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林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芯片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介入
  • 1篇心血管介入治...
  • 1篇血管化
  • 1篇血管介入治疗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储备
  • 1篇血流储备分数
  • 1篇血液
  • 1篇硬件
  • 1篇硬件实现
  • 1篇愈合
  • 1篇破骨
  • 1篇破骨细胞
  • 1篇器官
  • 1篇萎缩型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王晓林
  • 2篇张浩
  • 2篇陈晓
  • 1篇魏盟
  • 1篇刘景全
  • 1篇周玉洁
  • 1篇杨春生
  • 1篇陈翔
  • 1篇杨斌
  • 1篇刘金龙
  • 1篇陈晓
  • 1篇潘静薇
  • 1篇刘晗

传媒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双层含骨基质骨器官芯片的构建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构建双层含骨基质骨器官芯片并用于体外模拟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化,为抗骨质疏松药物开发提供新平台。方法使用WorkSoild软件制作双层双通道骨器官芯片设计图,利用光刻技术制备浇注母版。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原料,通过模具浇注制备芯片主体。以牛皮质骨片为间隔,分隔培养室4个通道进出口采用储液柱封闭。芯片验证实验分为成骨、破骨诱导组和成骨、破骨对照组,成骨、破骨诱导组将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别接种于芯片上,成骨诱导14 d,破骨诱导7 d。成骨、破骨对照组为不进行诱导的MC3T3-E1细胞和RAW264.7细胞。观察指标包括:(1)芯片外观及密封性:芯片制备完成后拍照观察外观并通过密封实验观察密封性能。(2)生物相容性:MC3T3-E1细胞和RAW264.7细胞接种于芯片培养3 d及培养1、3、5 d后,分别采用钙黄绿素乙酰氧基甲酯/碘化丙啶(AM/PI)染色和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实验观察细胞存活情况。(3)成骨分化情况:对成骨诱导组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细胞诱导情况。收集成骨诱导组和成骨对照组细胞RNA,qPCR检测成骨细胞标志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Ⅰ型胶原(COL1A1)表达情况,观察成骨细胞分化程度和成骨能力。(4)破骨分化情况:对破骨诱导组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化情况。提取破骨诱导组和破骨对照组细胞RNA进行破骨分化基因qPCR,检测破骨细胞标志基因TRAP、组织蛋白酶K(CTSK)和树突状细胞特异性跨膜蛋白(DC-STAMP)表达水平。结果双层含骨基质骨器官芯片大小为3 cm×3 cm,整体透光,芯片系统结构对接紧凑,无渗液。钙黄绿素AM/PI染色结果显示,MC3T3-E1细胞和RAW264.7细胞培养3 d后,呈红色荧光死细胞极少。CCK-8实验结果显示,MC3T3-E1细胞�
张浩张浩胡衍陈晓王晓林陈晓
关键词:骨重建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一种大数模幂的硬件实现设计
2005年
提出了一种实现大数模幂的硬件设计方法。其中的大数模乘部分基于基2的Montgomery改进算法,采用模乘心动阵列结构,提出了一种双边沿触发串行计算的新结构,节约了面积,同时可以达到较高的时钟频率。模幂部分基于M-ary算法,减少了所需模乘运算的次数。并比较了这种实现方法与常见的L-R二进制幂算法的实现方式速度上的改进。
王晓林周玉洁
关键词:模幂
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柔性MEMS电化学阻抗传感器
2017年
将电化学阻抗方法首次应用于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和血流量的测量,使得在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时能够同时测量这2个参数。开发出了基于柔性MEMS技术的FFR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首先将这2个传感器制作在一张Parylene-C薄膜上,其中包含了测量电极和传感器引线等,器件的总厚度为8μm,具有良好的柔性,能够在极小的曲面(曲率半径0.2mm)上工作;然后将该器件安装在医用导管的表面得到阻抗导丝。对2个传感器的有效性分别进行了体外验证,流量传感器在0~250mL/min流量范围内的阻抗/流量响应具有较好的线性度,FFR传感器在FFR比值为0.6~1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唐龙军杨斌陈翔王晓林杨春生潘静薇魏盟刘景全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治疗
基于血管化机制构建萎缩型骨不连类器官芯片与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构建基于血管化机制的骨不连类器官芯片,并探讨无菌性骨不连发生机制。方法设计半开放微流控芯片,实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BMSC)、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fetal lung fibroblast 1,HFL1)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共培养,建立三维器官芯片体系。设置HFL1与HUVEC不同比例与BMSC共培养,分为对照组(HFL1∶HUVEC=1∶1)、纤维化组(HFL1∶HUVEC=3∶1)与血管化组(HFL1∶HUVEC=1∶3)。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茜素红(alizarin red)染色观察BMSC成骨分化情况,qPCR分析成骨标志基因SP7、RUNX2、ALPL、BGLAP及血管化相关基因KDR、VWF转录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标志蛋白RUNX2和ALP表达水平。结果BMSC、HFL1和HUVEC共培养体系中BMSC正常生长且出现明显生物矿化行为,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形成有序血管结构,证实体系构建成功。相较对照组,纤维化组BMSC成骨分化下降趋势不明显,矿化标志基因ALPL和BGLAP相对表达量为0.55±0.19、0.42±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化组基因KDR和VWF下调,相对表达量为0.49±0.17、0.49±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对照组,血管化组BMSC成骨分化基因SP7、RUNX2、ALPL和BGLAP上调,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91±0.52、3.83±1.87、3.22±1.29和5.21±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化基因KDR、VWF上调,相对表达为8.24±2.84、5.32±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RUNX2、ALP在血管化组中表达增加,纤维化组中表达减少。结论骨不连类器官芯片能够部分模拟骨不连局部微环境,纤维化可能导致骨形成能力和血管化水平显著下降,是无菌性骨不连发生的潜在重要原因。
胡衍张浩刘晗周晨阳刘金龙李啸群崔进周启荣王晓林陈晓陈晓苏佳灿
关键词:不愈合新生血管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