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庚
- 作品数:20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直流C3F7CN/CO2气体绝缘输电管道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及机理
- 陈庚
- 一种绝缘特性测试平台
- 本申请属于高压绝缘特性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绝缘特性测试平台。在进行多应力下绝缘材料的绝缘特性测试实验时,材料实际加热温度与温控设定值有较大偏差,影响到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绝缘特性测试平台温度控制系...
- 屠幼萍赵子轩刘硕佟宇晶陈庚王璁王伟吴致远
- 一种环保型绝缘气体筛选方法及提高直流输电管道绝缘性的方法
- 本申请属于电气绝缘介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型绝缘气体筛选方法及提高直流输电管道绝缘性的方法。现在关于筛选绝缘气体替代六氟化硫的绝缘气体方法,没有明确方向性,筛选效率低。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型绝缘气体筛选方法,所述方...
- 屠幼萍陈庚张颖艾昕成毅袁之康李传扬王璁
- 文献传递
- 一种直流输电管道
- 本申请属于电力技术设备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管道。现有的盆式绝缘子在直流电压下表面容易积聚电荷,而表面电荷积聚将导致局部电场畸变,使得绝缘子更容易发生沿面闪络。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管道,所述直流输电管...
- 屠幼萍陈庚马国明王璁周宏扬艾昕成毅李传扬袁之康秦司晨
- 文献传递
- 一种多应力作用下的薄膜材料击穿电压测试电极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应力作用下的薄膜材料击穿测试电极系统,包括聚酰亚胺薄片II,聚酰亚胺薄片II上依次铺设有退火铝箔地电极、退火铝箔高压电极、聚酰亚胺薄片I、橡胶垫及承压块。本发明解决了现在电极系统存在的由于气隙导致击穿使...
- 陈庚佟宇晶屠幼萍刘馨赵子轩刘硕王璁王伟
- 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关键问题及装备研发现状综述
- 2023年
- 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可解决特殊地理环境下输电走廊空间限制问题,为构建“双碳”目标下中国未来能源结构提供装备基础。文中回顾了中国在直流GIL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表面电荷及金属微粒动力学与抑制理论、导体表面形貌诱发的微电离理论等关键科学问题,以及绝缘件设计、微粒捕捉器设计等技术创新。此外,简要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直流GIL的装备研发及设备评价标方面的进展。文中内容为未来直流GIL的研发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 梁芳蔚张长虹吕金壮梁作栋庄伟建陈庚范贤浩李传扬何金良
- 关键词:表面电荷沿面闪络金属颗粒
- 直流GIS/GIL中电荷诱发的固气界面闪络研究综述:试验与模型被引量:1
- 2021年
- 直流GIL/GIS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诱发的沿面闪络问题是制约其工程应用的关键,而电荷诱发闪络的物理机制尚不明晰。本文对近20年直流电压下GIL/GIS绝缘子表面电荷对固–气界面闪络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以切向主导型与混合型电场分布对应的电荷积聚模式为分类标准,归纳了固–气界面闪络电压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金属微粒等设备缺陷所导致的电荷积聚对沿面闪络的影响;重点总结了表面电荷诱发沿面闪络现象的物理机制及理论模型;最后,对直流电压下固–气界面电荷积聚与沿面闪络关联机制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未来挑战进行了展望。
- 武绍琮陈庚王健邵昱铭屠幼萍
- 关键词:表面电荷沿面闪络直流输电GILGIS
- 一种直流输电管道
- 本申请属于电力技术设备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管道。现有的盆式绝缘子在直流电压下表面容易积聚电荷,而表面电荷积聚将导致局部电场畸变,使得绝缘子更容易发生沿面闪络。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管道,所述直流输电管...
- 屠幼萍陈庚马国明王璁周宏扬艾昕成毅李传扬袁之康秦司晨
- 文献传递
- 一种电导测量装置及方法
- 本申请属于电气绝缘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导测量装置及方法。现有的针对绝缘材料的电导测量装置,适用的温度范围比较小,并不能满足对不同使用环境的绝缘材料电导特性进行测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导测量装置,包括屏蔽箱,所述...
- 屠幼萍武洁樊林禛易承乾陈庚陈冰莹秦司晨
- 文献传递
- 温度梯度下电荷行为与直流沿面闪络的关联性被引量:6
- 2020年
- 现有的直流沿面闪络模型仍存在一些值得探索的不足之处,无法对一些直流沿闪现象进行完备的解释。为得出更完善的结论有必要对影响直流沿闪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针对温度这一关键因素,利用电-热多物理场仿真方法,研究了温度梯度下,固体绝缘内部电荷及表面电荷积聚的现象。结果表明:在直流电场作用下,高压电极处电荷的注入会使高压电极附近的表面电势上升,当高压电极温度升高后,具有高电势的区域将随着体内与表面电荷的注入,高压电极处较高的表面电势逐渐向地电极扩张,该效果可视为高压电极向地电极的延伸,减小了沿面有效绝缘距离,从而降低了固体绝缘的沿闪电压。这些结果验证了"近似失效绝缘区"的概念。文中验证的"近似失效绝缘区"的概念能够用于解释直流作用下不明诱因的沿面闪络现象,对于今后高压直流绝缘设备设计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何顺郑易谷林川杰孙兆臣陈庚屠幼萍何金良
- 关键词:温度梯度表面电荷电荷积聚G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