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思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泌阳凹陷页岩油赋存状态及可动性探讨被引量:14
- 2017年
- 泌阳凹陷页岩油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利用岩心观察、常规扫描电镜、薄片鉴定、荧光观察,结合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泌阳凹陷页岩油赋存状态及可动性,结果表明:泌阳凹陷页岩油具有微孔型与微缝型两种储集空间;赋存状态有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三种,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为主,含有少量溶解态页岩油;原油族组分分析及碳同位素分析均表明,泌阳凹陷页岩油无运移或运移距离极短,是自生自储式、源储一体的油气藏。泌阳凹陷页岩油可动性主要取决于泥页岩的特殊孔喉结构、裂缝发育与地层压力。
- 柯思
- 关键词:泌阳凹陷赋存状态运移特征可动性页岩油
- 阿根廷内乌肯盆地海相火山岩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被引量:3
- 2010年
- 介绍了阿根廷Cupen Mahuida海相火山岩气藏的基本地质概况。通过内乌肯盆地海相火山岩气藏勘探开发的成功实例,分析了Cupen Mahuida气田海相火山岩油气藏储层主要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运动等因素的控制。沉积环境决定了储层的分布与发育程度;成岩作用决定着储层的孔隙类型,次生溶蚀孔是储集油气的主要空间;构造作用是形成火山岩储层的基础,后期构造活动形成的裂缝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渗条件。
- 罗艳杨季春海柯思苟玲
- 关键词:海相火山岩气藏
- 春光油田晚白垩世地层研究进展
- 2017年
- 利用近两年春光油田采集的大量古生物资料,首次发现并识别了春光油田的上白垩统,研究认为春光油田晚白垩世地层整体以一套间歇性半氧化半还原的水上沉积为主,其岩性以灰色细砂岩夹红色和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其中,以东南部沉积较全,往北依次减薄,往西依次尖灭。结合准噶尔盆地的古气候及裂变径迹等相关资料的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晚白垩世末期整体以温暖的气候背景为主;受燕山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盆地西北缘及东缘持续隆升,水体很有可能自东部昌吉凹陷、南部四棵树凹陷迅速向研究区推进,导致区内沉积一定厚度的晚白垩世地层。
- 刘珊禄涂黎柯思王延鹏程志伟南科为
- 关键词:春光油田晚白垩世古生物气候背景沉积环境
- 八角场大安寨油气藏储层评价被引量:3
- 2012年
- 八角场油田大安寨段储层岩性主要是介壳灰岩和含泥质介壳灰岩;储集空间类型是微孔-微裂缝型,孔喉结构不利于油气的产出;成岩过程的显著特点是压实作用和胶结、充填作用强而晚期溶解作用弱,使储层孔隙发育差,而晚期构造应力在致密储层内形成微裂缝系统,成为大安寨介壳灰岩储层的重要储渗空间;裂缝以低斜缝、水平缝中的小于0.1mm的微缝和1~0.1mm的小缝为主,构造缝占主导,其次为成岩缝。综合分析认为裂缝是油井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
- 罗艳杨季春海贾志伟柯思翟京天
- 关键词:储层评价裂缝
- 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地质综合评价技术及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介绍了对泌阳凹陷陆相页岩地质综合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学分析、测井储层评价、录井储层评价、地震储层预测、资源评价、目标区优选评价、水平井优化设计及开发方案优化设计八项技术。明确了泌阳凹陷页岩储层的岩相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发育特征、测录井响应特征、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裂缝分布特征及页岩油资源规模等。利用目标区优选评价技术结合测录井及地震储层预测评价结果,优选评价了泌阳凹陷页岩油勘探有利目标区,通过钻井证实了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的良好勘探潜力。利用开发方案优化设计技术初步设计了已取得勘探突破的5号页岩层的开发井网,为页岩油的后期开发提供了保障。
- 贾艳雨柯思霍晗勇罗曦谭静娟韩风华
- 关键词:泌阳凹陷地质评价
- 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油藏特征浅析
- 2011年
- 泌阳凹陷毕店地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2005年以来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与解释攻关,基本具备了精细勘探的物质基础。毕店地区主体已发现的油气藏类型以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通过应用系统的研究思路,以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初步探讨毕店地区油藏分布特征与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朱颜张伊琳黄生娣郑融李恒权柯思
- 关键词:油藏特征
- 旬宜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特征与富集主控因素被引量:1
- 2021年
- 利用岩心、测录井、分析化验及试油试采等资料,从岩石学特征、储集性能、流体性质、砂岩分布特征等入手,分析工区内致密油地质特征与富集主控因素。认为工区内延长组长7油层组浊积砂岩发育,属致密储层,储集空间以小孔隙为主;原油性质好,为低密度、低黏度、低凝固点的轻质原油,具有低含硫、可流动性强等特点。同时,长7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Ro平均为0.78%,已进入成熟阶段,为致密油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长71和长72亚油层砂岩厚度大、分布广,是致密油富集的关键;断层的发育对致密油富集起破坏作用,良好的保存条件是该区致密油聚集成藏的必要条件。
- 侯娟黄帅博柯思张茹
- 关键词:地质特征主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