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丽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鱼类
  • 2篇鱼类群落
  • 2篇太湖
  • 2篇群落
  • 2篇类群
  • 2篇环境因子
  • 1篇抑藻
  • 1篇鱼类群落结构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食性
  • 1篇水系
  • 1篇体长
  • 1篇群落结构
  • 1篇流区
  • 1篇麦穗鱼

机构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苏州市水产技...
  • 1篇江苏省太湖渔...

作者

  • 4篇徐东坡
  • 4篇景丽
  • 2篇陈永进
  • 1篇周彦锋
  • 1篇刘凯
  • 1篇徐雪英
  • 1篇葛优

传媒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淮河入海通道及其附近水系鱼类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1
2020年
为研究苏北鱼类群落组成及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于2018年对淮河入海通道及附近水域进行了全面调查,共设采样点30个(S1~S30),采用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和冗余分析(RDA)方法对渔获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采集鱼类53种9322尾,隶属于7目14科,以鲤形目Cypriniformes种类最多,其中,鲤科Cyprinidae占明显优势,其次是鲿科Bagridae、鰕虎鱼科Gobiidae;对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调查区域鱼类被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废黄河水域s23与灌河s25、s293个站位为一个类群,苏北灌溉总渠附近水域的s3、s4、s7、s10等9个站位为一个类群,射阳河及其支流水域的s13、s14、s16等18个站位为一个类群;调查站位中靠近废黄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Margalef丰富度指数(R)数值较大,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λ)在调查区域分布相对均匀;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鱼类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深度、浊度、pH、温度为影响调查区域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淮河入海通道及其附近水系鱼类均以鲤形目鲤科鱼类为主要组成种类。
徐田振徐东坡周彦锋景丽葛优张晏江赵立祥刘鹏飞
关键词:鱼类群落环境因子
太湖3个抑藻放流区鲢、鳙食性的时空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为查明鲢、鳙在抑藻区的摄食情况及抑藻效果,于2015年8—11月期间在太湖中3个抑藻放流区(乌龟山、月亮湾、竺山湖)采集鲢、鳙肠含物样品,运用镜检法定量分析其食性特征。结果表明,在鲢、鳙的肠含物中分别观察到119、89种浮游植物,11、16种浮游动物。其中蓝藻门占了浮游生物总数量的95%以上,相比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所占比重更大。在食性的时间变化方面,随着水温的降低,鲢、鳙的摄食强度和食物的多样性都逐渐下降;空间变化则与水域的生物量有关,乌龟山水域鲢、鳙的摄食强度和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前肠中微囊藻大多以具被膜的群体形式出现,后肠中则通常以分散的单个小细胞存在。试验得出太湖3个抑藻放流区鲢、鳙的食性时空特征,说明鲢、鳙肠道的消化可以破坏微囊藻的存在形式,放养鲢、鳙对于蓝藻的治理具有一定作用。
刘栋徐雪英沈振华蒋兆林景丽陈永进徐东坡
关键词:太湖食性
固城湖鱼类群落结构现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固城湖鱼类群落结构现状,于2017—2018年对长江下游陆封型湖泊固城湖进行4个季节的鱼类调查,并定量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29种,隶属于5目6科22属,其中,鲤形目鱼类占绝大多数,有25种,占鱼类物种数的86.21%,唯一优势种为似鱎Toxabramis swinhonis;鱼类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时空差异(P>0.05),且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RDA分析显示,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浊度(TUR)对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有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2017—2018年固城湖鱼类资源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衰退较为明显,物种数下降了64.63%,建议通过改善流域内水文连通、推广大水面生态渔业等措施来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
刘鹏飞景丽任泷匡箴詹政军胡长岁徐东坡
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环境因子生物多样性
太湖麦穗鱼生长、死亡和利用状况评估被引量:9
2016年
为研究太湖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的种群结构、生长特征、死亡特征和资源利用状况,于2014年1—12月使用虾笼网在太湖水域逐月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对采集的1207尾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麦穗鱼样本标准体长为27.03-107.36 mm,平均为(60.03±13.29)mm,体质量为0.4-21.2 g,平均为(4.51±3.16)g;其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相关,拟合关系式为W=2.1606×10^-5L2.9537(R2=0.9323,n=1207);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各参数为L∞=112.88 mm、K=0.46、t0=-0.51 a,体质量生长拐点为1.84a;应用变换体长渔获曲线法估算总死亡系数(Z)为1.87,利用Pauly经验公式估算自然死亡系数(M)为1.07,捕捞死亡系数(F)为0.80,开发率(E)为0.43。研究表明,太湖水域麦穗鱼面临的捕捞压力较轻,处于适度利用状态,这与太湖水域无针对性捕捞且设有禁渔期有关,同时开捕期内肉食性鱼类面临的捕捞压力也有利于小型鱼类种群增殖。
刘凯景丽陈永进徐东坡
关键词:太湖麦穗鱼体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