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病毒
  • 1篇血清型
  • 1篇鸭黄病毒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浓度
  • 1篇诊治
  • 1篇溶媒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研...
  • 1篇全基因
  • 1篇全基因序列
  • 1篇全基因组序列
  • 1篇犬细小病毒
  • 1篇犬细小病毒病
  • 1篇最小抑菌浓度
  • 1篇细小病毒
  • 1篇细小病毒病
  • 1篇耐药
  • 1篇耐药性
  • 1篇囊膜

机构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华农动物保健...

作者

  • 4篇刘湘红
  • 2篇蔡丝丝
  • 2篇王林川
  • 2篇陈芳艳
  • 2篇刘金
  • 2篇张靖鹏
  • 2篇张克山
  • 1篇陈瑞爱
  • 1篇韩晓萍
  • 1篇郭剑英
  • 1篇曹华斌
  • 1篇王小莺
  • 1篇况绍祥
  • 1篇刘平
  • 1篇谢永福
  • 1篇任柏华
  • 1篇丁珍
  • 1篇刘远超

传媒

  • 1篇中兽医学杂志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珠三角地区鸭疫里默菌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明确珠三角地区鸭疫里默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对从珠三角地区分离到的87株鸭疫里默菌进行生化试验、玻片凝集试验、药敏试验、致病性检测及16SrRNA基因测序,以比较相互间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同源性。结果表明,分离株的生化特性基本一致;血清型以2型为主,占65.5%,其次是1型,占14.9%,此外还有16株未定型,占18.4%;代表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头孢类药物(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唑林)非常敏感,而对常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普遍耐药;本试验检测的19株代表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高,16SrRNA基因与菌株的血清型和致病性无直接关系。
谢永福陈芳艳刘平况绍祥刘金任柏华张克山张靖鹏蔡丝丝刘湘红徐庆云王林川
关键词:血清型耐药性RRNA
凤尾草不同溶媒提取功能成分的抗菌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溶媒提取凤尾草功能成分的抗菌效果。[方法]将新鲜凤尾草干燥粉碎后,分别用水煎煮、乙醇热回流提取、丙酮热回流提取,再将提取液蒸发浓缩至一定浓度,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五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凤尾草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55.31、110.62、110.62、110.62、55.31mg生药∕ml;凤尾草乙醇提液对以上五种菌的MIC分别为43.40、86.81、86.81、86.81、86.81 mg生药∕mL;丙酮提取液对以上五种菌的MIC分别为29.48、58.96、58.96、29.48、29.48 mg生药∕ml。[结论]凤尾草丙酮热回流提取的功能成分在本试验中抗菌效果最好。
刘湘红刘远超韩晓萍王小莺
关键词:凤尾草溶媒最小抑菌浓度
一例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被引量:2
2010年
2009年4月,笔者接诊一只2月龄英国小古牧病例,在主人购回后3d发病,就诊前已发病超过1周,曾以普通出血性胃肠炎治疗,但病情未见改善。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遂用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对粪便中的病原进行检测,结果表现为强阳性,确诊此犬为犬细小病毒感染。经过采用输液、输血、灌肠、抗感染等综合性治疗,病情逐步得到改善,10d后痊愈。
郭剑英曹华斌刘湘红丁珍
关键词:细小病毒病诊治
珠三角地区鸭坦布苏病毒的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2010年以来分离于珠三角地区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 Tembusu virus,DTMUV)GDNS2010.1、GDNS2010.2、GDZQ2012、GDPY2013株的分子特征.【方法】参考GenBank收藏的DTMUVJS804株,共设计合成1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了4株病毒的全基因序列片段.【结果和结论】4株病毒全长约为10990bp,无Ploy(A)尾结构,仅含有1个大的ORF,共编码3426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5′UTR)各含有94hp.在3′非编码区(3′UTR),GDNS2010.1、GDNS2010.2毒株在103395~103411bp处缺失10个碱基.联合前期试验已测定的2株病毒序列(GDHZ2012.1、GDHZ2012.2),用DNAstar和MEGA6.0序列分析软件将6株病毒同GenBank收藏的国内的其他坦布苏病毒株比对,发现核酸序列相似性在98%以上,与Ntaya病毒和Sitiawan病毒相似性较大,相似性都在73%左右;与西尼罗河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黄热病毒等相似性皆低于63%.6株病毒囊膜蛋白E核酸序列相似性为97.5%~99.9%,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97%以上,其中同一地区分离的毒株相似性最高,达99.9%;在囊膜蛋白E154位存在一潜在的糖基化位点Asn-Try-Ser,在E蛋白结构域Ⅱ第E289位,极性带正电荷的Lys变为极性带负电荷的Glu,推测这一位点可能为病毒的毒力位点.
张克山陈芳艳刘金蔡丝丝刘湘红张靖鹏陈瑞爱王林川
关键词:克隆测序全基因组序列鸭黄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