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鹏飞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黄土高原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1篇灾害
  • 1篇水储量
  • 1篇农业干旱
  • 1篇气候事件
  • 1篇气候灾害
  • 1篇驱动力
  • 1篇热带
  • 1篇热带测雨卫星
  • 1篇撂荒
  • 1篇流域
  • 1篇陇东黄土
  • 1篇陇东黄土高原
  • 1篇牧民
  • 1篇环流
  • 1篇环流指数
  • 1篇黄土高原区
  • 1篇极端气候

机构

  • 7篇西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7篇胡鹏飞
  • 4篇朱国锋
  • 2篇李净
  • 2篇赵军
  • 2篇李佳芳
  • 2篇杨玲
  • 1篇张彦丽
  • 1篇秦大河
  • 1篇师银芳
  • 1篇任贾文
  • 1篇黄永生
  • 1篇马俊
  • 1篇曹永攀
  • 1篇梁峰
  • 1篇李倩
  • 1篇郑丽敏
  • 1篇王凯
  • 1篇王丹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4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热带测雨卫星数据在黑河流域的精度及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验证热带测雨卫星数据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3B43降水产品在黑河流域内的精度及可用性,了解全流域降水的空间分布,为西北干旱区流域开展水文和生态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黑河流域1998—2013年TRMM 3B43V7数据和11个气象站点数据,使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等主要指标评估其在流域内精度,揭示各指标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TRMM数据与实测数据有极强的统计相关性和趋势一致性,但存在不同程度高估现象,月平均高估2.84mm,季、年尺度高估值分别达到8.55和34.1mm;(2)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降低,平均误差在3尺度上上游值均远低于中下游,平均绝对误差在年尺度上游最低,下游次之,中游最高,而在季节尺度上中游相差不大,下游最小,月尺度从上游到下游平均绝对误差值逐渐递减。[结论]TRMM数据显示黑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呈西南部向中、北部递减的分布格局,且降水量具有上游>中游>下游的梯度分布,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9月。
赵军刘原峰朱国锋师银芳李佳芳杨玲黄永生胡鹏飞
关键词:黑河流域降水
近20年陇东黄土高原耕地撂荒及其驱动力研究——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为例被引量:8
2019年
为深入了解耕地撂荒的原因,保护耕地质量和数量,进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崆峒区耕地撂荒的时空分布和驱动力。结果表明:(1)1995—2015年崆峒区耕地撂荒面积增加5012.06 hm^2,其中前10年撂荒地面积增加了3221.13 hm^2,后10年撂荒地面积增加了1790.93 hm^2。(2)近20年以来,撂荒地主要集中在坡度为5°~20°的山区坡耕地。(3)影响崆峒区耕地撂荒的10个因子中,除家庭规模、耕地数量和耕地产量的回归系数较小外,其余因子都具有较大的回归系数。因此,在崆峒区社会经济因素是耕地撂荒的主要驱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等原因引起的耕地边际化是撂荒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劳动力析出是造成耕地撂荒的直接原因。
朱小文马能文胡鹏飞何盘星
关键词:耕地撂荒驱动力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陆地水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陆地水储量(TWS)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研究TWS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循环。本文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与气象资料恢复了2002—2016年我国陆地水储量的时空分布变化,运用M-K趋势分析判断陆地水储量与气候数据的趋势,并将具有显著趋势的地域划分为10个关键区域,其中:松花江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珠江流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及青藏高原中部TWS趋于增加(2.76—7.14 mm?a^(-1)),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河流域、天山山脉及雅鲁藏布江流域陆地水储量趋于减少(-1.47—-8.93 mm?a^(-1))。TWS与气候数据、气候环流指数的Spearman相关性的结果表明:TWS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是造成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在人口密集区域,人类活动对TWS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华北平原过度汲取地下水是造成TWS减少的重要原因。
何盘星胡鹏飞孟晓于马俊
关键词:气候变化
山区牧民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与适应——基于祁连山区少数民族乡的调查被引量:15
2015年
为明确山区牧民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与适应现状,对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天祝县祁连乡的418户牧民家庭进行入户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牧民对当地近20年气温升高感知度较高,对降水量变化的感知程度较低,对近期牧业影响较大的极端气候事件感知度较高。牧民针对感受到的不同的极端气候事件采取了有差别的应对措施。储备草料、修建圈舍和暖棚、处理牲畜和外出打工是主要的适应措施。牧业服务、贷款支持和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提高牧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朱国锋秦大河任贾文郑丽敏刘原峰梁峰杨玲李佳芳胡鹏飞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灾害
黄土高原区不同降水相态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4
2016年
以1960~2013年黄土高原区及周边58个气象站的地面逐日降水数据为基础,对黄土高原区不同降水相态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区雨、雪分界线在35°N附近,以北区域以降雪为主,以南且110°E以西的区域以降雨形态为主。该分界线附近是雨夹雪的多发区。黄土高原区降雨有明显的年际波动,而降雪的波动不是很明显,雨夹雪和雾(露、霜)这几种降水相态年际波动较小且趋势一致。液态降水、降雪呈减少趋势,雪、雨夹雪、雾(露、霜)呈增加趋势。雪、雨夹雪、雾(露、霜)均存在显著的准30 a的振荡周期,此外,这4种降水相态还存在15 a、10~12 a、5 a中小尺度的周期。
刘原峰朱国锋赵军李倩胡鹏飞王凯潘汉雄
关键词:黄土高原
基于MODIS和TRMM数据的黄土高原农业干旱监测被引量:13
2019年
农业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基于站点观测数据的干旱指数不能准确监测区域尺度的农业干旱特征。因此,利用2003—2015年MODIS地表温度(LST)、植被指数(NDVI)和TRMM降水(3B43)数据以及196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及周边92个气象站点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数据,构建了综合遥感干旱监测模型规模干旱条件指数(Scale Drought Condition Index,SDCI),对黄土高原地区农用地生长季(4~10月)旱情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农用地生长季多年平均干旱状态为中度干旱,干旱程度在空间上表现为西北部较严重,东南部较轻。2003—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旱情年际变化总体呈波动减轻趋势,2003—2007年旱情越来越严重,2007—2014年旱情波动减轻,2014—2015年旱情有所加重。黄土高原地区旱情年内变化表现4~8月持续减轻,8~10月持续加重,干旱程度具体表现为4月、5月、6月和10月呈中度干旱,7月、8月和9月呈轻度干旱。研究表明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构建的具有适当权重的SDCI可以有效监测黄土高原地区作物生长季的干旱状况。
胡鹏飞李净王丹黄康刚
关键词:农业干旱黄土高原MODISTRMM
黄土高原水储量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9年
近年来黄土高原下垫面情况变化巨大,将多源数据应用于水储量变化研究可进一步揭示该区域水循环过程。利用GRACE数据研究了2003~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TWSC)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大气环流数据、TRMM(3B43)降水、GLDAS蒸散发和MODIS地表温度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TWSC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3~2015年黄土高原TWSC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下降速率约为-5.16±1.51 mm/a,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的下降趋势。②过去13 a黄土高原TWSC在空间上表现为自西向东减少,整体处于亏损状态,最小值可达-4.5 cm。③降水对黄土高原西南部、南部的TWSC有影响较大,地表温度对黄土高原东南部、东部的TWSC影响较大。④人类活动对山西和陕晋豫交界地带的TWSC影响较大。利用多源数据对比研究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该区域水储量变化的时空分布情况,对水循环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有较大帮助。
胡鹏飞李净张彦丽朱国锋何盘星曹永攀
关键词:黄土高原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