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佳颖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等离子体共振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患者
  • 1篇生物分子
  • 1篇纤溶
  • 1篇纤溶亢进
  • 1篇离子
  • 1篇聚体
  • 1篇抗体
  • 1篇抗原
  • 1篇继发性
  • 1篇继发性纤溶亢...
  • 1篇检测临床意义
  • 1篇二聚体
  • 1篇分子
  • 1篇D-二聚体
  • 1篇表面等离子体...

机构

  • 2篇太和医院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2篇宁勇
  • 2篇刘湘
  • 2篇王佳颖
  • 1篇张吉才
  • 1篇胡晓渤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D-二聚体阳性患者在临床科室的分布及其检测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阳性患者在临床各科室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 003例患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ICU科、心内科、呼吸内科、骨科、普外科、肝病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和肿瘤科患者总阳性率为44.1%。同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中的D-二聚体阳性者分别为86、34、26、24、18、12例。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可用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监控。
王佳颖胡晓渤刘湘张吉才宁勇
关键词:D-二聚体继发性纤溶亢进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抗原抗体相互作用中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是利用生物大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分子识别,并通过光激励-分子识别-光输出-电输出的途径,完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信息传递与检测。1902年,Wood发现光波通过光栅后,光频谱发生小区域损失("Wood异常");1971年Kretscnn提出Kreschmann结构,为SPR传感器奠定基础;1983年Liedberg等将SPR技术用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研究;1990年,Biacore公司成功研发出人类一台SPR生化分析仪器,使SPR传感技术的研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王佳颖宁勇刘湘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分子抗原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