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取穴规律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相关中英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取穴、针法规律。方法:广泛收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Pub 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灸治疗SPAS临床随机对照文献,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整理,并进一步总结出治疗、取穴及针法规律。结果:共筛选出178个处方,共包含148个腧穴。并进一步总结出腧穴运用频次、腧穴-经络频次、特定穴频次、腧穴配伍关联规则、经络配伍关联规则。结论:针灸治疗SPAS的治则规律多以标本兼顾,注重"通"、"养"为主;取穴规律多以重取阳明、少阳两经腧穴,辅以膀胱经及脾经,具体腧穴当多以特定穴为主,尤其以五腧穴、原穴、下合穴为主,以调理脏腑为先;针法规律多以重取阳经腧穴,平衡跷脉。但需今后纳入高质量临床证据以完善数据挖掘结果。
- 张月张智龙王栩李鑫举
- 关键词:针灸腧穴数据挖掘
- 从肺论治结肠癌术后腹泻验案1则被引量:2
- 2018年
-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手术治疗常作为首选,而术后化疗作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其药物多为细胞毒类抗肿瘤药,其不良反应会引起腹泻等消化道症状[1],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溏甚则完谷不化。
- 张月施丽婕
- 关键词:结肠癌术后腹泻验案
-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饮食、运动疗法及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加用肾炎康复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尿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肯定。
- 张月王凡
-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糖尿病肾病
- 活血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活血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饮食、运动疗法及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用弥可保(0.5mg/次,3次/d)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活血降糖胶囊(3粒/次,3次/d)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张月王凡
- 关键词:活血降糖胶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鼻腔雾化吸入醒脑开窍中药配合吸氧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近年来.我们采用鼻腔雾化吸入醒脑开窍中药配合吸氧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王凡张月
-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中药复方醒脑开窍活血通络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现代文献取穴规律和临床观察的研究
-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现代文献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规律;通过观察项腹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方法: 在文献研究方面:广泛...
- 张月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痉挛针刺治疗取穴规律临床疗效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汇总瓜蒌皮注射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ADME数据库筛选其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与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中获取的冠心病的相关靶点交集获得核心靶点;其次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转换格式导入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和“相关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并分析关键靶点蛋白与活性成分;然后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将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来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准确性进行虚拟验证。[结果]研究获得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可能相关活性成分10个,核心靶点7个。瓜蒌皮注射液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抗体(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雌激素受体1(ESR1)、纤溶酶原(PLG)等核心靶点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白介素(IL)-17、叉头框蛋白O(FoxO)通路等信号通路以达到治疗冠心病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蛋白结合稳定,AKT1与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二醇、木犀草苷和槲皮苷等对接更为稳定。[结论]瓜蒌皮注射液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来干预冠心病,为进一步揭示瓜蒌皮注射液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曹小霞边子妍丁金国董莹张月李玉红姜苗苗常艳旭张鹏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瓜蒌皮注射液冠心病作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