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生东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射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影像资料,5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7例直接行增强CT扫描,3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7例肿块主要位于上颌窦,1例广泛累及双侧鼻腔鼻窦,1例位于鼻腔筛窦,2例位于蝶筛窦,1例位于鼻泪管区。周围结构侵犯包括眼眶9例、面颊部8例、齿槽骨6例、硬腭2例、颧骨2例、翼腭窝7例、颞下窝5例、鼻咽6例、斜坡1例、前颅窝1例。5例CT平扫时肿块呈等及略低密度,增强后8例肿块实质部分明显强化,4例呈中等强化,9例出现低密度未强化灶,其中2例呈囊肿样;7例上颌窦肿块均致窦腔扩大,各窦壁呈侵蚀性破坏或压迫性吸收。3例肿块在MRI T1WI上呈等及略低信号,T2WI上呈等、高混杂信号,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明显强化,肿块内均有明显未强化的低信号区,其中1例肿块内部呈囊样。结论: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以上颌窦最多见,肿块中央较显著液化坏死或囊变是其常见征象,CT及MRI相结合有助于确定肿瘤侵犯范围。
- 潘宇澄沙炎叶昕裴蔡生东
- 关键词:鼻肿瘤磁共振成像
- 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55例(共64眼)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其中左眼27例,右眼19例,双眼9例。49例行CT扫描,3例行CT和MRI扫描,3例行MRI扫描。结果:肿块常侵犯多处部位,26例有眼睑或结膜侵犯,20例有泪腺侵犯,8例有肌锥内侵犯,16例有肌锥外侵犯,14例同时有肌锥内、外侵犯。34例肿块呈弥漫型,11例呈结节团块型,10例呈弥漫和结节混合型。眶内肿块常沿眶隔结构塑形生长,可环绕球壁、眼外肌、视神经生长。38例行平扫,显示淋巴瘤均呈中等密度,36例密度较均匀,2例密度欠均匀,边界模糊或欠清。40例行增强扫描,34例强化均匀,6例强化欠均匀,其中1例有液化表现,仅3例有骨质改变。MRIT1WI和T2WI上肿瘤信号较均匀,增强扫描示肿块均匀强化,3例采用脂肪抑制技术,肿块信号显示更清晰,边界更清楚。结论: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脂肪抑制技术有助于了解肿瘤范围。
- 潘宇澄沙炎彭卫军蔡生东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眼部肿瘤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