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节性类天疱疮合并肝吸虫病1例
- 2023年
- 患者男,62岁,因全身泛发性红色结节伴瘙痒7年于2020年10月27日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2013年初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起皮疹伴瘙痒,当地按"湿疹"治疗稍有好转。2013年7月中旬被蜈蚣咬伤右下肢并出现皮肤红肿,在当地医院诊治后红肿消退。但之后不久再次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多发甲盖大小的水肿性红斑及黄豆大小红色结节,伴剧烈瘙痒,多次在外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结节性痒疹"。期间曾行"中医放血"治疗,病情仍持续发展,结节逐渐增多增大,瘙痒明显。既往体健,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起水疱病史。幼时务农,曾接触农田周围水源,有疫水接触史。
- 姚南郭子瑜廖洁月张桂英
- 关键词:疫水接触史水肿性红斑蜈蚣咬伤肝吸虫病
- 接种新冠疫苗后发生寻常型天疱疮1例:因果还是巧合?
- 2024年
- 患者男,52岁,因全身皮肤及口腔黏膜起水疱、大疱伴糜烂结痂1月余于2021年7月29日入住我院。患者诉2021年5月27日接种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无头痛、发热及注射部位不适等症状,接种后第4天,鼻尖部、舌部开始出现小水疱,当时未予重视,后头皮、躯干、四肢、腋下陆续出现多处松弛性水疱、大疱,水疱易破溃,形成糜烂面,伴瘙痒、疼痛。
- 郭子瑜姚南湛意刘昱武瑞芳谭怡忻廖洁月赵明张桂英
- 关键词:鼻尖部大疱VERO细胞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T细胞中CREM基因启动子区H3K4me3水平的研究
- 目的 cAMP应答元件调控子(CREM)的表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T细胞中是上调的,而CREM水平的增高可导致IL-2减少,最终促使SLE的发展。已知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的赖氨酸三甲基化(H3K4me3)是...
- 张庆龙海赵明廖洁月陆前进
- 天疱疮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近年来随着对天疱疮研究的深入,在桥粒芯蛋白抗体所致的免疫反应机制的基础上,又发现了新的发病机制,同时靶向治疗也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天疱疮的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药物的进展。
- 严汝帆廖洁月郭子瑜姚南周文玉罗帅寒天张桂英赵明
- 关键词:天疱疮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制剂发病机制
-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123例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双向性研究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123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度普利尤单抗的疗效及安全性。主要指标为治疗前、治疗4、8、12、16周的患者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峰值数字评定量表(NRS)、以患者为导向的湿疹测量评分(POEM)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治疗前后各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类型皮损及不同IgE水平患者疗效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基于稳健标准误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23例AD患者中,107例纳入疗效分析,85例(79.44%)完成了至少4周治疗,其中6例(7.06%)达EASI75,23例(27.06%)达EASI50,EASI、NRS、POEM、DLQI评分(10.41±6.72、4.12±1.74、8.60±4.29、7.81±4.38)均显著低于治疗前(18.08±10.69、7.21±2.01、16.88±5.74、12.95±5.95),均P<0.001。共47例(43.93%)完成了至少16周治疗,28例成人患者中23例(82.14%)、19例青少年及儿童中17例(89.47%)达EASI75及以上;治疗4、8、12、16周EASI、NRS、POEM、DLQ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第4、8、12、16周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前一相邻时间点(均P<0.05)。治疗4周时,伴结节性痒疹的AD患者EASI评分改善率显著低于不伴者(U=151.00,P=0.006),而伴与不伴干皮症的AD患者间EASI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时,不同类型皮损患者间EASI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于稳健标准误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第16周时EASI改善程度与皮疹类型无关(β=3.20,P=0.075),和年龄(β=-0.22,P=0.030)、成年与否(β=9.54,P=0.049)、直系亲属家族史(β=7.46,P=0.017)具有相关性;NRS评分改善程度与皮疹类型(β=0.55,P=0.032)、年龄(β=-
- 黄馨陈筱昀李亚萍梁兴堃张桂英周英湛意罗帅寒天廖洁月肖嵘龙海
- 关键词:药物毒性
- 我国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研究进展
- 2018年
-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免疫失衡从而引起皮肤损伤的一类皮肤疾病。由于免疫系统复杂,绝大多数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病因不明,疾病进程复杂,治疗困难。近年来,我国皮肤病学研究者不断创新,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方面取得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我国2017年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大疱性皮肤病和银屑病4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罗帅寒天张鹏廖洁月陆前进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系统性硬皮病大疱性皮肤病皮肤疾病皮肤损伤免疫失衡
- 2017年国内自身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免疫失衡而引起皮肤损伤的一类皮肤疾病。2017年,我国皮肤病学研究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大疱性皮肤病和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该文主要对这4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在2017年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罗帅寒天张鹏廖洁月陆前进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大疱性皮肤病银屑病
- 苯扎氯铵致颗粒状角化不全2例及文献回顾
- 2024年
- 报道2例由衣物消毒剂致颗粒状角化不全。2例患者在起病前均有使用含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消毒剂史。临床表现为皮肤褶皱部位的棕红色斑疹及色素沉着。组织病理检查均显示角化过度伴颗粒状角化不全,角层内可见嗜碱性颗粒。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口服抗组胺药物效果不佳。嘱患者停用消毒剂后约1个月皮损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皮损大部分消退。现报道2例颗粒状角化不全患者并进行文献回顾分析。
- 龙璇周文玉杨雪婷姚南郭子瑜张桂英杨苗廖洁月
- 关键词:苯扎氯铵
- 药物性狼疮被引量:5
- 2013年
- 药物性狼疮(drug-induced lupus erythemotosus,DILE)是一种药物引起的狼疮样综合征。自1945年首例报道磺胺嘧啶诱发DILE后,有关DILE的报道日益增多,目前有80多种药物与DILE相关。DILE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仍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但是,早期诊断、及时停用诱发DILE的药物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DILE在临床工作中极其重要。
- 廖洁月陆前进
- 关键词:药物性狼疮病因
-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2021年
-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Acquisita,EBA)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血中存在抗VⅡ型胶原(COL7)的自身抗体,其临床表现多样,类似于遗传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IDEB)或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并可累及粘膜、指甲以及毛发,而且病程慢性,迁延不愈,目前诊断及治疗均较棘手。
- 姚南廖洁月郭子瑜张桂英
- 关键词: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