蓿含氮物质积累的抑制,对NR,GS,GOGAT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GDH活性在萌发期及幼苗期分别平均升高了18.26%和4.62%。由此说明,外源NO通过调节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PEG胁迫下紫花苜蓿氮素向蛋白质合成的方向转运积累,提高紫花苜蓿抗旱性。
赵颖辛夏青魏小红
关键词:紫花苜蓿一氧化氮干旱胁迫氮代谢
藜麦SOD家族基因的鉴定及其对混合盐碱胁迫的响应
2024年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关键酶,在保护植物免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拟南芥SOD为基础,通过序列比对在藜麦基因组中鉴定出12个SOD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核、微体及线粒体,在11条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其编码蛋白质三级结构显示Cu/Zn-SODs与Fe-SODs为同源二聚体,Mn-SODs为同源四聚体。CqSOD基因内含子/外显子分布模式不尽相同,内含子数介于4~7个,保守基序差异明显。系统发育关系显示,SOD蛋白可分为Cu/Zn-SODs、Fe-SODs及Mn-SODs 3个亚族。此外,所有的CqFe-SODs及CqMn-SODs启动子区都含有脱落酸激素反应顺式元件,CqSOD12与11个CqSOD蛋白及4个CqCAT蛋白存在相互作用。表达谱分析表明,12个CqSOD基因对混合盐碱及硝普钠均有较强响应。研究结果为SOD基因在植物发育和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邓玉荣韩联王金龙韦兴翰王旭东赵颖魏小红魏小红
关键词:盐碱胁迫生物信息学分析
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对NO的响应被引量:11
2019年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用聚乙二醇(PEG 6000)作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胁迫,外源喷施NO供体硝普钠,NO清除剂(carboxy PTIO,cPTIO),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片、根系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探讨NO对紫花苜蓿耐旱机制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NO促进了紫花苜蓿叶片中淀粉的分解、根系中淀粉的积累,提高叶片及根系中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降低了渗透势,促进细胞吸水,缓解干旱造成的损伤。此外,外源NO能提高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叶片中蔗糖合成酶(SS)、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降低了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提高根系中SS、SPS和转化酶活性,使蔗糖的合成与分解处于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增强了紫花苜蓿的抗旱性。而NO清除剂cPTIO则会不同程度的抑制紫花苜蓿幼苗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相关酶活性。因此,NO可以通过调控NSC的代谢响应干旱胁迫,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紫花苜蓿的抗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马文静魏小红宿梅飞骆巧娟赵颖
关键词:NO干旱胁迫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外源NO及反向调控PEG胁迫下苜蓿萌发种子抗氧化酶及其同工酶动态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及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对苜蓿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同工酶电泳技术来研究外源NO及反向调控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并探讨NO调控苜蓿种子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PEG胁迫下外施0.1mmol·L^(-1) SNP,第6天时较PEG处理POD活性降低了32.72%;第4天时S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10.48%、23.60%,有效缓解了PEG对紫花苜蓿萌发中种子的氧化损伤,提高其抗氧化能力。PEG胁迫下添加c-PTIO抑制了苜蓿萌发期的抗氧化系统活性。从同工酶的谱带数量和强弱来看,POD同工酶各区带活力均随PEG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第2天酶带只有1条,而第4天酶带呈现9条;SOD和CAT同工酶表达量变化不显著,但酶带强弱有一定变化,S3酶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减弱;CAT同工酶谱带则一直保持2条带,无明显强弱变化。因此,外源NO在PEG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中抗氧化酶快速响应并在维护氧自由基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保护作用。
辛夏青魏小红韩厅岳凯赵颖
关键词:PEG胁迫紫花苜蓿抗氧化酶同工酶电泳
外源cGMP调控盐胁迫下黑麦草种子萌发机制被引量:14
2018年
c GMP(cyclic guanosine-3',5'-monophosphate)是一类环化核苷酸,能响应植物非生物胁迫的信号分子。以c GMP的膜透性类似物8-Br-cGMP为供体,研究c GMP对盐胁迫下黑麦草种子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计算萌发指标、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探讨c GMP对黑麦草种子萌发时耐盐机制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50 mmol/L)盐胁迫能促进黑麦草种子的萌发,随着盐浓度(100、150、200、250 mmol/L)的增加黑麦草种子的萌发率逐渐降低甚至抑制其萌发。而加入20μmol/L c GMP能缓解100 mmol/L Na Cl胁迫对黑麦草种子造成的伤害,使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7.4%、133.3%、52.1%、104.2%。此外,研究发现加入20μmol/Lc GMP能够促进100 mmol/L Na Cl盐胁迫下黑麦草萌发期根的生长,比单独100 mmol/L Na Cl盐胁迫处理下的黑麦草植株全长、根长、叶长分别提高了2.5、2.8倍和2.6倍,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47.9%、15.7%、94.3%、117.4%,而淀粉含量、MDA含量、电导率,O_2^-产生速率分别降低了40.9%、128.7%、88.6%、211.9%。说明20μmol/Lc GMP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同时减少MDA、O_2^-的产生,以此缓解盐胁迫对黑麦草种子的伤害、同时促进淀粉水解,从而加速种子萌发。
宿梅飞魏小红辛夏青岳凯赵颖韩厅马文静骆巧娟
关键词:CGMP盐胁迫黑麦草种子萌发生理指标
混合盐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4
2019年
针对西北地区藜麦栽培土壤限制问题,研究盐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及抗性相关酶特性的影响,探讨藜麦对盐碱土壤的适应机制,为藜麦在盐碱地的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将中性盐(NaCl、Na_2SO_4)和碱性盐(NaHCO_3、NaCO_3)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20种混合盐碱条件对藜麦种子进行胁迫,分析盐碱胁迫下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同工酶表达。结果表明:5种盐碱胁迫均引起藜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降低,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萌发受到显著抑制(P<0.05),对藜麦种子萌发影响较大。A,B处理组各浓度盐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光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均高于CK;C,D,E处理组SOD活性均低于CK,但GR活性在50mmol·L-1盐碱浓度时高于CK。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在盐碱浓度为50mmol·L-1时最高,随盐浓度增加POD活性比CK降低4倍,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随盐碱浓度的增加而下降。SDS-PAGE分析发现,盐碱胁迫可诱导SOD,POD,CAT,GR同工酶出现新的条带,但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酶带的表达量降低。上述结果说明,盐碱胁迫抑制藜麦种子萌发,其中Na_2SO_4和NaHCO_3对藜麦种子萌发抑制效应明显。本试验条件下,藜麦的耐盐碱阈值为50mmol·L-1,其中盐碱浓度是影响藜麦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盐组分值对藜麦种子萌发影响次之。
赵颖魏小红赫亚龙赵枭飞韩厅岳凯辛夏青宿梅飞马文静骆巧娟
关键词:盐碱胁迫萌发抗氧化酶同工酶
不同樱桃番茄果实营养特性比较及遗传倾向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以不同亲本和F1代樱桃番茄果实为材料,分别对感官品质、营养品质以及次生代谢物质总酚和类黄酮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主效成分进行遗传倾向的研究,探讨番茄果实营养特性及对杂种后代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F1代樱桃番茄中7261和7264的品质较优,其营养品质以及次级代谢物总酚和类黄酮的质量分数显著较高,且产量均在6kg/m2左右;(2)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质量分数、总酚以及类黄酮均具有超高的遗传力,均达到100%以上,对后代的遗传效果明显,而单果质量、番茄红素、可溶性糖以及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的遗传效果较不明显;(3)后代材料7261各指标的遗传力均显著较高,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以及总酚分别出现超高亲植株,但是在后续的研究选育中仍需进一步探索其营养价值及遗传效果.
骆巧娟马文静宿梅飞赵颖魏小红
关键词:樱桃番茄营养品质总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