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佳胤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一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缺陷
  • 2篇结核
  • 2篇艾滋病
  • 2篇病毒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免疫缺陷病...
  • 1篇人免疫缺陷病...
  • 1篇杀伤
  • 1篇杀伤细胞
  • 1篇缺陷病
  • 1篇缺陷综合征
  • 1篇自然杀伤
  • 1篇自然杀伤细胞
  • 1篇综合征
  • 1篇细胞
  • 1篇临床流行病学
  • 1篇临床流行病学...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5篇沈佳胤
  • 4篇卢洪洲
  • 1篇刘莉
  • 1篇张仁芳
  • 1篇程诗萌
  • 1篇沈银忠
  • 1篇齐唐凯
  • 1篇韩雪梅
  • 1篇孙建军
  • 1篇章树业
  • 1篇闫静静
  • 1篇彭金彪
  • 1篇梁佩佩
  • 1篇康斌

传媒

  • 2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结核359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诊断为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通过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运用SPSS 22.0软件,对其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359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男325例,女34例,30~44岁所占比例最大,42.6%患者出现发现延误;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体重下降较多见,咯血少见,多数研究对象两肺受累,病变范围≥3个肺野,空洞少见;T-SPOT阳性率偏低,50.7%患者首次检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69例患者痰结核菌药敏结果显示,43.5%出现耐药;已知抗病毒状态中的患者93.2%已经进行了抗病毒治疗;282例合并肺外结核,合并症及机会性感染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梅毒、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肺部感染、药物性肝损等为主;333例已知预后情况的患者中53例死亡,其中79.2%在6个月内死亡。结论 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年轻患者比例大,影像学表现不典型,T-SPOT阳性率偏低,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多数患者合并肺外结核,合并症和机会性感染较多,患者多在6个月内死亡。
梁佩佩沈银忠刘莉沈佳胤齐唐凯韩雪梅张仁芳卢洪洲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
美国2014年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指南主要更新内容解读被引量:4
2014年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于2014年5月发布了新版成人及青少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指南。与2013年2月发布的指南相比,新版指南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更新:改变了在初始抗病毒治疗后随访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频率的建议;在初始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方案"中增加了3种含有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的治疗方案;阐述了在艾滋病病毒活性被充分抑制的情况下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部分增加了一个表格,对常用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就可以使用何种替代药物给临床医师提供了指导意见。
沈佳胤卢洪洲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5年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是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并最终导致结核病(TB),包括潜伏结核感染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而MTb感染也是目前HIV感染者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包括那些正在接受抗HIV治疗的艾滋病(AIDS)患者。由于HIV感染的流行,使本已得到缓解的TB流行趋势面临严峻的形势。AIDS合并TB业已成为公共卫生系统的重大负担,尤其是那些HIV感染流行趋势比较严重的国家。因此,全球防控TB的政策措施必须相应地得到改变,世界各国也必须加大对TB防控方面的经费支持。该文将对目前国际上AIDS合并TB防治策略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沈佳胤卢洪洲
关键词:艾滋病合并结核
自然杀伤细胞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自然杀伤细胞是固有免疫体系中具有抗病毒效应的重要成分,可发挥免疫清除和调节作用。其表面具有的一系列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共同决定着NK细胞的免疫功能。在HIV感染中,NK细胞能够通过细胞毒作用裂解靶细胞和免疫调节作用抑制HIV复制。但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HIV患者之NK细胞亚群分布出现变化,低能/失能NK细胞频数增多,进而弱化了NK细胞对HIV的控制作用。予以抗病毒治疗后,感染者体内的NK细胞功能通常会有所恢复。
孙建军沈佳胤卢洪洲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免疫效应
IL-37变体免疫抑制能力差异的机制研究
闫静静程诗萌康斌张玉玲彭金彪袁美春褚文琦沈佳胤章树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