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雅薇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水质
  • 2篇水质评价
  • 2篇功能群
  • 2篇保护区
  • 1篇灯泡
  • 1篇摇蚊
  • 1篇摇蚊幼虫
  • 1篇植物
  • 1篇纱网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流域
  • 1篇轮虫
  • 1篇轮虫群落
  • 1篇挠力河流域
  • 1篇环境因子
  • 1篇季节演替
  • 1篇河流域

机构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4篇孙雅薇
  • 2篇张译文
  • 1篇刘曼红
  • 1篇王镇江
  • 1篇马成学
  • 1篇陈菲
  • 1篇蔡艳
  • 1篇聂英男
  • 1篇耿飞飞
  • 1篇孙旭
  • 1篇汤颖

传媒

  • 2篇环境保护前沿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佳河保护区挠力河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演替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研究大佳河自然保护区挠力河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演替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别于2018年春季(5月)、夏季(7月)和秋季(10月)对挠力河流域设置的6个采样点进行浮游植物采样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40种,划分为21个功能群,分别为L0、K、Tc、H1、M、P、D、C、MP、N、X3、E、T、Y、W1、W2、LM、X1、X2、J、F,其中重要功能群有8个,分别为L0、W0、D、MP、T、Y、W1、X2。挠力河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变化呈现为D + Y → Tc + W1 → MP + Y的变化特征。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探究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挠力河浮游植物功能群受水环境因子影响较为显著,其中,pH、总磷(TP)、透明度(SD)、浊度(Tur)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李上柴一涵赵予熙柳迪于洪贤张译文孙雅薇潘海峰孙旭王晓辉
关键词: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演替环境因子
七星河湿地轮虫群落结构特征研究及水质评价被引量:2
2019年
为研究七星河湿地轮虫的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以及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春季(5月)、夏季(7月)和秋季(9月)对七星河湿地12个采样点的轮虫样品进行采集。研究结果表明:七星河湿地共有轮虫20属37种,夏季种类最多、秋季最少;轮虫平均丰度春季 <秋季 <夏季,平均生物量秋季 <夏季 <春季。共发现轮虫优势种5种,包括台杯鬼轮虫(Trichotria pocillum)、偏斜钩状狭甲轮虫(Colurella deflexa)、囊形单趾轮虫(Monostyla bulla)、月形腔轮虫(Monostyla lunaris)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thra trigla)。由七星河湿地轮虫丰度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冗余分析(RDA)结果可知,透明度、水温、营养盐是影响轮虫群落结构主要的水环境因子。使用修正的卡森指数法(TSIM)、轮虫污染指示种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对七星河湿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七星河湿地处于中污水平。
孙雅薇柴方营于洪贤马成学崔守斌
关键词:轮虫群落结构水质评价
高效摇蚊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摇蚊培养装置,传统的摇蚊幼虫的培养装置作为室内小规模培养也有一些不足,如所设计的采卵箱体积较大,不适于在实验室中进行摇蚊的培养,其设计中应用了较多的装置,如恒温器和较多的灯泡进行调节装置内的温度和湿...
刘曼红王镇江张译文汤颖常雄凯陈菲蔡艳孙雅薇耿飞飞聂英男
文献传递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功能群研究及水质评价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位于七星河流域中下游南岸,是三江平原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湿地之一。近年来,受村镇扩张,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农田化现象严重。本研究根据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共设置采样点10个,分别于2017...
孙雅薇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功能群水质评价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