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千千
-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火山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对取自松南气田营城组的流纹岩和凝灰岩开展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研究,得到了流纹岩不同亚相和凝灰岩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火山岩变形破坏的特征。火山岩的CT图像显示,随着流纹岩亚相的变化,岩石内的孔隙和微裂纹发育程度发生变化,上部亚相气孔较发育、中部亚相次之、下部亚相气孔发育较少。试验结果表明上部亚相、中部亚相和下部亚相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依次增大。凝灰岩在围压下的岩石力学特性遵循脆性岩石的普遍规律;但是由于非均质性、各向异性的影响,凝灰岩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围压的增大出现波动。流纹岩在单轴条件下表现为沿轴向的劈裂破坏;凝灰岩在围压下的微裂纹起裂方向与轴向存在夹角,最终形成与轴向存在一定夹角的宏观破坏面。火山岩在压缩破坏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变很小;而且岩石强度和弹性模量较高,这会造成水力压裂过程中的破裂压力梯度高,难以形成裂缝。
- 贾利春陈勉张伟朱千千金衍
- 关键词:火山岩岩石力学CT图像
- 结合CT技术的火山岩水力裂缝延伸实验被引量:21
- 2013年
- 为了准确获知火山岩水力压裂过程中裂缝的平面和空间扩展形态,采用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系统,对火山岩天然岩样进行了室内压裂模拟实验,在实验前后采用工业CT技术对岩样进行扫描,并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可视化处理。对岩样的CT图像进行分析发现:经过压裂的火山岩内部裂缝在延伸过程中会连通部分天然孔隙,但裂缝并未沿着天然孔隙发育密集的区域延伸;裂缝延伸方向整体上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趋于一致。对岩样的裂缝三维图和可视化图进行分析发现:火山岩压裂中的破裂压力梯度高,导致其难于形成裂缝。对岩样的造缝能力进行分析发现:井眼附近的岩石力学特性是影响岩石造缝能力的重要因素,火山岩往往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和抗压强度,造缝能力低。因此,火山岩现场压裂改造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降低破裂压力梯度。
- 贾利春陈勉孙良田孙志宇张伟朱千千孙振金衍
- 关键词:火山岩水力压裂CT图像
- 火山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对取自松南气田营城组的流纹岩和凝灰岩开展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研究,得到了流纹岩不同亚相和凝灰岩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火山岩变形破坏的特征。火山岩的CT图像显示,随着流纹岩亚相的变化,岩石内的孔隙和微裂纹...
- 贾利春陈勉张伟朱千千金衍
- 关键词:火山岩岩石力学CT图像
- 裂缝承压能力模型及其在裂缝地层堵漏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2年
- 由于井漏问题的复杂性,它一直是困扰国内外石油勘探、开发的重大工程技术难题。通过将现场测井得到的裂缝进行简化,并按照力学的基本原理对影响裂缝应力强度因子的因素进行分解,建立复合地层裂缝承压能力模型并结合裂缝宽度模型,得到裂缝承压能力同堵漏材料封堵位置、封堵颗粒直径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的裂缝承压模型进行计算发现,封堵位置对于裂缝承压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封堵位置离缝尖距离越大,裂缝承压能力越强;当封堵位置不变时,裂缝承压能力随井筒内流体压力的增加而线性减小,而封堵位置越靠近缝尖,裂缝承压能力减小的幅度越大。通过建立缝宽模型并结合以上分析,筛选出不同颗粒堵漏材料并进行室内复配试验,建立适合于塔里木油田吉迪克组地层的堵漏配方。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该复合地层裂缝承压能力模型在现场堵漏工作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杨沛陈勉金衍朱千千温航李宁杨成新文志明
- 关键词:岩石力学复合地层承压能力漏失应力强度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