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超

作品数:5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风电
  • 3篇发电
  • 2篇电机
  • 2篇电力
  • 2篇电力系统
  • 2篇双馈
  • 2篇双馈感应
  • 2篇双馈感应发电...
  • 2篇发电机
  • 2篇感应发电机
  • 1篇电网
  • 1篇调峰
  • 1篇调频
  • 1篇调频容量
  • 1篇再生能源
  • 1篇深度调峰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光伏
  • 1篇体系结构
  • 1篇能源

机构

  • 5篇教育部
  • 1篇国网河北省电...
  • 1篇国网河北省电...

作者

  • 5篇秦超
  • 3篇余贻鑫
  • 3篇曾沅
  • 2篇孙冰
  • 2篇刘艳丽
  • 1篇王成山

传媒

  • 2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电力建设
  • 1篇南方电网技术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面向深度调峰的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划模型被引量:32
2021年
现阶段中国电源结构仍以火电机组为主,以提高火电机组调节能力的方式来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仍是当前电网主要的选择。文中构建了一个基于区间优化的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模型。在经济性方面,针对火电机组在深度调峰阶段发电成本大幅上升引起单位发电成本大幅波动的现象,以全场景优化方法实现了多个场景的运行费用优化,并给出了综合经济性更优的方案。在潮流适应性方面,考虑到需要灵活性改造的电网中通常含有高渗透率的风电,模型中以全场景优化方法来处理高渗透率风电下的潮流不确定性,从而提供潮流适应性更优的方案。在模型的求解中,采用了多领头群优化算法和多属性决策方法,以确保所获取方案的综合经济性最优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杨寅平曾沅秦超王成山
分层分群电网体系结构被引量:11
2020年
未来电网的超复杂性,使得电网体系结构(grid architecture)的研究至关重要,它是整个电网最高级别的描述(最顶层的模型)。从三个角度评述"分层分群的电网体系结构"的理念:①互联系统平衡区(balance area,BA)范式的拓展;②层流结构(laminarstructure)的数学基础;③学习互联网(Internet)的智能。清晰地表明,基于"将系统分解为群集(clusters)的层次结构和全局协调"以及"每个集群(cluster)都保持自己的净功率平衡和局部自优化"的分层分群体系结构的电网(如具有智能外围的智能电网GRIP)像Internet一样智能,且有数学基础,特别适合未来电网的需要。这些研究可为电网现代化规划和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新视野和新方法。
余贻鑫刘艳丽秦超孙冰
关键词:互联系统集群
基于安全域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概率小扰动稳定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计算了注入空间上含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发现,在工程关心的范围内,含DFIG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边界仍可以用超平面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将安全域方法应用于含DFIG电力系统的概率小扰动稳定分析,代替传统方法中广泛采用的特征值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发电注入与负荷不确定性时,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概率小扰动稳定分析的计算负担。
秦超余贻鑫
关键词:双馈感应发电机小扰动稳定域
考虑风速差异的风电场调频备用协调控制策略被引量:1
2023年
由于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风电场内不同机组的减载备用能力不同。在预留减载备用时,风电场应考虑不同机组的减载备用能力差异。针对该问题,构建了双馈风机的可用调频容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风速差异的风电场调频备用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不同风速机组的可用调频容量差异协调风电场的调频资源,在满足备用容量的同时充分利用转子动能,通常仅需控制部分风机,简化系统复杂性。在DIgSILENT/PowerFactory中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使风电场内不同风速的机组协调配合,改善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缓解同步机调频压力。
张蕊李晓明高泽明孟令聪秦超曾沅张文旭
关键词:双馈感应发电机风电场协调控制功率分配
互联电力系统中高比例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的开发与消纳模式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发展高比例的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生态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是在负荷中心地区广泛地发展分布式的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称为"就地开发与消纳"模式),还是在远离负荷中心地区建设大规模的风电和光伏基地并将其电能"远距离外送"到负荷中心(可称为"大规模远距离输送"模式),会直接影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的顺利实现。基于最优化等数学方法的研究已经表明,在当前以燃煤火电为主要调节容量(现时如此)的情况下,只有采用就地开发与消纳模式电网才能实现集成高比例的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目标。为便于读者理解这一结论,首先简明地介绍了互联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做了对比分析;进而从互联电力系统的规范出发,就不同开发与消纳模式下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系统运行和可用调节容量3个方面做了定性分析和简明阐释;最后通过1个具体的仿真示例,展示了在就地开发与消纳模式的情况下,系统为集成高比例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所需采用的有效措施。
余贻鑫孙冰秦超刘艳丽曾沅
关键词:互联电力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