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宇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聚维酮碘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毒性效应被引量:4
- 2015年
- 通过聚维酮碘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幼体的急性、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聚维酮碘对轮虫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对褶皱臂尾轮虫幼体的24 h LC50为2.25 mg/L,48 h LC50为1.99 mg/L,应用Turubell公式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47 mg/L;褶皱臂尾轮虫的平均存活时间、总生殖量、平均生殖次数和每次生殖个数均随聚维酮碘浓度的升高而减少,产前发育期则随浓度的升高而延长,其中0.5 mg/L高浓度组的这些种群增长参数与对照组及其他各浓度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禀增长率(rm)、净增值率(R0)和周限增长率(λ)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世代周期(T)则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0.5 mg/L高浓度组的rm、λ、T与对照组及其他各浓度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0.1 mg/L低浓度聚维酮碘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存活、产前发育时间影响不大,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其种群增长、繁殖有显著影响(P<0.05)。
- 刘青崔延超李双宇付泉洁揣洁
- 关键词:褶皱臂尾轮虫聚维酮碘毒性试验
- 聚维酮碘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毒性效应
- 本文作者通过聚维酮碘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急、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聚维酮碘对褶皱臂尾轮虫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对褶皱臂尾轮虫的24h LC50值为2.25mg/L,48h LC50值为1.99mg/L,...
- 刘青李双宇崔延超付泉洁揣洁
- 关键词:聚维酮碘褶皱臂尾轮虫毒性试验
- 文献传递
- 盐度对圆形盘肠溞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在25±1℃恒温条件下,研究了圆形盘肠溞在不同盐度下的急慢性试验。急性试验设置盐度梯度为1、2、3、4、5、6、7、8,结果得出:圆形盘肠溞的24h LC50为2.64。慢性设置盐度0.5、1.0、1.5、2.0、2.5...
- 李双宇揣洁崔延超刘青
- 关键词:盐度存活繁殖
- 文献传递
- 盐度和光照强度对赤潮异弯藻增长的效应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一次性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盐度和光照强度对赤潮异弯藻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赤潮异弯藻在3种光照和7个盐度梯度下均可生长。盐度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光照强度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影响亦显著(P〈0.05),盐度和光照强度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P〉0.05)。不论在哪种光照下,低盐度10、15组赤潮异弯藻虽然能生长,但生长速率和最大细胞数量值均较低,随着盐度的提高,藻的生长速率和最大细胞数量值增大,但盐度增至30以后,即30~40试验组的生长速率和最大细胞数量值之间的差异不明显。而不论在哪个盐度条件下,赤潮异弯藻在3种光照强度下,均以6000lx时的藻细胞密度值最高,生长情况最好。
- 刘青张默王仁锋李双宇刘冰莉任鸿宁
- 关键词:赤潮异弯藻盐度光照强度生长速率
- 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毒性效应
- 本试验通过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急性、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的24h LC50值为422.63ug/L,48h LC50值为302.86ug/L...
- 刘青孙智鑫高欣李双宇张颖高梦婵
- 关键词:原虫净褶皱臂尾轮虫毒性试验
- 文献传递
- 盐度对圆形盘肠溞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在(25±1)℃恒温条件下,研究了圆形盘肠溞Chydorus sphaerius在不同盐度下的急性和慢性试验。急性盐度试验设置盐度为1、2、3、4、5、6、7,观察不同时刻溞体的死亡情况,计算24h半致死浓度(24hLC50),慢性试验设置盐度为0.5、1.0、1.5、2.0、2.5,进行圆形盘肠溞的寿命、发育、繁殖和种群增长试验,每个试验的每个盐度组均设5个重复。结果表明:急性盐度试验中,圆形盘肠溞的24hLC50为2.64mg/L;慢性盐度试验中,低盐度0.5组圆形盘肠溞的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产前发育期随盐度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缩短,这显示了盐度对其繁殖的积极作用,但盐度为1.5及以上的试验组,圆形盘肠溞的内禀增长率、世代周期、净生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圆形盘肠溞对盐度变化较为敏感,其能否作为海产苗种的一种饵料,需要盐度驯化的进一步研究。
- 李双宇揣洁崔延超刘青
- 关键词:盐度存活繁殖
- 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毒性效应的研究
- 2017年
- 本试验通过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急性、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的24hLC50值为422.63ug/L,48hLC50值为302.86ug/L,应用Turubell公式得出其安全浓度为46.66ug/L。褶皱臂尾轮虫总生殖量随着原虫净浓度的升高而减少,存活天数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产前发育天数随浓度的升高而延长,平均生殖次数和每次生殖个数均随浓度升高而降低。总生殖量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存活天数除10ug/L组外,其它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内禀增长率rm、净生殖率R0和周限增长率λ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世代周期T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rm、λ和R0各试验组间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低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0ug/L以上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10ug/L低浓度的原虫净对褶皱臂尾轮虫存活天数、产前发育时间、平均生殖次数和每次生殖个数影响不大,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总生殖量、内禀增长率、净生殖率和周限增长率等种群增长参数已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
- 刘青孙智鑫高欣李双宇张颖高梦婵
- 关键词:原虫净褶皱臂尾轮虫毒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