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康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中MFG-E8和Gas6升高与血小板减少相关
- 目的:检测HFRS患者外周血中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蛋白(MFG-E8)和人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的表达水平、表达规律及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血小板减少机制。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
- 张春梅张宇丝马樱唐康张赟于海涛金伯泉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GAS6血小板凋亡
- 文献传递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中可溶性AXL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 研究背景:Tyro3、AXL和Mer组成酪氨酸激酶受体中一个亚家族,TAM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的存活、增殖与分化功能。可溶型AXL与肿瘤及炎症性疾病相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危害人类...
- 张春梅唐康张宇丝马樱金伯泉张赟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理
- 文献传递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中MFG-E8和Gas6升高与血小板减少相关
- 目的:检测HFRS患者外周血中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蛋白(MFG-E8)和人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的表达水平、表达规律及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血小板减少机制。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
- 张春梅张宇丝马樱唐康张赟于海涛金伯泉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GAS6血小板凋亡
- 联合T、B细胞表位设计多肽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7年
- 从Adam等发现针对口蹄疫病毒的多肽疫苗,到Lerner建立多肽疫苗合成的方法,再到联合T、B细胞表位多肽疫苗设计的出现,新型疫苗的研制快速发展。
- 李少华唐康张春梅金伯泉马樱
- 关键词:多肽疫苗细胞克隆新型疫苗白喉类毒素人工合成多肽细胞应答
- 汉滩病毒糖蛋白HLA-A*02限制性CTL表位的鉴定及其在HLA-A2.1/Kb转基因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 目的: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感染在人类可引起严重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疾病.已知病毒特异性T细胞应答在抗病毒免疫...
- 唐康程林峰张春梅张宇丝张赟庄然张芳琳马樱金伯泉
- 关键词:汉滩病毒表位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中可溶性AXL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 研究背景:Tyro3、AXL和Mer组成酪氨酸激酶受体中一个亚家族,TAM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的存活、增殖与分化功能。可溶型AXL与肿瘤及炎症性疾病相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危害人类...
- 张春梅唐康张宇丝马樱金伯泉张赟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理
- 汉滩病毒糖蛋白HLA-A*02限制性CTL表位的鉴定及其在HLA-A2.1/Kb转基因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 <正>目的 :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感染在人类可引起严重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疾病。已知病毒特异性T细胞应答在抗...
- 唐康程林峰张春梅张宇丝张赟庄然张芳琳马樱金伯泉
- 关键词:汉滩病毒表位
- 文献传递
- 脂联素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人脂联素(APN)是一种含有244个氨基酸的糖蛋白,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现已发现APN至少有4种受体:脂联素受体1、脂联素受体2、T-钙黏蛋白和钙网蛋白/CD91共受体。APN与受体结合可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影响糖类和脂肪代谢,具有抗炎和抗平滑肌增殖等作用。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心血管疾病,以大量的肺组织中小动脉压力增高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炎症在PAH病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能参与疾病的病理损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PN和PAH的发病关系密切,APN可能通过多方面机制减缓PAH的病程进展。本文重点围绕APN通过抗炎和抗血管平滑肌增殖的作用来减缓PAH发展的机制新进展做一综述。
- 马焱唐康张春梅张宇丝张赟金伯泉马樱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脂联素炎症平滑肌细胞
- 单核细胞亚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6年
- 单核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单个核吞噬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份。单核细胞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根据其表面分子CD14、CD16表达水平可分为经典型(CD14^(++)CD16-)、中间型(CD14^(++)CD16^+)和非经典型(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各单核细胞亚群具有相对独特的功能,在机体免疫应答和炎症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其中CD14^(++)CD16^-单核细胞吞噬能力最强,在血液系统固有免疫防御的第一线发挥重要作用。CD14^(++)CD16^+单核细胞可快速募集至炎症部位,参与炎症反应。CD14^+CD16^(++)单核细胞可沿血管壁爬行,展现"巡逻"功能。在脂多糖(LPS)、病毒等刺激下,3个单核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表达谱亦各具特点。此外,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异常与临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 唐康金伯泉
- 关键词:单核细胞细胞因子临床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