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单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三江平原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地利用变化
  • 3篇无人机
  • 2篇地形
  • 2篇转移矩阵
  • 1篇地形起伏度
  • 1篇地形因子
  • 1篇典型黑土
  • 1篇典型黑土区
  • 1篇东北典型黑土...
  • 1篇东北黑土
  • 1篇东北黑土区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影像
  • 1篇起伏度
  • 1篇均值
  • 1篇沟蚀
  • 1篇黑土
  • 1篇黑土区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张树文
  • 5篇陈单
  • 2篇常丽萍
  • 2篇杨久春
  • 1篇卜坤
  • 1篇王晴
  • 1篇李飞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2017第九...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无人机的2010年~201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研究主题之一,本文以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参照Google Earth影像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进行目视解译,通过无人机参与野外调查提取了三江平原2010...
陈单张树文王让虎蒲罗曼常丽萍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三江平原
文献传递
基于ASTER GDEM和均值变点分析的中国东北地形起伏度研究被引量:29
2016年
地形起伏度是指某一确定区域内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高差,是宏观尺度上比较适宜的地形分析指标,而确定最佳统计单元的大小是提取地形起伏度的关键。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ASTER GDEMv2为数据源,基于Python模块编程,利用窗口分析方法依次提取n×n(n=2,3,4,……,198,199,200)网格下的地形起伏度,然后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计算平均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大小,最后将东北地区的地形起伏度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Python模块编程可以实现提取地形起伏度的自动化运行;2)均值变点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得检测出平均地形起伏度与网格面积拟合曲线上由陡变缓的拐点,利用该方法得到基于ASTER GDEM提取中国东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面积为2.62km2;3)东北地区整体起伏不大,以小起伏和微起伏为主,山地多为中小起伏。
王让虎张树文蒲罗曼李飞王晴陈单杨久春常丽萍卜坤
关键词:地形起伏度ASTER
基于Pleiades影像的东北黑土区沟蚀分异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以Pleiade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获取东北典型黑土区2013年的侵蚀沟分布数据,并根据研究区范围内1∶10 000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提取坡度、坡向和坡形等地形因子,探讨了各地形因子影响下的侵蚀沟密度与强度规律,全面分析了东北典型黑土区沟蚀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侵蚀沟总体分布较均匀,但在东北部地区侵蚀沟分布较密集;沟壑密度与强度随坡度的增加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5°~10°范围内沟壑密度与强度达到最大;研究区中西南、南以及东南三个坡向上的沟壑密度与强度远大于其他坡向,东北和北坡沟壑密度与强度最低;研究区内凹形坡侵蚀沟发生的概率几乎是凸形坡的2倍,直线坡沟壑侵蚀发生的概率最低,且研究区沟蚀密度和强度均与地形具有相关关系.
陈单张树文王让虎蒲罗曼常丽萍杨久春
关键词:地形因子东北典型黑土区
基于无人机的2010年~201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研究主题之一,本文以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参照Google Earth影像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进行目视解译,通过无人机参与野外调查提取了三江平原2010...
陈单张树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三江平原
基于无人机的2010年~201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研究主题之一,本文以LandsatTM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参照Google Earth影像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进行目视解译,通过无人机参与野外调查提取了三江平原2010、...
陈单张树文王让虎蒲罗曼常丽萍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影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