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纪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放射治疗追踪定位标记物及携带有标记物的植入穿刺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治疗追踪定位标记物,所述标记物可以是表面设有螺旋凹槽的圆柱体,所述标记物可以是环形倒刺结构,也可以表面设有双环形凹槽,所述标记物还可以是链条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了一种携带有标记物的植入穿刺针...
- 鞠忠建曲宝林王小深李建雄徐伟王金媛王运来李玉谷珊珊李纪伟张素静刘小亮解传滨戴相昆牛宝龙
- 文献传递
- 放射治疗追踪定位标记物及携带有标记物的植入穿刺针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治疗追踪定位标记物,所述标记物可以是表面设有螺旋凹槽的圆柱体,所述标记物可以是环形倒刺结构,也可以表面设有双环形凹槽,所述标记物还可以是链条式结构。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携带有标记物的植入穿刺针,外部套...
- 鞠忠建曲宝林王小深李建雄徐伟王金媛王运来李玉谷珊珊李纪伟张素静刘小亮解传滨戴相昆牛宝龙
- 文献传递
- 立体定向分次内治疗时间对治疗精确性的影响研究
- 鞠忠建解传滨牛宝龙李纪伟王金媛王小深葛瑞刚韩璐林宝珠
- 巨块型肝癌的分段计划设计与整体计划设计
- 2018年
- 目的为了减少肝损伤,更好的保护正常肝脏,评估对比巨块型肝癌整体计划设计和分段计划设计的效果,分析对比两种方案中的肝脏受量。方法选取巨块型肝癌患者8例,对所选病例分别按整体计划和分段计划进行设计。对分段设计的两个计划利用Mim软件进行图像融合剂量叠加,将融合后的计划与整体计划进行评估对比。利用Mim软件将分段计划的绝对剂量转换成生物学剂量,然后进行叠加,并与整体计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绝对剂量分析的结果:整体设计靶区平均覆盖率为90.27%、肝脏V21为526.96 ml,分段设计平均覆盖率为93.80%、肝脏V21为409.24 ml。通过生物等效剂量分析的结果:整体设计靶区平均覆盖率为90.27%、肝脏V21为526.96 ml,分段设计达到处方生物等效剂量的平均覆盖率为87.91%、肝脏V21生物等效剂量体积为362.47 ml。结论通过分析对比两种设计的绝对剂量、生物等效剂量,发现在保证靶区一定覆盖率、其他敏感器官安全的情况下,分段计划设计可以更好地保护肝脏。
- 李纪伟李玉王小深陈辉孙敬林
- 关键词:巨块型肝癌
- 射波刀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105例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射波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行射波刀治疗的10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经验及效果。靶点选择在三叉神经根入桥脑段前2.03~3.03mm处,平均2.77mm,神经治疗长度6.01~7.96mm,平均7.11mm,准直器选择5&7.5mm,处方剂量为60~64Gy,剂量归一80%,靶区覆盖率67.61%~100%。随访时间1~32个月。随访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及程度,麻木发生时间及程度,复发及复发时间?结果本组105例患者有效97例(92.4%),无效8例(7.6%);疼痛消失期0~210天,平均32.7天;面部麻木19例(18.1%);麻木发生时间1~12月,平均5.8月;复发1例,复发时间为6个月。神经治疗长度6~7mm组与7~8mm组对比,起效时间有明显差异(P=0.001<0.05),疼痛缓解程度无明细差异(P=0.754>0.05),麻木发时间无明显差异(P=0.267>0.05),麻木程度无明显差异(P=0.181>0.05)。结论射波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靶区治疗神经长度6~8mm,处方剂量60~64Gy是安全有效的,无严重并发症。靶点选择和精确定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黄立超曲宝林白敬民崔志强张治中李纪伟王瑶王金媛余新光凌至培潘隆盛
- 关键词:射波刀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射波刀准直器选择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计划影响的评估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准直器选择对射波刀(CK)治疗三叉神经痛(TN)计划剂量学的影响,以期为最优准直器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1例接受CK治疗的T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患病部位右侧14例,左侧7例。分别设计5 mm准直器、7.5 mm准直器以及5 mm和7.5 mm双准直器3组计划,并分别定义为C5组、C7.5组以及C5联合C7.5组。给予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64 Gy/1 F,正常组织限量参照美国物理师学会(AAPM)TG101报告。评估靶区处方剂量覆盖度、适形度及治疗效率等参数。结果:(1)靶区覆盖率C7.5组较差,C5组和C5联合C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811,P>0.05),但随着靶区体积的增大,C5组和7.5组的优势逐渐突出,且在靶区距离脑干最短距离的因素分析中体现出一定的优势;(2)靶区适形度C5组与C5联合C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604,P>0.05),且两组结果均优于C7.5组;(3)治疗效率C7.5组治疗时间最短,C5组治疗时间最长。结论:依照TN靶区的定义,在实施CK治疗时,5 mm联合7.5 mm双准直器计划既可以在保证正常组织剂量限制的前提下得到更为理想的靶区剂量分布,又可以保证计划实施的相对高效,可为CK治疗TN最佳准直器选择。
- 徐伟解传滨鞠忠建戴相昆李纪伟葛瑞刚王小深徐寿平曲宝林潘隆盛
- 关键词:射波刀准直器三叉神经痛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学
- 老年患者原发三叉神经痛的射波刀治疗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射波刀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行射波刀治疗的老年患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0例(老龄组),同期治疗低龄组40例,诊断依靠磁共振特征除外肿瘤及其他疾病。老龄组靶点选择在三叉神经根入桥脑段前2.05~3.03mm处,神经治疗长度6.01~7.95mm,准直器选择5&7.5mm,处方剂量为60~64Gy,剂量归一80%,靶区覆盖率75.08%~100%。随访时间1~3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缓解时间、麻木发生时间、麻木程度,复发及复发时间差异性。结果老龄组40例患者有效38例(95.0%),无效2例(5.0%);疼痛消失期0~210d,平均34d;面部麻木4例(10.0%);麻木发生时间1~12月,平均4个月;复发0例。低龄组40例有效36例(90.0%),无效4例(10%);疼痛消失期0~120d,平均36d;面部麻木11例(27.5%);麻木发生时间2~12个月,平均6.5个月;复发1例,复发时间为6个月。老龄组与低龄组比较,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程度、麻木发生时间、麻木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波刀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初始治疗首选。
- 黄立超曲宝林张治中李纪伟余新光潘隆盛
- 关键词:射波刀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