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烨

作品数:8 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3篇树脂
  • 3篇碳纤维
  • 3篇剪切强度
  • 2篇湿热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力学性能
  • 2篇环氧
  • 2篇环氧树脂
  • 2篇复合材料界面
  • 2篇层间剪切强度
  • 2篇力学性
  • 1篇单丝
  • 1篇导电
  • 1篇导电薄膜
  • 1篇电磁性能
  • 1篇电致发光
  • 1篇电致发光器件

机构

  • 8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沈阳飞机设计...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作者

  • 8篇李烨
  • 6篇肇研
  • 2篇郝月
  • 2篇隋晓东
  • 2篇刘刚
  • 2篇张金栋
  • 2篇韩潇
  • 1篇孙健明
  • 1篇孙沛
  • 1篇张玉忠
  • 1篇李阳
  • 1篇李静
  • 1篇段跃新
  • 1篇杨继萍
  • 1篇张桐
  • 1篇张都耀
  • 1篇李珂
  • 1篇黎晨
  • 1篇李龙
  • 1篇张家莹

传媒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航空学报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国产T800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湿热性能被引量:12
2019年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图谱分析三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的物理形貌以及表面上浆剂的化学结构。针对三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CCF8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吸湿行为,研究经不同时间湿热和高温环境下处理后的层间剪切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湿热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状态。结果表明:三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表面物理形貌相同,而表面化学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三种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饱和”吸湿周期相同,约为54d,95%饱和吸湿周期也相同,约为30d;而饱和吸湿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3号纤维上浆剂中由于羟基含量最高,导致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吸湿率最高,在高温高湿作用下,层间剪切强度下降最为明显。
隋晓东熊舒朱亮李烨李娜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湿热层间剪切强度
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磁性能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水合肼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获得2种含氧量不同的还原石墨烯(rGO),与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溶液混合并通过湿法预浸工艺制备碳纤维(CF)预浸料,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rGO-CF/BMI复合材料单向板。研究了rGO的还原程度及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下制得的rGO2比在较低温度下制得的rGO1具有更高的还原程度,rGO2在树脂中的分散性相对较差。当rGO1与rGO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和0.05%时,rGO1-CF/BMI复合材料和rGO2-CF/BMI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分别达到最高,相对于CF/BMI复合材料均提高约14%,而弯曲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基本不变。rGO2-CF/BMI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优于rGO1-CF/BMI复合材料,当rGO2的质量分数为0.1%时,在12.4~18.0GHz的频率范围内,rGO2-CF/BMI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较CF/BMI复合材料最高提高约6倍,介电损耗最高提高约3倍。在该频率范围内,rGO1-CF/BMI和rGO2-CF/BMI复合材料均呈弱磁性,对入射电磁波的作用为高反射、低吸收。
张金栋刘刚郝月韩潇李烨肇研
关键词:石墨烯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磁性能
有机硅高温涂料耐热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以有机硅296和聚碳硅烷为基料,低熔点玻璃粉、BN、SiC、ZrO2和Al2O3为填料,制备了耐高温涂料。通过正交试验,考核了填料体系设计对涂层耐热性的影响规律,制备了耐温达700℃的有机硅高温涂层。结果表明,影响涂料耐热性和附着力的主要因素为低熔点玻璃粉和BN,其次为ZrO2和Al2O3。低熔点玻璃粉在高温下的"二次成膜"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涂层的耐热性、改善粉化现象,但过多的用量会造成涂层开裂和脱落。BN作为导热填料,与其他填料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涂料中,可以提高涂层的耐热温度到700℃。ZrO2和Al2O3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减少了涂层和基体的热失配,利于提高其耐热性。
李烨李静张家莹张玉忠张桐肇研
关键词:耐高温涂料BN正交试验
氧化石墨烯/炭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层间剪切性能(英文)被引量:18
2017年
利用预浸料技术热压工艺,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改性的炭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为获得更好的分散效果及加工性能,选用四氢呋喃作为溶剂来分散氧化石墨烯。结果显示:含有氧化石墨烯的混合胶液体系可稳定3 h左右,满足预浸料制备工艺要求;制得的复合材料单向层板层间剪切强度(ILSS)有较大提高,当氧化石墨烯含量为0.10%时,其达到96.14 MPa,与空白样板相比提高了约8.05%,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近5℃。断面形貌分析表明,上述显著提高可能是由于氧化石墨烯的加入使得环氧树脂增韧以及炭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得到较大的改善所致。
韩潇肇研孙健明李烨张金栋郝月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炭纤维环氧树脂层间剪切强度
应用于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导电衬底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制作是有机光电子领域内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国内外近五年内柔性OLED器件衬底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柔性透明导电衬底材料的种类和制备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黎晨杨继萍张都耀李烨
关键词:OLED柔性衬底透明导电薄膜
国产CCF300碳纤维及其NCF织物的性能被引量:11
2014年
为牵引和推动国产碳纤维及其织物在复合材料液体成型技术中的进一步应用,对国产CCF300碳纤维表面特性、CCF300 45°/-45°和CCF300 0°/90°两种非屈曲经编织物(NCF)的编织工艺性、铺覆变形性以及NCF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国产CCF300碳纤维表面物化活性较高;CCF300 0°/90°编织织物的编织工艺更稳定;NCF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与单向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相当的力学性能,同时兼具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铺覆性和成型性,具备成为复杂形状预成型体的可行性。
李阳肇研刘刚李书乡李龙李烨
关键词:表面特性变形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碳纤维表面状态对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研究上浆剂和湿热处理对复合材料微观界面性能的影响,通过单丝断裂实验测试去浆处理及湿热处理前后T300、T700SC、T800S碳纤维单丝/环氧树脂体系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结合扫描电镜测试手段分析了纤维表面物理特性对IFSS的影响.结果表明:去浆及湿热处理均会引起三种单丝复合材料体系IFSS降低,断点形貌由X状向鞘状发生变化,但不同的单丝复合体系IFSS降幅以及断点形貌变化程度不同;去浆后,T700SC/环氧树脂体系IFSS降幅达70.67%,T300/环氧树脂体系仅下降6.05%;湿热处理72 h后,T300/环氧树脂体系IFSS下降幅度最小;湿热作用下,去浆后的单丝/环氧树脂体系IFSS的下降更为显著.
李烨肇研孙沛段跃新
关键词:湿热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单丝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克服传统单丝断裂实验局限于透明及高应变树脂的缺点,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将声发射技术与传统单丝断裂实验相结合以评估单丝复合材料界面性能.通过声发射技术监测了单丝复合材料的断裂过程,采用参数分析、波形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对单丝复合材料拉伸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特征进行研究,并与显微镜观察法测得的纤维断裂模式和界面剪切强度相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声发射技术可以对单丝复合材料断裂过程中的断裂模式和界面性能进行高效评估,采用该方法分析得到的界面剪切强度与传统单丝断裂实验中的光弹花样观察分析结果一致。声发射技术可以拓展单丝断裂实验的研究对象,为单丝界面剪切强度的计算提供一种高效、通用的评价方法。
隋晓东吴凯文李烨李珂肇研
关键词:声发射复合材料聚类分析界面剪切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