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宁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心电
  • 1篇心电检测
  • 1篇生理
  • 1篇工频干扰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陈世雄
  • 2篇李光林
  • 2篇姜言冰
  • 2篇纪宁
  • 1篇李鹏
  • 1篇王辉
  • 1篇杨子健

传媒

  • 2篇集成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屏蔽驱动的工频干扰抑制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采集心电、肌电和脑电等生理电信号时,总是存在工频干扰等环境噪声,且噪声的幅度通常远大于生理电信号本身的幅度,给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软件算法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这种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频干扰的影响,但同时会造成目标信号的衰减和畸变。针对此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独特的硬件屏蔽驱动技术,实现在模拟前端最大限度地抑制原始信号中的工频干扰噪声。实验结果表明,生理电极引入屏蔽层驱动后,心电和肌电采集过程中的工频干扰可以得到明显的抑制;通过对屏蔽层接入不同的驱动信号的比较发现,利用各电极自身的信号对输入端进行屏蔽的效果最好,对工频干扰的抑制幅度高达35 d B。文章提出的屏蔽驱动硬件电路设计技术,可广泛用于各种生理电信号的采集,实现在源头上抑制工频干扰的影响,从而在根本上提高生理电信号的信噪比。
姜言冰纪宁杨子健王辉陈世雄李光林
关键词:工频干扰
绝缘层参数对非接触电极心电检测性能的影响研究
2018年
心电图广泛用于人体心脏电活动特性研究和心脏相关疾病的诊断。常规的接触式湿电极普遍使用导电膏,容易造成受试者的负担感和不适感,且存在皮肤过敏的风险,也不利于心电信号的长期监测。针对这个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通过皮肤与电极感应层之间的容性耦合来获取心电信号的非接触电极,并搭建了基于ADS1299的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可实现无需导电膏、无需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心电测量。在此基础上,该文全面研究了介于非接触电极和皮肤之间的绝缘层材料及厚度对心电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接触电极可获取高质量的心电信号,且绝缘层参数对心电信号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棉布材料作为绝缘层时,心电信号质量最好;绝缘层厚度越小,心电信号质量越好。该研究结果可为非接触电极在移动健康监护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刘雪玉汪鑫姜言冰纪宁刘盛平李鹏陈世雄李光林
关键词:心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