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萌萌

作品数:18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食源
  • 5篇食源性
  • 4篇源性疾病
  • 4篇食品
  • 4篇食源性疾病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中毒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预防控制机构
  • 2篇中毒事件
  • 2篇食品安全
  • 2篇食物
  • 2篇食物中毒
  • 2篇诺如病毒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控制机构
  • 2篇疾病预防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

  • 15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国家食品安全...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作者

  • 15篇石萌萌
  • 11篇蒋玉艳
  • 8篇钟延旭
  • 6篇赵鹏
  • 5篇谢艺红
  • 3篇蒙浩洋
  • 2篇程恒怡
  • 2篇黄立嵘
  • 2篇姚雪婷
  • 1篇王三桃
  • 1篇周为文
  • 1篇黄琼
  • 1篇戴月
  • 1篇林玫
  • 1篇谭冬梅
  • 1篇陈莉莉
  • 1篇黄兆勇
  • 1篇史一
  • 1篇李晓鹏
  • 1篇李雪原

传媒

  • 8篇应用预防医学
  • 5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居民重金属镉膳食摄入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分析食品中镉的污染水平,对广西居民主要膳食中镉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对2013—2018年39类食品中的镉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参考镉的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法对广西居民主要膳食中镉的暴露进行评估。结果39类食品中镉的平均含量为0.086 mg/kg,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67.37%(17025/25271)和5.68%(1435/25271)。藻类食品中镉的平均含量最高,为0.769 mg/kg。大米是居民膳食中镉的主要来源,贡献率为52.57%。居民膳食中镉的月平均摄入量为30.62μg/kg BW,为PTMI的122.48%。结论广西居民膳食中镉的暴露水平较高,应引起重视。大米是南方地区的主粮且其对居民膳食中镉贡献率最高,应加强对大米镉污染从农田到餐桌全环节的研究,从源头控制污染。
蒋玉艳马宁蒙浩洋石萌萌赵鹏
关键词:风险评估食品污染物
广西食品加工从业人员食源性致病菌带菌率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了解广西餐饮业食品加工从业人员食源性致病菌带菌现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的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原理,在2015—2016年间从14个市不同类型餐饮单位中选择就餐人数较多的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从业人员,采集肛拭子,部分调查对象采集手表面拭子,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共调查食品加工从业人员3 351人,其中采集肛拭子3 351份,手表面拭子523份。食品加工从业人员食源性致病菌带菌率为10.3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4.33%,其次是致泻大肠埃希菌(3.07%)和沙门菌(1.73%)。不同类型餐饮单位食品加工从业人员食源性致病菌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中型餐馆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带菌率最高,为16.51%。不同卫生等级餐饮单位中,C级餐饮单位食品加工从业人员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高于A级和B级单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工种人员之间食源性致病菌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冷荤工的带菌率最高,为18.07%;其次是厨师(11.29%)。结论广西餐饮业食品加工从业人员食源性致病菌带菌状况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监测,加强针对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
蒋玉艳石萌萌钟延旭苏奕成姚雪婷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带菌率
广西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营养安全监测工作能力现状调查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掌握广西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营养安全监测工作能力现状,明确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为加强和建设食品营养安全工作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对广西28个贫困地区疾控机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28个贫困县的疾控机构191人食品安全与营养现场工作人员中71.19%为兼职人员;初级及以下职称143人,学历专科以下202人;其中153人无公共卫生或食品相关专业背景。17个疾控机构现场工作人员数为2~5人。食品检验人员共137人(理化检验人员占54.0%,微生物检验人员占46.0%);以初级职称为主(65人,58.0%);学历以专科及以下主(105人,80.2%),多数人员具有检验相关专业背景。28个贫困县级疾控机构均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仅4个疾控机构现有的检测人数能满足日常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需要。结论贫困地区疾控机构食品营养安全工作队伍薄弱,大部分为兼职人员,学历、职称偏低,实验室检测能力较差,应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疾控系统食品营养安全工作能力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
石萌萌谢艺红苏奕成蒙浩洋李晓鹏周为文
关键词:贫困地区食品营养
2015—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钩吻碱中毒事件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归纳2015—2017年广西钩吻碱导致暴发事件特点,为防控钩吻碱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广西监测、处理的钩吻碱中毒事件,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可疑暴露食品、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等。结果 2015—2017年累积暴露27人,发病21人,死亡10人,病死率47.6%,平均潜伏期30 min。病例分布中,男性占61.9%(13/21),50~60岁占47.6%(10/21),外地占71.4%(15/21),农民工占61.9%(13/21)。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视力模糊(均占100.0%,21/21)。暴露环节中,钩吻根茎、花粉和叶子均出现中毒,自泡米酒中毒病死率最高(77.8%,7/9)。结论广西钩吻碱中毒途径众多,外来人口(农民工)更容易误食含钩吻碱植物,应加强宣传提高防范意识。
钟延旭谢艺红蒋玉艳刘银品石萌萌杨文敏
关键词:钩吻断肠草中毒食物中毒
广西桂平市2016―2020年活产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桂平市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不良出生结局流行特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下一步促进新生儿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所有在桂平市人民医院出生活产新生儿数据,通过R 4.1.2统计软件,采用ggplot2、χ^(2)检验、趋势χ^(2)检验、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描述及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5958名新生儿纳入研究,平均出生体重为(3054±515)g,低出生体重率为10.38%,巨大儿率为2.07%,早产率为11.09%。女婴、农村地区、高危妊娠是低出生体重危险因素(OR=1.81,95%CI:1.61~2.04;OR=1.56,95%CI:1.27~1.90;OR=1.70,95%CI:1.44~2.00),冬天出生、二胎、三胎及以上、产检次数≥8次是低出生体重保护因素(OR=0.77,95%CI:0.65~0.92;OR=0.55,95%CI:0.48~0.62;OR=0.50,95%CI:0.42~0.59;OR=0.78,95%CI:0.67~0.91);冬天出生、母亲年龄为20~<35岁和≥35岁、二胎、三胎及以上、高危妊娠是巨大儿发生危险因素(OR=1.59,95%CI:1.21~2.08;OR=2.94,95%CI:1.29~6.71;OR=3.16,95%CI:1.35~7.38;OR=1.74,95%CI:1.37~2.22;OR=1.73,95%CI:1.31~2.29;OR=3.53,95%CI:2.66~4.96);农村地区、父亲为其他少数民族、高危妊娠、多胎儿是新生儿早产的危险因素(OR=1.18,95%CI:1.01~1.37;OR=1.53,95%CI:1.03~2.28;OR=10.20,95%CI:8.29~12.55;OR=7.05,95%CI:6.17~8.05),女婴、二胎、三胎及以上、产检次数≥8次是早产保护因素(OR=0.91,95%CI:0.83~0.99;OR=0.86,95%CI:0.77~0.95;OR=0.87,95%CI:0.77~0.98;OR=0.37,95%CI:0.33~0.42)。结论广西桂平市新生儿早产率具有下降趋势,但是低出生体重率及巨大儿率仍然平稳甚至上升,应加强影响因素因果关联的深入研究并及早干预,促进新生儿健康。
张相明赵鹏陈思成李开娟陈柳萍辛衍健冯柱梅石萌萌钟延旭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早产巨大儿影响因素
广西疾控机构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广西各市、县级疾控机构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情况,为推进广西疾控机构食品安全能力体系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填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西辖区内各级疾控机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人力资源、检验能力、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共计调查疾控机构104个,其中自治区、市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计量认证通过率为100.0%。从事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人员共计1 179人,以县级人员为主,占71.7%。从事食品安全检测的人员692人;以兼职为主,占64.0%;学历构成情况则以专科及以下为主,占64.7%。各级疾控机构人员均能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每人年平均培训2.2次。结论广西食品安全监测工作机构设置比较合理,但市、县级疾控机构缺乏食品检测专职人员,尤其是具有高学历的人才,制约了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应加强各级疾控机构食品安全监测人才队伍建设。
石萌萌谢艺红蒋玉艳赵鹏
关键词:食品安全
2016年广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通过对2016年广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掌握广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高危食品和危险因素,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时间、发生场所、致病因子、引发疾病的食品种类和发病地区等方面的分析。结果 2016年广西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7起,累计发病733人,死亡5人,罹患率为11.07%。发生地区以南宁市、梧州市、钦州市为主,占事件总数的50.7%(34/67);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时间段是5—10月,家庭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场所,占事件总数的44.8%(30/67);引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食品类别是有毒动、植物类,占事件总数的68.7%(46/67)。结论有毒动植物中毒是目前广西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应有针对性的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及疾控人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培训。
石萌萌蒋玉艳谢艺红钟延旭苏奕成赵鹏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
广西2015—2020年腹泻患者诺如病毒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2015—2020年广西诺如病毒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诺如病毒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广西11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2015—2020年监测数据,采用R4.0.3软件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包括流行曲线、卡方检验、趋势卡方检验等方法,诺如病毒相关因素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计算OR值及95%置信区间,统计检验水准为P<0.05。结果共检出1008例诺如病毒病例,阳性检出率12.75%(1008/7903),<5岁儿童(OR=1.43,95%CI:1.13~1.82)及>20~45岁(OR=1.45,95%CI:1.13~1.87)为高风险人群,病例以秋季(OR=1.29,95%CI:1.08~1.53)高发,夏季低发(OR=0.67,95%CI:0.55~0.80),旅游地区(桂林市)为高发地区(OR=1.41,95%CI:1.10~1.80)。水产品(OR=1.40,95%CI:1.03~1.91)、肉类和乳类制品(OR=1.31,95%CI:1.06~1.61)是诺如病毒感染风险食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可导致诺如病毒发生下降61%(OR=0.39,95%CI:0.31~0.49),诺如病毒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85.33,P<0.001)。此外,就诊时间延长可导致诺如病毒检出率下降19%~23%(OR_(24~48 h)=0.81,95%CI:0.70~0.95;OR_(>48 h)=0.77,95%CI:0.63~0.93)。结论广西诺如病毒流行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近6年腹泻患者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低龄儿童是高发人群,海产品的摄入增加诺如病毒发生风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大幅度降低诺如病毒发生概率。今后应加强对海产品等重点食品的监测,同时重点筛查早期就诊病例,提高诺如病毒监测水平,确保人群健康。
钟延旭黄兆勇蒋玉艳谭冬梅石萌萌潘玉立黄立嵘姚雪婷
关键词:诺如病毒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2015-2020年广西毒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广西毒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点,为毒蘑菇中毒的风险预警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15—2020年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报告的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5—2020年,广西共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189起,发病人数789人,死亡10人,病死率为1.27%。事件数最多的是2020年,占事件总数的38.10%(72/189);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5~9月,高发地区为桂林市、百色市、梧州市和钦州市;家庭为主要的发生场所,占总事件数的93.65%(177/189),其中农村地区占88.14%(156/177);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误食误用。结论广西毒蘑菇中毒防控应根据高发季节、高危场所和人群有针对性行预防,加强对农村地区家庭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石萌萌潘玉立蒋玉艳
关键词:毒蘑菇流行病学
广西学校食堂餐具消毒状况调查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广西学校食堂餐具消毒现况,为指导学校餐具消毒及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对广西14个市220所学校的食堂消毒餐具随机抽样,采用《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1994)进行大肠菌群检测和结果判定。结果 220所学校共抽检消毒餐具样本380份,其中大肠菌群检测合格356份,合格率为93.68%,春、秋季合格率分别为92.11%、95.26%;初等、中等、高等院校的餐具合格率分别为90.32%、93.91%和98.18%;集体消毒餐具和自消餐具合格率分别为87.27%、96.30%;大件、小件餐具合格率分别为94.39%和90.91%。结论广西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情况整体良好,不同类型学校、消毒方式餐饮具合格率不同,下一步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卫生监管及卫生知识宣贯力度,进一步提高学校餐饮具的消毒质量,预防食源性疾病,保障学校师生的饮食安全。
苏奕成刘银品蒙浩洋石萌萌程恒怡
关键词:食堂餐饮具消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