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红钦

作品数:6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结合面
  • 3篇接触刚度
  • 2篇接触阻尼
  • 2篇法向接触刚度
  • 1篇弹塑性
  • 1篇振动
  • 1篇损耗
  • 1篇损耗因子
  • 1篇频响函数
  • 1篇阻尼
  • 1篇模态
  • 1篇模态分析
  • 1篇静摩擦
  • 1篇静摩擦因数
  • 1篇机械振动
  • 1篇仿真

机构

  • 6篇太原科技大学
  • 2篇郑州职业技术...
  • 1篇东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徐州徐工基础...

作者

  • 6篇张学良
  • 6篇兰国生
  • 6篇温淑花
  • 6篇丁红钦
  • 5篇张宗阳
  • 3篇王南山
  • 2篇卢青波
  • 1篇陈永会
  • 1篇王晓伟
  • 1篇刘志恒

传媒

  • 4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分形理论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改进模型被引量:24
2012年
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改进模型,表示出结合面静摩擦因数与无量纲法向总载荷之间非线性隐函数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静摩擦因数f随着法向总载荷P*和材料特性参数φ的增加而增加,随分形特征尺度参数G*的增加而减小,静摩擦因数f与法向总载荷P*呈微凸弧非线性关系;分形维数D在1.1~1.4范围内,静摩擦因数f随着D的增加而增加,在1.5~1.9范围内,静摩擦因数f随着D的增加而减小;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进行结合面静摩擦因数的预测。
兰国生张学良丁红钦温淑花张宗阳卢青波
关键词:结合面静摩擦因数
固定结合面刚度分形模型被引量:23
2013年
基于粗糙表面统计学参数与表面轮廓分形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结合面等效粗糙表面轮廓分形参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的修正分形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有效性,将固定结合面等效为若干个法向和切向接触弹簧单元,其刚度通过相应的接触刚度模型进行计算,进而对文献[9]的结合面实验装置——哑铃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间接证明了接触刚度的正确有效性,并探讨了等效接触弹簧单元的刚度、数量对有限元建模精度的影响。此外,对文献[8]的实验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及谐响应分析,并对实验模型的实测、柔性连接仿真与刚性连接仿真频响曲线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证实了在仿真建模过程中考虑结合面接触刚度的必要性。
温淑花张宗阳张学良兰国生丁红钦王南山
关键词:结合面接触刚度模态分析频响函数
平面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分形模型及其仿真被引量:31
2011年
基于接触分形理论和结合面接触阻尼耗能机理,以及球体与平面接触时的阻尼耗能理论,建立了平面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的分形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直观揭示了平面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耗能与结合面法向载荷以及结合面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平面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的耗能随着结合面法向载荷的增大而减小;当结合面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小于等于1.2时,平面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耗能随结合面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当结合面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大于1.2时,平面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耗能随结合面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张学良温淑花兰国生丁红钦张宗阳王晓伟刘志恒
关键词:接触阻尼
基于分形理论的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与损耗因子模型被引量:23
2013年
基于结合面法向阻尼耗能机理及MB接触分形修正模型,提出了一种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模型及结合面间阻尼损耗因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在较小范围内,法向阻尼与法向总载荷呈微凹弧非线性关系,且随着法向总载荷和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形尺度参数的增大而增大;分形维数在较大范围内,法向阻尼与法向总载荷呈微凸弧非线性关系,且随着法向总载荷和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分形尺度参数的增大而减小。而结合面损耗因子与法向总载荷呈微凹弧非线性关系且随着法向总载荷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形尺度参数的增大而增大,分形维数在较大值范围内,结合面损耗因子随其增大而增大。
张学良丁红钦兰国生温淑花张宗阳王南山
关键词:结合面损耗因子
基于分形理论的结合面改进接触模型被引量:36
2011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结合面改进接触模型,并通过对所建模型的仿真,直观地揭示了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与结合面法向载荷、结合面分形维数D、结合面分形特征尺度参数G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法向接触刚度随着法向载荷增大而增大,随着G的增大而减小,随着D的变化规律比较复杂,同时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结合面法向接触载荷和法向接触刚度的分析与计算。
兰国生张学良丁红钦温淑花张宗阳卢青波
关键词: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
考虑弹塑性变形机制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建模被引量:44
2015年
基于接触分形理论及MB模型,综合考虑弹性接触变形、塑性接触变形和弹塑性接触变形的两个不同阶段,建立了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弹塑性接触变形机制对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具有重要影响,且考虑了弹塑性接触变形机制的法向接触刚度大于仅考虑弹性和塑性接触变形机制的法向接触刚度;无量纲法向接触刚度随着无量纲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且因分形维数取值不同而呈较强的非线性关系(分形维数D取1.1~1.4)或近似线性关系(分形维数D取1.4~1.9);无量纲法向接触刚度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分形维数D取1.1~1.6)及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分形维数D取1.6~1.9);无量纲法向接触刚度随着无量纲分形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塑性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实验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张学良陈永会温淑花兰国生丁红钦王南山张宗阳
关键词:机械振动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弹塑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