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祺

作品数:14 被引量:10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头痛
  • 4篇针灸
  • 4篇排针
  • 4篇偏头痛
  • 3篇针刺
  • 3篇针灸治疗
  • 3篇平刺
  • 3篇灸治
  • 2篇穴位
  • 2篇医疗机器人
  • 2篇源性
  • 2篇针刺疗
  • 2篇人工智能
  • 2篇紧张型
  • 2篇紧张型头痛
  • 2篇颈源性
  • 2篇颈源性头痛
  • 2篇机器人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机构

  • 1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电...

作者

  • 14篇林祺
  • 8篇范刚启
  • 6篇王悦
  • 6篇徐天成
  • 4篇卢梦叶
  • 2篇侯腾
  • 2篇张小强
  • 2篇王琳
  • 1篇孙建华
  • 1篇盛灿若
  • 1篇陶腊梅
  • 1篇王璇
  • 1篇盛艳
  • 1篇胡骏

传媒

  • 5篇中国针灸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智能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经穴相关性涌现计算被引量:4
2017年
形似"六度分离"的小世界网络广泛存在于真实世界。故基于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即以经穴为节点,将经穴间因主治相同产生的联系抽象为连边。使用现行教材中的经穴与主治数据,对经穴主治表述进行规范化预处理,按经穴间有相同主治则形成连边的构建原理形成经穴-主治的复杂网络。计算出该网络具备高聚类系数和低平均路径长度等特征,定量证明以经穴为节点、主治作为连边的网络呈现小世界效应,并首次提出"十四经特异性"的概念且给出定量分析数据。为定量研究经脉及经穴间联系提供新的手段,促进经穴相关性研究进入统计学层次,并为数字经络智能针灸机器人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徐天成李诗园徐先红卢梦叶林祺孙建华
关键词:小世界效应复杂网络针灸治疗经脉理论
盛灿若教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经验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介绍全国名老中医盛灿若教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盛灿若教授并学习其对突发性耳聋病机新识、针药并举、综合防治的经验,观其诊治患者,收集临证验案,归纳其临证特色。结果结合盛灿若教授诊治突发性耳聋的医案,分析其取穴组方,巧施针法,妙用对药,针药结合,未病先防,综合激荡的临证经验。结论盛灿若教授对突发性耳聋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治法,今初步总结以期更好地传承老专家临证经验。
闫慧新盛艳徐天成林祺周一舫胡骏盛灿若
关键词:针刺突发性耳聋
排针平刺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观察排针平刺晕听区、平衡区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的影响。方法:将66例BPPV手法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2例,脱落2例)。观察组采用排针平刺法针刺晕听区、平衡区,隔天针刺1次,3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不予任何针刺及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疗程后眩晕障碍量表(DHI)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除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DHI情感评分外,两组治疗后DHI各分项评分及总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组DHI功能、情感评分及总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论针刺干预与否,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均能在2周内缓解;排针平刺晕听区、平衡区可以改善头晕症状、缩短病程。
周文珠王悦罗妮莎杨春滟林祺陈宇航蒋亚楠李晶范刚启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颈源性头痛辨证分型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颈源性头痛为临床最常见头痛,低头族的大量增加,致该病呈高发态势。该文从中医病因、病位、病机、证型4个方面对颈源性头痛的中医证型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分析。认为该病中医病位在"颈""项",病因为正气亏虚基础上的颈椎异常姿势,且多有外受风寒、情志不畅、外伤、劳累等诱因。病机要点为气阳两虚或肝肾亏虚,寒凝血瘀,经气不畅。中医证型可分风寒证、风湿证、瘀血证、痰湿证、气血亏虚证、阳虚证、肝肾亏虚证、肝阳上亢证等,以气阳两虚或肝肾亏虚,寒凝血瘀多见。经证可分为督脉经证、太阳经证、阳明经证、少阳经证、厥阴经证,以督脉、太阳经、少阳经证多见。应用及研究存在较多问题,如病位、病因缺乏针对性,对基本证型、主要证型缺少系统研究,无规范的基本证型,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不一致,辨证分型与治疗不一致等,现有中医头痛不能体现本病特点。加强并规范颈源性头痛证型相关因素研究,制定基本证型,将是颈源性头痛中医研究的一个基本任务。
杨春滟周文珠王悦范香瀛罗妮莎林祺范刚启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病位病机辨证分型
排针平刺法治疗头痛被引量:16
2020年
介绍排针平刺法治疗头痛的手法及操作要点。排针平刺法治疗头痛以局部取穴为主,包括枕穴组、颞穴组、额穴组、顶穴组;针法为排针浅刺、平刺,针刺朝向病灶或头痛部位;留针时间长(6h)。临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颈源性头痛、紧张型头痛,操作规范,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
林祺周文珠王悦杨春滟罗妮莎范香瀛寇任重王琳侯腾范刚启
关键词:头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紧张型头痛
排针平刺法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排针平刺法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与单纯排针平刺法、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99例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3例。针刺组予排针平刺法治疗,穴取颔厌-悬厘、神庭-印堂、百会-前顶等,留针2 h,针刺1次;西药组予口服10 mg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1次;针药组采用排针平刺法(同针刺组)联合口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同西药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0.5、2、24h观察各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各组治疗后2、24h头痛缓解率、消失率。结果:各组治疗后不同时点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药组降低幅度大于针刺组、西药组(P<0.05)。针药组治疗后2、24 h头痛消失率及治疗后24 h头痛缓解率高于针刺组、西药组(P<0.05)。结论:排针平刺法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在快速镇痛、持续镇痛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排针平刺法和口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
寇任重杨峰林祺陶腊梅余晓璐侯腾王琳范刚启
关键词: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
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期动物实验研究的要素分析及思考
2021年
收集CNKI、PubMed数据库在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发表于正式期刊的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期动物实验研究文献,参考ARRIV指南及STRICTA标准对所有研究要素(动物模型、针刺干预、效应指标等)进行总结与分析。最终纳入的21篇文献中,多数研究设计关注到了模型、品种、性别、体质量等动物模型要素,以及选穴、针刺工具、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行针手法、针刺干预时机与疗程、留针时间、电针的参数(频率、强度、波形、时间)等针刺干预要素,并从生化机制、神经电生理机制、脑血流量调节等方面阐释镇痛效应机制。结合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期动物实验研究现有成果及不足,建议今后进一步建立研究要素设计规范、系统性设计研究要素、立足临床问题设计实验研究要素,从而保证研究质量,提升研究效率,促进实验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
罗妮莎周文珠王悦杨春滟林祺范香瀛寇任重范刚启
关键词:针刺疗法偏头痛急性期动物实验
智能针灸机器人研发进展及关键技术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究针灸机器人开发的主要技术难点。方法:检索目前国内外公开的专利及文献,并参照团队自身科研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穴位的自动定位及智能配穴等是智能针灸机器人研发的关键技术和难点。结论:智能针灸机器人的研发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缺乏规范化临床试验的数据支持,整合成熟技术的针灸机器人系统研究较为匮乏,而共融机器人理念在医疗机器人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人机交互理念对提高医疗机器人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张竞心卢东东林祺王雪军卢梦叶张小强杨晓媛顾继昱佘月凡徐天成
关键词: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针灸治疗
排针平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排针平刺治疗紧张型头痛(TT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TT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予排针平刺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乙哌立松,头痛发作时口服塞来昔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头痛持续时间及颅周压痛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头痛持续时间及颅周压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VAS、头痛持续时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颅周压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96.7%和60.0%)皆优于对照组(85.0%和46.0%)(P<0.05)。观察组中频发性TTH的愈显率(69.1%)优于慢性TTH(52.4%)(P<0.05);不伴颅周压痛的愈显率(65.4%)优于伴颅周压痛(5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年龄分层上愈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年(88.2%)的愈显率优于病程1~4年(60.3%)和≥4年(34.2%)(P<0.05)。结论排针平刺可显著缓解TTH患者的头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排针平刺治疗频发性TTH疗效优于慢性TTH;病程1年内疗效优于1年后。针刺疗效与是否伴有颅周压痛及性别、年龄无相关性。
王悦周文珠罗妮莎杨春滟林祺范刚启
关键词:紧张型头痛排针横刺透针视觉模拟量表
再论浮针疗法对针灸学发展的启示被引量:23
2020年
分析浮针现象,论证浮针疗法的传统针灸学属性、创新点及对传统针灸学的发展作用。笔者认为,浮针去经络化现象与汉代以前的经络内涵大致无异;去腧穴现象重现了穴位演变过程,浮针进针点与传统腧穴存在部分重叠;操作手法脱胎于传统针刺手法,同时借鉴了肌肉能量技术、筋膜学等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浮针针具及扫散手法为浮针疗法的最大创新点。浮针疗法具有鲜明的传统针灸学属性。
林祺罗妮莎杨春滟范香瀛王悦周文珠范刚启
关键词:浮针疗法现代针灸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