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彬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3年内颈内动脉变化的螺旋CT观察
- 2015年
- 目的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后3 a内颈内动脉变化及螺旋CT应用价值。方法 182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及放疗后3 a内行多层螺旋CT增强或CT血管造影检查,分析颈内动脉变化情况。结果 182例(包括放疗前管壁有粥样斑块者13例)患者中,放疗后颈内动脉无明显变化者167例(91.76%),管壁有变化者15例(8.24%)。放疗前管壁有粥样斑块者13例,放疗后出现粥样斑块增多者10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可用于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3 a内颈内动脉变化情况及原有颈内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 蔡勇潘恒李灏李冲云黎昌国梁焕陈杰彬蔡培坤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颈内动脉
- 低剂量头颈CTA及全脑CTP技术在颈动脉源性脑灌注异常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低剂量头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及全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技术在脑灌注评估中的应用。方法86例超声检查提示颈动脉狭窄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CTA和CTP检查,比较脑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及CTP参数异常脑功能区分布。结果狭窄组前循环供血动脉CBF、CBV均小于对照组(P<0.01),MTT、TTP均大于对照组(P<0.01)。随着狭窄程度加重,全脑CBF、CBV、MTT、TTP异常区域占全脑容量的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结论低剂量头颈CTA及全脑CTP技术在颈动脉源性脑灌注异常的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 蔡培坤陈杰彬蔡勇梁焕梁晖辉李冲云陈晓波陈潇豫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 猪肺体外模型预测气道异物CT值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建立猪肺体外模型,了解异物进入肺内后CT值变化及常见异物CT值。方法将干花生、瓜子置于新鲜猪肺气管中,采用CT平扫获得CT值;将体外模型CT值与临床病例CT值进行比较,评估该模型在异物性质诊断中价值。结果干花生、瓜子在肺内CT值均比肺外CT值大(P<0.01)。20颗花生CT值与8颗临床病例花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花生放入肺内72 h内,其CT值先升高(24 h)后降低(72 h);而瓜子CT值在72 h内无明显改变(P>0.05)。生花生、干花生、熟花生、圆珠笔嘴在模型中CT值分别为19~43、-9~65、5~19、-356~-331 HU。结论成功构建猪肺体外模型,获得常见异物CT值。
- 梁晖辉黄素梅何月梅陈杰彬黄文东张敏红董琴李勰张国千陆莹莹林越国李冲云蔡勇
- 关键词:气管异物计算机断层扫描猪肺体外模型
- 640层MDCT一站式血管成像在急性胸痛三联征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在急性胸痛三联征病因诊断中应用640层MDCT一站式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将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给予传统CTA检查、DSA造影检查及640层MDCT一站式血管成像检查,之后以640层MDCT一站式成像的CT影像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一站式成像检查的优点,评价640层MDCT三联检查对进行急性胸痛病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检出率方面,640层MDCT一站式血管成像为98.33%,传统CTA为58.33%,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DSA造影96.67%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CTA检出率(P<0.05);在检出率方面,640层MDCT一站式血管成像与DSA造影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三联征病因诊断中应用640层MDCT一站式血管成像,可提升检出率,与DSA造影比较无明显差异,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 董琴陈杰彬梁晖辉蔡培坤李勰
- 关键词:胸痛三联征病因
- 161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正常者的左心室心肌强化程度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正常者的左心室心肌强化程度,为应用CTA判断冠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心肌缺血(心肌强化程度减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行64排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冠脉正常者161例为观察对象,观察其室间隔中部、左心室前壁中部、底壁中部、心尖部4个感兴趣区(ROI)测量其平扫及增强时的心肌密度(CT值),分析其左心室心肌强化情况。结果 161例观察对象的各ROI强化值有一定差别,由高到底依次为左心室底壁、室间隔中部、左心室前壁、左心室尖部;各ROI左心室心肌强化值女性高于男性(均P<0.01)。结论64排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冠脉正常者的左心室心肌强化程度的初步参考范围为(55.15±9.65)^(67.28±8.36)Hu,可为进一步应用CTA判断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缺血情况提供参考。
- 蔡勇杨有优张敏红陈晓波蔡培坤陈杰彬梁焕梁晖辉李冲云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造影
- 小肠间质瘤MSCT表现与病理危险度相关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危险度的小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表现,与病理危险度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原发性小肠间质瘤的术前诊断率及危险度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发生部位、形态、大小、囊实性、生长方式、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特点,依据病理分级分为极低危/低危组和中危/高危2组,进行卡方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5例小肠间质瘤中,肿瘤位于十二指肠20例,空肠12例,回肠13例。肿瘤大小位于1.2~15.3 cm,其中,<5 cm为22例,介于5~10 cm为19例,≥10 cm为4例。实性18例,囊实性27例,其中8例见积气。病变向腔内生长6例,腔内外生长14例,腔外生长25例。极低危险度4例,低危险度13例,中危险度3例,高危险度25例。小肠间质瘤增强扫描动脉期血管样强化,高危险组到达峰值时间长,且峰值要低于低危险组。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囊实性、增强静脉期及延迟期在极低/低危组和中危/高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囊实性、积气、MSCT增强及多层面重建有利于诊断小肠间质瘤,肿瘤大小、囊变、增强静脉期及延迟期能有效评估原发性小肠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低危组与高危组间质瘤在临床特征与CT强化表现上存在差异,可为临床术前提供分级参考。
- 蔡培坤陈杰彬董琴梁焕梁晖辉黄其文侯舒倩
- 关键词:小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
- 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冠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CT冠脉成像技术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本组冠心病49例,非冠心病31例,CT冠脉成像诊断正常节段共650个,冠脉狭窄节段115个,其中Ⅰ级狭窄节段31个,Ⅱ级狭窄节段46个,Ⅲ级狭窄节段38个,CT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符合率为91.11%(697/765);CT正确诊断冠心病45例,以CAG为诊断冠心病标准,CT诊断冠心病灵敏度91.84%,特异度93.55%,阳性预测值95.74%,阴性预测值87.88%,与CAG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0.789,P<0.05)。结论CT冠状动脉成像可用于诊断冠心病,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 董琴陈杰彬梁晖辉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 MSCTE技术联合口服甘露醇诊断小肠病变的应用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ulti-slice CT enterography,MSCTE)技术联合口服甘露醇诊断小肠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80例,均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经口服甘露醇后,进行MSCTE技术检查;B组行常规增强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两组检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肠腔、肠系膜、肠壁、肠系膜血管充盈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病理诊断出小肠病变34例,正常6例,A组小肠病变检出33例,正常7例,其中病理分别确诊31例、4例,准确率为87.50%(35/40),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66.67%(4/6)、91.18%(31/34);B组小肠病变检出26例,正常14例,其中病理分别确诊22例、2例,准确率为60.00%(24/40),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33.33%(2/6)、64.71%(22/34),A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扫、动脉期、门脉期的CT值与B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SCTE技术联合口服甘露醇诊断小肠病变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陈杰彬梁焕董琴蔡培坤
- 关键词:甘露醇小肠病变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