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宁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地表破裂
  • 3篇地震
  • 3篇地质
  • 3篇花岗岩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质特征
  • 2篇岩石
  • 2篇岩体
  • 2篇玉树地震
  • 2篇花岗岩体
  • 1篇低级变质
  • 1篇地表破裂特征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勘查
  • 1篇地质意义
  • 1篇东昆仑
  • 1篇东昆仑造山带
  • 1篇断层
  • 1篇断层擦痕

机构

  • 12篇四川省地质矿...
  • 7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台湾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2篇李宁
  • 5篇陈永东
  • 3篇李海兵
  • 3篇潘家伟
  • 3篇吴富峣
  • 3篇唐华
  • 2篇郭瑞强
  • 2篇徐琳
  • 2篇魏龙
  • 2篇刘大明
  • 1篇王宗秀
  • 1篇王权锋
  • 1篇肖渊甫
  • 1篇付小方
  • 1篇侯立玮
  • 1篇伊海生
  • 1篇司家亮
  • 1篇裴军令
  • 1篇罗绍强
  • 1篇徐刚

传媒

  • 2篇西部资源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矿产勘查
  • 1篇资源信息与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川藏铁路雅江县段滑坡易发性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基于拟建川藏铁路雅江县段的滑坡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及前人研究,选取高程、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断层、水系、降雨、植被、道路等10个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计算的基本变量。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信息量计算,获得研究区滑坡易发性信息量值,并以该值为依据采用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滑坡易发性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易发区5个等级。对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进行了检验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发生情况基本吻合。本文较好地将GIS技术和信息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运用于川藏铁路沿线复杂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工作中,同时其结果也可为川藏铁路建设、地区减灾防灾提供基础依据。
李宁陈永东陈永东甘露
关键词:滑坡信息量法
隧道工程施工的水文地质效应及其环境影响研究——以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高川坡段为例
2022年
为研究隧道施工引起的水文地质及环境效应,以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川河流域的水文动态监测,对跃龙门隧道开挖的水文地质效应及环境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跃龙门隧道施工改变了高川坡地区地下水流系统,在隧道内形成地下排泄区;跃龙门隧道施工的环境影响主要有:水土流失、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改变和水污染、次生地质灾害、大气及噪声污染。
徐刚陈永东崔海栋李宁李宁
关键词:环境影响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Ms7.1)同震地表破裂及其与山脉隆升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野外调查发现,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长约65km,破裂带走向为310°,破裂面向NE陡倾,地表破裂带由2部分组成,其中西侧部分长约19km,东侧部分长约30km,两者之间存在约15km的无破裂区。地表破裂以右阶雁行状破裂分布为主要特征,呈现左旋走滑性质,伴随有垂直位移。统计结果显示,同震地表破裂垂直位移(dv)与水平位移(dh)的比值在0.13~0.53之间,地貌累积dv与累积dh比值为0.27~0.63。同震dv/dh与地貌dv/dh的相似显示玉树南山的形成和玉树地震具有同样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质,玉树南山的形成是地质历史上沿玉树断裂多次类似于玉树地震的地震活动的结果,计算出需要1800~2600次地震才能造成玉树南山的隆升。前人研究本段断层地震复发周期为120~200年,计算出断层开始活动时间不晚于20万~40万年以前。
吴富峣李海兵潘家伟李宁郭瑞强张伟
关键词: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山脉隆升
冈底斯南缘拉隆地区变形花岗岩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冈底斯岩浆弧中发育了1条重要的韧性剪切带,为深入了解该韧性剪切带上变形花岗岩的成因、变形作用及其性质,对冈底斯南缘拉隆地区变形花岗岩开展了地球化学、变形构造和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通过对冈底斯南缘拉隆地区出露的变形花岗岩进行实测地质剖面测制及野外地质填图,发现变形花岗岩呈近EW向展布,北侧与中生代麻木下组呈断层接触,其余被第四系覆盖。岩石类型主要为英云闪长岩,属于高硅钙碱性系列岩石。SiO 2含量为66.2%~71.0%,平均值为68.3%,全碱(Na 2 O+K 2 O)含量、Al 2 O 3含量和MgO含量均较高,轻稀土元素总量(∑LREE)大于重稀土元素总量(∑HREE),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Ta、Zr、Nb等高场强元素亏损,Sr含量高,Y含量低,Sr/Y为73.02~99.05,整体显示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属性。变形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3.56±0.83)Ma,为晚白垩世,代表了其岩浆结晶形成的年龄。变形花岗岩主要为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削减背景下,增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在中新世28~13 Ma遭受了近EW向左旋剪切、向北滑覆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
唐华陈永东魏龙魏龙
关键词:变形花岗岩埃达克质岩石锆石U-PB年龄
青海牙扎康赛地区巴颜喀拉山群极低级变质作用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利用伊利石结晶度指数、晶胞参数b0研究青海牙扎康赛地区巴颜喀拉山群极低级变质作用温度、压力以及构造变形、造山带抬升对变质作用的叠加影响。结果显示昆仑山口-甘德断裂北-东昆仑山脉强烈隆升区为低压浅变质-近变质带,属于绿片岩相和葡萄石-绿纤石相;南部可可西里-松潘前陆盆地强烈褶皱区为中压浅变质带,属绿片岩相,变质温度均大于350℃,但断裂南盆地区略高于断裂北隆升区。
李宁陈永东陈永东
关键词:极低级变质作用
2010年玉树地震(Ms7.1)地表破裂特征、破裂机制与破裂过程被引量:9
2011年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Ms7.1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我们对地震地表破裂带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同震位移量进行了精确的测量。根据野外考察和测量的结果,对玉树地震的地表破裂特征、同震位移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地震的破裂机制和破裂过程进行了探讨,取得如下认识:(1)玉树地震形成了沿鲜水河断裂带西北段(甘孜-玉树断裂)分布的东、西两条地表破裂带,西段破裂带分布在微观震中附近的隆宝湖拉分盆地中,长约19km;东段破裂带沿扎曲河南岸及巴塘河西岸山坡展布,长度约31km;上述两条破裂带之间存在约15km的地表破裂空区;(2)野外测量获得玉树地震的最大同震位移量为2.3m,位于东段地表破裂带中部郭央烟宋多附近;(3)地表破裂和野外构造地貌特征均反映了发震断层处于走滑伸展环境,断层左旋走滑过程中伴随正断作用;(4)地震波反演结果和地表破裂分布特征表明,玉树地震的破裂过程包括两次子事件,分别在地表形成了隆宝湖破裂带和扎曲河、巴塘河破裂带,隆宝湖及玉树县城西侧的山间谷地是在甘孜-玉树断裂长期活动的破裂带阶区转换拉张过程中形成的两个拉分盆地。
潘家伟李海兵吴富峣李宁郭瑞强张伟
关键词:玉树地震地表破裂
藏西北革吉县雄巴乡场镇冻土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2022年
近年来,藏西北革吉县雄巴乡场镇内的冻土灾害日趋严重,研究该区冻土灾害的特征、成因及危害,对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从基本特征、成因条件、风险性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对雄巴乡场镇的冻土灾害开展了综合研究,认为加剧该区冻土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降雨量增加和气温升高,使场镇内透水性差、不均匀分布的土体含水率增加,从而加剧了土体的冻胀冻融。冻胀冻融带来的破坏表现为房屋倒塌、地面裂缝、房屋墙体开裂以及地面不均匀沉降等。冻土灾害破坏强度可能随着气候变暖而进一步加剧,建议采取“导流+防洪+排水+工程建设”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冻土灾害的破坏影响。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雄巴乡场镇冻土灾害的成灾机制研究和重大冻土工程建设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唐华徐琳格桑平措达娃男达瓦张显虎李宁刘大明索朗多吉
关键词:气候变暖
汶川地震(Ms8.0)地表破裂过程探讨被引量:17
2010年
汶川地震(M_s8.0)形成了具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的映秀-北川破裂带、纯逆冲性质的灌县-安县破裂带以及它们之间具左旋走滑-逆冲性质的小鱼洞破裂带,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地震地表破裂带。其地表破裂过程对理解发震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根据地表破裂带的不同运动特性以及分段性,并结合不同地段同震断层擦痕行迹,探讨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过程。通过详细分析,认为沿地表破裂带出现南北两个大的滑移量峰值,以及南北两段破裂带的几何分布和运动特性均不同,表明汶川地震是由南北两个次级破裂事件组成,这个结论与地震波数据反演结果一致,并根据八角庙和北川地区同震断层擦痕的运动学对比研究,推测汶川地震初期破裂以逆冲运动为主,沿映秀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同时形成约100~80km长近纯逆冲性质的映秀-清平段地表破裂带和灌县-安县地表破裂带,并且在这两条破裂带向NE方向扩展过程中形成了小鱼洞地表破裂带。由于南部初期破裂事件触发了北川断裂的活动,造成后期破裂事件的发生。后期破裂事件以右旋走滑(或右旋斜冲)运动为主,沿映秀-北川断裂形成龙池-深溪沟-八角庙-清平-擂鼓-北川-南坝-石坎等一线破裂带,该破裂带在映秀断裂带上叠加了第一次破裂事件形成的部分破裂带,整体地表破裂带南段(映秀-清平段)叠加了两次不同性质的破裂过程,北段(擂鼓-北川-南坝-石坎段)只反映了第二次破裂事件的过程。所以,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中约270km长的映秀-北川破裂带具有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而约80km长的灌县-安县破裂带为纯逆冲性质。地震破裂过程是一动态复杂的物理过程,上述地表破裂模型可以解释两条不同性质破裂带的形成。但是否符合实际的地震破裂过程,还需要通过近台网地震波数�
李海兵司家亮裴军令付小方王宗秀李宁侯立玮吴富峣潘家伟
关键词:汶川地震
西藏措勤盆地下二叠统-下三叠统碳酸盐岩牙形石生物地层划分被引量:1
2021年
措勤盆地下二叠统昂杰组之上广泛发育碳酸盐岩沉积,前人先后对这套碳酸盐岩进行了解体,建立了多个地层单元。本次报道剖面为盆地中的二叠系—三叠系的连续整合沉积剖面,通过牙形石研究在这套碳酸盐岩中识别出了下二叠统—下三叠统的5个牙形石带,即:Mesogondolella siciliensis-Sweetognathodus subsymmetricus带、Mesogondolella idahoensis带、Jingondolella aserrata带、Clarkina meishanensis带、Neospathodus dieneri带,并将下拉组时代修订为下二叠统空谷期—中二叠统末。
徐琳胡林肖进李宁伊海生赵宇
关键词:牙形石措勤盆地
松潘—甘孜造山带北部达日泽龙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年代学及构造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达日泽龙岩体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北部,主要岩石类型有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斑岩,讨论其岩石成因和形成的构造环境,有助于揭示整个松潘—甘孜造山带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表明,花岗闪长岩年龄为(203.8±1.9) Ma,二长花岗斑岩年龄为(201.6±2.1) Ma,属晚三叠世末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显示,岩石具有高SiO_(2)、Al_(2)O_(3)、Na_(2)O、K_(2)O含量和低FeO、TiO_(2)、MnO、MgO特征,微量元素富集Rb、Th、U、Sm、Hf,相对亏损Ba、Nb、Ta、Sr、P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海鸥型,具中等负铕异常,均表明该岩体为弱过铝质-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是上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但不排除有地幔物质的混染,其中花岗闪长岩源岩为杂砂岩类,二长花岗斑岩源岩为泥质岩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环境。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在印支末期-燕山早期地壳增厚达到顶峰,岩石圈拆沉作用引发的软流圈上涌已扩升至中上地壳,诱发了变质沉积岩的重熔,达日泽龙岩体的出现正是这一构造机制下的响应。
刘大明肖渊甫李宁李宁陈永东
关键词:地球化学年代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