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磊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组学
  • 3篇
  • 2篇鼠肝
  • 2篇细胞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核磁
  • 2篇核磁共振
  • 2篇反应蛋白
  • 2篇大鼠肝
  • 1篇代谢产物
  • 1篇代谢组学研究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豆状核
  • 1篇豆状核变性
  • 1篇血管

机构

  • 7篇亳州市人民医...
  • 4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厦门大学
  • 2篇泰州市中医院
  • 1篇安徽中医药高...

作者

  • 7篇刘磊
  • 4篇蒋怀周
  • 3篇杨淼
  • 3篇尤晓涵
  • 2篇董继扬
  • 2篇沈斌
  • 2篇马龙
  • 1篇危阳洋
  • 1篇吴生兵
  • 1篇王键
  • 1篇蒋雨晨

传媒

  • 2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肝豆灵对铜负荷大鼠肝细胞Bax、Bcl-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测肝豆灵对铜负荷大鼠肝细胞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分析该方对铜负荷大鼠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铜负荷法制作大鼠模型,造模和药物干预结束后,以免疫组化技术测大鼠肝细胞Bax和Bcl-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细胞Bax和Bcl-2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肝豆灵组肝细胞Bax表达降低(P<0.05),Bcl-2表达升高(P<0.05)。结论:肝豆灵对铜负荷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ax,上调Bcl-2的表达有关。
蒋怀周吴生兵沈斌刘磊
关键词:肝细胞凋亡
基于NMR技术对Wilson病模型大鼠尿液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以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铜负荷模型大鼠及正常对照组大鼠的尿液进行研究,分析模型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继而从小分子层面探讨铜过量对机体的损伤机制,以更加清楚的认识本病。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0)g,随机被分为模型组(n=14)和健康对照组(n=14)。采用铜负荷法制作Wilson病大鼠模型,以NMR技术对大鼠尿液进行检测。采用MestRe-C 2.3软件及自编软件对谱图进行手动调相、基线校正和谱峰对齐。对样品进行分段积分,将积分数据归一化后构成数据矩阵,并利用PCA方法对数据矩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尿液醋酸盐(acetate)含量有显著升高,柠檬酸盐(citrate)、苯乙酰甘氨酸(PAG)、琥珀酸盐(succinate)、甲胺(methylamine)、肌氨酸+肌氨酸酐(creatine/creatinine)、丙酮酸盐(pyruvate)、二甲基甘氨酸(DMG)、丙氨酸(alanine)含量有所升高,胆碱(choline)、牛磺酸(taurine)含量有所降低。这些发生改变的代谢物可能是潜在的WD铜负荷小分子代谢标志物,可为进一步研究WD的铜过量代谢机制提供参考。
蒋怀周刘磊危阳洋董继扬蒋昭雨蒋雨晨
关键词:WILSON病代谢组学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技术比较肝豆灵片与青霉胺的排铜机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肝豆灵片(大黄、黄芩、黄连、半枝莲等)和青霉胺对大鼠的代谢物,以比较两者排铜机制异同。方法适应性饲养1周后,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肝豆灵组、青霉胺组。造模结束后,取各组大鼠血清样品分析其核磁共振谱峰。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乳酸、糖蛋白、肌酸、肌酐、谷氨酰胺、精氨酸的量升高,葡萄糖、甜菜碱、胆碱、磷酸胆碱、脂质的量降低;青霉胺组大鼠血清葡萄糖、甜菜碱、胆碱、胆碱磷酸、脂质的量升高,糖蛋白、乳酸、肌酸、肌酐、谷氨酰胺的量降低;肝豆灵组大鼠血清3-羟基丁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胆碱、胆碱磷酸、葡萄糖、脂质的量升高,谷氨酰胺、乳酸、肌酸、肌酐、精氨酸的量降低。结论青霉胺与肝豆灵均可明显调节铜负荷大鼠的葡萄糖、乳酸、肌酸、肌酐、胆碱、磷酸胆碱、谷氨酰胺和脂质向正常范围回归的趋势。而肝豆灵片还可调节鸟氨酸循环、支链氨基酸、3-羟基丁酸及氨的代谢。
蒋怀周王键董继扬刘磊
关键词:青霉胺代谢组学血清
藻酸双酯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藻酸双脂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加入生理盐水,最大剂量90 mg,总剂量的10%静脉推注,剩余剂量在60 min内持续静脉滴注,1次/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藻酸双酯钠,1~3 mg/k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滴速小于0.75 mg/(kg·h),1次/d,每天最大剂量150 mg。两组患者均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BI指数、血流学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9.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BI指数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藻酸双脂钠联合阿替普酶可显著降低血清炎性因子,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尤晓涵杨淼刘彦龙钱腊燕刘磊李强
关键词:脑梗死血液黏度C反应蛋白
长春西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男性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硬化疗效的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在老年男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尿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男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10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 = 52)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治疗,治疗12周后对病人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颈动脉相关指标、尿酸、bFGF、hs-CRP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最大软斑块长轴、平均斑块数目及最大斑块体积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尿酸、bFGF及hs-CP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男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能改善颈动脉IMT、最大软斑块长轴、斑块数目及体积,降低尿酸及bFGF、hs-CRP水平,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刘磊杨淼尤晓涵马龙刘彦龙钱腊燕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肝豆灵对铜负荷致肝损伤大鼠肝脏代谢产物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肝豆灵对铜负荷大鼠肝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将21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肝豆灵组,每组7只。正常组大鼠接受普通饲料喂养,其余两组大鼠均接受高铜饲料喂养以复制铜负荷模型,共计12周。从第7周开始,肝豆灵组以肝豆灵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直至模型复制结束。以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分析大鼠肝组织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中溶血磷脂酰胆碱、油酸酰胺含量降低,色氨酸、苯丙氨酸、硬脂酰胺、牛磺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含量升高。肝豆灵组溶血磷脂酰胆碱、油酸酰胺含量升高,色氨酸、苯丙氨酸、硬脂酰胺、牛磺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的含量降低。结论肝豆灵对铜负荷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胆汁酸代谢、氨基酸代谢、脂代谢途径有关。
刘磊蒋怀周沈斌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肝损伤代谢组学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4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均匀混合后给药,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40 mL用250 mL生理盐水充分稀释后给药,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颈内动脉与椎动脉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V_(max))、平均血流量(Q_m)、白介素(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au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V_(max)、Q_m显著增高,但NPI、ADL评分均显著减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V_(max)、Q_m显著高于对照组,NPI、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hs-CRP、MDA、tau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1β、hs-CRP、MDA、tau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增加脑血流灌注,减轻炎性及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尤晓涵杨淼刘彦龙钱腊燕刘磊明霞光马龙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奥拉西坦注射液血管性痴呆白介素-1Β超敏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