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禧亮
- 作品数:25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 “16·7”石家庄特大暴雨多源观测信息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利用风廓线雷达、地基GPS水汽、微波辐射计、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云图、闪电定位仪、地面加密自动站等多源观测资料,对“16·7”石家庄特大暴雨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GPS水汽总量和微波辐射计水汽总量的高值阶段对应强降水阶段,水汽总量与降水强度成正相关。降水开始前水汽总量明显上升,突升到高值时间比降水开始时间提前5 h,水汽总量突增对降水开始时间有提示作用。(2)低层偏东风的厚度和强度与强降水呈正相关,低层风向转西北风预示强降水结束。低空急流出现时间比降水开始时间提前5 h,低空急流消散时间比降水结束时间偏早3 h,超过20 m·s^(-1)的东风急流对强降水有一定指示作用。强降雨对应低空急流最低高度的下降和低层最大风速的增加,也就是对应低空急流指数和0~3 km垂直风切变的峰值区。(3)此过程以稳定性降水为主,仅在19日伴有弱闪电和雷暴出现。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表现为大范围层状云和积状云混合降水回波,回波质心低,列车效应明显,属于热带降水类型。云顶亮温最低值-55℃,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和回波顶高最大值分别为55 dBz、15 kg·m^(-2)和11 km,与降水量有明显相关;低层径向速度场对应明显的速度大值区或速度模糊。
- 李国翠钤伟妙钤伟妙
- 关键词:特大暴雨风廓线地基GPS
- 明代雹灾的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对我国明代的雹灾史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了明代雹灾数据库,并根据冰雹的大小和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利用统计等方法揭示明代雹灾的时间特征和频次规律;通过明代各省区行政区划图展示不同等级雹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明代共有1 970次雹灾发生,可分为3种不同的等级,其中2级雹灾最多;明代的雹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季节性特征,雹灾多集中于明代的中后期且多发于春、夏季节,秋季较少,冬季最少;在空间分布上,明代雹灾多集中于东部,西部少,中部不多,南北少,不同省区雹灾的季节分布也不同。这些研究结论可为雹灾的预测、预防提供历史背景。
- 颜停霞毕硕本魏军李禧亮
- 关键词:明代雹灾
- 张家口赛区冬季降水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解张家口赛区冬季降水特征以便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基于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EC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等垂直观测设备,观测和对比了2020年11月18~19日和2021年3月11~12日的两次雨转雪过程。结果表明,赛区降水类型分西南气流型、西北气流型和地形作用型,其中西南气流型降水次数占55.6%,而地形作用型仅占11%;2020年11月18~19日雨转雪过程表现为西南气流型、西北气流型和地形作用型,2021年3月11~12日雨转雪过程主要为西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降水期间相对湿度值在90%以上,西北气流型为82%左右,地形作用型低于80%;两次过程强降水时段均为冷暖空气交汇期,降水量分别为2.9、3.6 mm/h;两次降水过程表现为从高到低温度降至0℃以下,融化层仅存在于近地面;0.3 km为赛区雨转雪的界限,融化层高于0.3 km降水相态为雨,低于则转变为雨夹雪至雪;山顶、山中、山脚站三站雨雪转化的温度分别为0、1、1.7℃,且雨转雪的时间山顶站最快,山脚站最慢。
- 李禧亮李禧亮杨玥张晓瑞张曦丹
- 关键词:降水特征降水类型
- 江苏清代省干湿空间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和GIS组件ArcGIS Engine,开发了基于连续时间序列的空间数据挖掘系统,对江苏省清代时期的干湿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提取了干湿特征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聚类分析,计算涝旱权重比值,得知不同年代,涝旱权重比值不同;且两类中不仅同时存在较大值或者较小值的一致特征,也同时存在第一类较大值而第二类较小值,或者相反的特征。不同的涝旱权重比值反映干湿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这对于了解江苏省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和制定防灾减灾措施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钱育君毕硕本李禧亮
- 关键词:清代K-MEANS算法
- 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重大台风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文章从清代的地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中提取台风灾害信息并整理分类,根据台风及其次数的判断依据识别出清前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7次重大台风灾害,对这7次台风事件从台风过程、灾害分布与路径等方面进行了重建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清前期长三角地区的7次重大台风都发生于农历的六月、七月和八月,正值潮汛期,危害极大;台风过程持续时间短,一般在2~3 d左右。7次重大台风集中分布在浙江的杭州湾附近和长江下游流域两岸,主要在上海市的崇明、奉贤,浙江的余姚、嘉善等沿海地区登陆,然后沿岸向西北方向路径移动,与现代台风路径相比,接近于西北路径型或向北路径。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台风对区域社会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 颜停霞毕硕本魏军李禧亮
- 关键词:台风清代
- 2015年8月3日石家庄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 利用常规资料以及雷达、地面辐合线等非常规资料对2015年8月3日石家庄大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的影响系统是高空急流、高空冷涡、高空槽、副热带高压、低空切变线、低空急流、超低空急流,地面倒槽;地面为一致的...
- 卞韬刘伟房荣李禧亮
- 关键词:大暴雨过程高空急流高空冷涡高空槽低空切变线地面倒槽
- 近545年石家庄地区旱涝变化规律研究
- 1引言全球变化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其中历史旱涝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旱涝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占据的比例之大,因此研究其具有重要的意义。2资料依据'典型词典'将提取的旱涝信息进行等级划分。分为5级:1级涝;...
- 李禧亮
- 关键词:气候旱涝
- 文献传递
- 基于指数模型的郑州—洛阳地区史前聚落遗址空间分布被引量:21
- 2013年
- 为了探究郑州—洛阳地区史前人类聚落遗址空间分布规律,在GIS支持下,主要使用高程分析、坡度坡向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别获取4个史前文化时期聚落遗址分布与高程、坡度、坡向、离水距离4种环境因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造适宜性指数评价系统,建立聚落遗址指数模型,将模型结果与遗址具体分布情况进行比较,阐述遗址分布的特征和原因,并据此解读史前人地关系演变。研究结果表明:①史前人类遗址选址对上述4因子具有强烈的选择倾向:地势较低的地区更有利于人类生活、交通和农作物种植;坡度较小的平原地带受地表径流势能作用相对较小,有利于建造房屋和抵御自然灾害;阳坡(朝南)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挡风寒,也适宜植被和作物生长,有利于人类获得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而河流湖泊则可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水源。②在4个史前文化时期中,裴李岗时期的人类生存能力较弱,对环境依赖性较强,为谋求生存,必须尽可能占据环境最优区域;在仰韶前期和仰韶后期,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不仅能够选择条件较优的居住点,还开始扩展新的生存领域;龙山时期人类按自由意志活动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体现在遗址数量大幅增长,并开始出现社会分化现象,部分人群凭借某种特权得以优先占据条件最好的区域。
- 毕硕本计晗梁静涛乔文文李禧亮
- 气象条件下石家庄雾霾持续机理分析
- <正>1引言目前,空气质量优劣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给现代化建设带来一定阻碍。因此研究雾霾天气的成因、准确预报雾霾天气,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应对雾霾天气,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禧亮
- 关键词:环境气象雾霾
- 文献传递
- 北上台风“杜苏芮”登陆后河北中南部的雨滴谱特征分析
- 2024年
- 利用雨滴谱仪观测资料,分析了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的河北中南部极端降水的雨滴谱特征,研究降水的微物理特征变化。结果表明,降雨强度R小于50 mm/h时,雨滴直径随着R的增加明显增大,R超过50 mm/h时,随着R的继续增大,雨滴的质量加权平均直径不再继续增长,趋于平衡,稳定在2 mm。此次降水位于海洋性对流特征区域的点较多,而位于大陆性的点较少,仍有很多点位于两种形态的过渡区间内,表明地面降水的微物理过程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降水样本按照滴谱特征分为5类,发现不同强度滴谱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当降水强度高于50 mm/h时,降水的滴谱性质体现为较大的加权平均直径和较大的粒子数浓度,正是因为有持续稳定的大直径粒子和高数浓度的特征,雨滴谱的突变加上台风输送源源不断的水汽,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强降水。利用滴谱数据进行雷达降水估测关系拟合,得到雷达反射率Z、差分反射率KDP和R的拟合公式Z=224R1.44和R=45.8KDP0.77,使用R-KDP定量降水估测关系,结果要优于使用Z-R关系,尤其是超过40 mm/h的降水,估计误差明显好于使用Z-R关系。
- 黄兆楚董晓波董晓波李禧亮李禧亮侯劭禹张丹
- 关键词:特大暴雨雨滴谱微物理特征Z-R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